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住進711號園之前,作家閻連科認為自己遇到了文學創(chuàng)作上的瓶頸?!妒芑睢贰ⅰ稙槿嗣穹铡?、《丁莊夢》并不受審查部門的喜愛,出版后受到批評。他甚至被迫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到地方?!讹L雅頌》經(jīng)過不斷的修改,仍然惹來麻煩?!皠e人寫這樣的小說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是我寫的,就會認為我有問題?!比绾稳ッ鎸@些事情,讓他長期感到憂慮。
在這種憂慮中,2008年,有朋友告訴他,北京西南四環(huán)有一個園子,是一處靜謐所在,超過一百平米的獨棟別墅的售價不到一百萬元。閻連科聽了,也就當作一個笑話,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四環(huán)之內(nèi),這怎么可能會是事實。
一次偶然的飯局,他遇到了此園的開發(fā)商,買房之事再次被提及。開發(fā)商表達了強烈的熱情,他希望這位著名作家成為他賣房的活廣告。
閻連科被朋友帶著去西南四環(huán)看了房。他剛進園子,就被吸引住了。“這里不是像公園,它就是個公園?!?br/> 意外的所在
閻連科出生于河南農(nóng)村,但他已經(jīng)遠離農(nóng)村生活30年。他一直希望能夠重新過上親近自然的生活。梭羅的《瓦爾登湖》、奧爾多?利奧波德的《沙郡年記》、約翰?海恩斯的《星?雪?火》是他所喜愛的3部隨筆。他寫作了幾十年,閱讀了無數(shù)作品,發(fā)現(xiàn)中國當代作家里,雖然有單篇寫自然的文章,但沒有人“像梭羅那樣,用一本書來寫瓦爾登湖”。
用一本書來抒發(fā)對自然的感受,這樣的愿望令他著迷,“哪怕只寫10萬字”,他也想去嘗試。這個愿望已經(jīng)存在了20年,但始終沒有找到可以落實的地方。
當他借了錢,買了此處房子,住進這個園子,終于發(fā)現(xiàn),多年未有的契機出現(xiàn)了?!澳阌X得,原來這個園子就是為了你的寫作而存在的?!眻@子的正式的名字叫花鄉(xiāng)世界名園,不過,閻連科稱其為“711號園”。
他開始寫這里的一株草、一棵樹、一枝花、一個麻雀、一只蝴蝶,寫樹與樹為了爭奪陽光的戰(zhàn)爭,寫兩棵樹彼此相愛的故事,他發(fā)現(xiàn)了植物的恐懼和歡喜。他種的葫蘆兩個月只長了一點點,“你會懷疑種子是不是有問題”,但僅僅離開兩天,葫蘆又爆炸式地瘋長,如同魔幻場景。“不住在這里,就無法有這樣的感受。”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他認為這也是在抵抗現(xiàn)實?!皶r代瘋狂地發(fā)展,人對大自然的侵占太多。”
這種神奇的生活令他感到暢快,想象力得到了舒展,藝術上的探索變得更為自由。他在此保持著有規(guī)律的生活,每天早上六七點起床,到園子里活動一下,8點鐘坐下來寫作,兩小時兩千字。這兩年,他寫了《我與父輩》、《四書》、《發(fā)現(xiàn)小說》、《我的現(xiàn)實我的主義》,字數(shù)達到100萬。那本他一直夢想的自然隨筆《711號園》,進展得也非常順利。用他的話來說,他對此園子進行了“中學生式的毫無節(jié)制的歌頌”。他打算把這本書的副標題定為:我一生最奢侈的生活。
奢侈生活的結束
2009年住進去不久,就有傳言說,萬壽路南延公路的修筑計劃涵蓋附近區(qū)域,住戶有可能被拆遷。開發(fā)商老板對閻連科說,修路的地方離這兒100米呢,不會修到這兒的。
這種擔心,住在園子里的人都有,包括年輕的穆新(化名),他會關注各種相關新聞,惴惴不安地等待著某種不可預知的東西。但有一天,當他看到中國出版集團進駐園中,打出“文化產(chǎn)業(yè)總部基地”的招牌時,松了一口氣:這園子是拆不了了。
閻連科也同樣感到了心安。2011年4月,春天開始的時候,他心情愉快地在園子里刨地,準備趁著春天的好時光,種一些蔬菜。這時,開發(fā)商老板來了,說,閻老師,您別種了,這里要拆了。
按照拆遷辦的說法,萬壽路南延公路要經(jīng)過這個園子,園子里一百多戶人家,有30戶處在拆遷范圍之內(nèi)。閻連科上下兩層兩百多平米的小樓是這個范圍內(nèi)最邊上的兩戶之一?!奥牭竭@個消息,感到非常沮喪?!遍愡B科說。
面臨拆遷的住戶去找拆遷辦的人時,遭到了蠻橫的對待?!皼]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只是告訴你這里的住戶違法,趕緊遷走?!弊酎S婷(化名)說。黃婷拿出了各種收集到的相關文件,表示這里的住戶都是合法業(yè)主。
閻連科去找拆遷辦的時候,別人對他的態(tài)度還好,園子里的人大多數(shù)知道這里住著一位著名作家。
