
從第一幕開始,這部劇集里彌漫的鴉片味和脂粉氣就已經篩選出它的觀眾。這注定是一部重口味劇集,維多利亞時代的黑色大幕落下,生冷抑郁的角色登場,蕾絲花邊裙裾底下躁動的情欲,如一波又一波海浪將人性推到死角。隱情、私欲、復仇,哥特式鋪陳讓這部BBC上半年剛出品的4集迷你劇呈現(xiàn)出一種高濃度烈酒的狀態(tài)。
誰最有可能成為它的觀眾?也許是哥特迷、狄更斯粉絲,還有女人。
BBC對于古典劇的熟諳使這部劇集輕易地捕捉到了原著小說的神韻。Michel Faber出版于2002年的同名小說長達835頁,不厭其煩地描摹著各階層的欲望與矛盾,從而剝開暗潮洶涌的時代真相。電視劇盡管無法做到如小說般心思縝密,卻懂得將觀眾的視線吸引到混合著詩意與猙獰的意境當中。英國人無疑是拍攝這種古典劇的高手,文藝腔、戲劇感十足,對角色和情節(jié)的揣摩也細膩到位——即使無法逼真還原歷史,也仍然保持著腔調十足的藝術感。
《絳紅雪白的花瓣》里的女主角Sugar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風塵女子,她滿懷對世俗和男人的惡意寫著復仇小說,“這是一本復仇的書,用來報復所有外強中干、爬上卡斯特韋夫人(妓院老鴇)門檻的小爬蟲?!比欢c香水制造商的激烈愛情給了Sugar爬向森嚴階級系統(tǒng)更高位置的機會。極富野心又熱愛閱讀的文藝女在一遍又一遍“我是誰”
的自問中催熟了體內日漸高漲的女性意識。她順利抓住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告別了逼仄幽暗、充斥尸臭味的煙柳巷,成為富商女兒的家庭老師。
這原本就是一個用欲望做交易的故事,卻戴著男女主角自以為是的愛情面具。富商用愛情救贖墮落天使,拔掉她身上的刺,把她養(yǎng)成金絲雀。然而,溫情背后另有隱情。
故事的另一條線索是,Sugar在富商家中遇到了他精神恍惚的妻子Agnes,這位說話吞吞吐吐、雙眼噙滿淚水的貴婦不止一次向Sugar發(fā)出求救信號,喚起了她內心所有的憐憫。在那個黑暗時代,女性的困境竟然有相似之處:Sugar13歲時,因一句“有位先生要為你暖床”而淪落風塵;Agnes被丈夫和醫(yī)生認定為精神病而被迫接受強制治療,兩人幾乎都陷落在各自的泥沼里難以自拔,這種困境也讓她們更容易惺惺相惜。
于是,角色發(fā)生了置換:遠離歡場的Sugar幫助Agnes成功離家出走,Agnes一人面對新世界前途未卜。Sugar的命運也落入那個時代女性的俗套——富商無法認同Sugar作為女主人的地位,在愛情面前敗下陣來的她早已不是妓院里那個充滿仇恨的小野獸。當她回歸普通女人的生活,也同時繼承了普通女人的情感和弱點。之前高唱凱歌的女性情懷在巨大的時代洪流面前不過是小女人的一己私欲。自由,解放,這些字眼只適合于Sugar那部一直未完成的小說,蓬勃的戰(zhàn)斗力也只有在骯臟的角落才能被激發(fā)。美麗莊園、柔軟床榻、田園生活,最終將Sugar與生俱來的惡意統(tǒng)統(tǒng)瓦解。
直到再次被踐踏,Sugar身上的仇恨才又一次被點燃。最后一幕中,被富商趕出家門的Sugar誘拐了富商的女兒逃往另一個城市。呼嘯而過的風吹散了她手里那部復仇小說的手稿。漫天飛舞的手稿宛如無數(shù)雪白的花瓣,她來不及拾起,只能繼續(xù)趕路。
那些散落一地的手稿和被遺忘的仇恨,才是復仇之路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