閻連科想著,如果房子被拆掉,他還是希望住在這里,他問了開發(fā)商,開發(fā)商說還有房子,他去看了,比自己原來的房子差,但卻貴了一百多萬。一問拆遷補償?shù)馁M用,每戶是120萬,比自己當年買房加裝修的價錢還少了40萬。如果買下不如現(xiàn)房的新房,加裝修的話,他自己還得再掏200萬。這是住在園子里的人普遍面臨的問題,不分面積大小,每戶都一刀切,都是120萬的補償。所有業(yè)主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答應的條件,“荒謬之極”。
到了7月的某天早上,閻連科正在寫作,突然有人來告訴他,園子的圍墻給扒了。閻連科趕緊出門去看,傻了眼,圍墻被挖了一個足以通過兩輛卡車的缺口,“我整個晚上竟然一點聲音都沒聽到?!?br/> 荒誕的是,小區(qū)正門還設有崗亭,有保安正兒八經(jīng)地看護著園子。但這是十足的形同虛設,園子后邊是誰都可以自由進出的大缺口。閻連科一大早趕回園子,就是因為鄰居告訴他,他家的屋子被人偷偷闖入了?!靶⊥蛋盐壹业拇昂煻冀o扒了?!?br/> 園子里的橫幅掛了起來,都是要大家配合拆遷的標語。有這么數(shù)十人,每天挨家挨戶地騷擾、辱罵、人身攻擊,甚至動手。嚴?。ɑ┦莻€退休老人,拿著上萬塊錢的單反相機去拍這些人的活動,相機被奪去,砸了個稀巴爛。白天,高音喇叭大聲地播放著拆遷條例。晚上,探照燈對著住戶的窗子照射。711號園已經(jīng)不是靜謐的所在。
有的人神經(jīng)沒那么堅強,開始頂不住了。閻連科家旁邊的一戶人再也無法忍受,簽了同意拆遷的合同,迅速搬離。某天早上,閻連科起床后,發(fā)現(xiàn)拆遷隊帶著機器和人馬來了。他親眼目睹,“不到30分鐘,房子就沒了”。
二三十個拆遷的小伙子用非常不一樣的眼光死死盯著閻連科。這讓他感到恐懼。那個早上之后,閻連科把燈一關,把窗子一鎖,卷著稿子和書,回到了城北的部隊宿舍。
最后期限
《四書》出版之后,法國《世界報》的記者來采訪閻連科。談完了,大家一起吃飯,隨意聊聊生活瑣事,閻連科說到房子的事情。法國記者感到非常驚訝:這么大的事情你都不跟我們談。
此前,經(jīng)過拆遷戶一番抗爭之后,拆遷辦將賠償款漲到了160萬。這仍然離大家的期望很遠。這個價錢甚至無法在旁邊買一套普通公寓。“他說我不管你們這些事情,一家就這么多錢,想明白就簽合同,想不明白回家想?!?br/> 回家想不明白的閻連科再次去跟拆遷辦談判的時候,法國記者也跟著去了。這一次,拆遷辦的人突然開始強調(diào)一點:我們從來不說賠償,只是補償。閻連科問,補償160萬的依據(jù)是什么?拆遷辦的人說,國家關心你們?!?60萬可不是小數(shù)目,國家為什么要關心我們?如果說我們是違法建筑,國家可以一分錢都不給我們。只要是賠了一分錢,這房子就是合法的。”閻連科說。
那些天,各家各戶門口被掛上了巨大的橫幅。閻連科家門口也被掛了一條:“全黨動員全民動員,打好拆遷這一仗?!狈▏浾吒械讲唤猓虿疬w辦的人問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拆遷要動員全黨和全民?你給我講講。
拆遷辦的人回答簡單而“萬能”:我們不知道誰掛的,誰掛的你們找誰去。
法國《世界報》報道此事之后,《紐約時報》隨后也來采訪閻連科。《紐約時報》的英文報道被翻譯成中文,在微博上迅速傳播開去。
閻連科原本和園子里的住戶不熟,見面也就是點頭打招呼?,F(xiàn)在,拆遷戶開始集中到一起,接受采訪,討論對策。
拆遷辦每天會給業(yè)主手機上發(fā)短信,用倒計時的方式來告訴他們,10月22日是最后的期限。簡短的文字中充滿威脅語氣:你可以不來,不來也不影響房屋的拆除。
當閻連科第三次帶一位日本專欄作者去拆遷辦的時候。拆遷辦的人決定不談了,理由是:你家里的事,每次帶個記者干什么,家里的事何苦讓人知道呢?這樣的小事沒必要喊到國際上去。閻連科說,我家里的事情都不怕讓人知道,你們怕什么呢?這又不是什么國家機密?!?br/> 拆遷辦的人不耐煩了,只說了一句:閻老師,我們只想知道,22號的最后期限你配不配合?
閻連科還是原來的意思:賠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給我看合法的依據(jù),給我一點做人和做公民的尊嚴。
直到此時,拆遷辦從來都沒有拿出過他們進行拆遷和賠償?shù)暮戏ㄎ募?br/> 最后期限已過,園子里有些琢磨不透的寧靜,大家都在等待。閻連科想到了兩種結果:一是政府改變了辦事態(tài)度,用溫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二是一紙正式的拆遷文件傳達了下來,強拆進行。
冬天來了
閻連科在寫《711號園》的時候有些內(nèi)疚,他覺得這樣的生活太過奢侈。他已經(jīng)寫到書稿的最后一部分。整部書按照四季劃分,有著舒緩勻稱的節(jié)奏之美,但冬天部分剛開始寫,拆遷的事情就來了,閻連科已經(jīng)完全沒有心思寫下去?!斑@邊在拆遷,你哪還有心思去歌頌每一株草、每一棵樹,每一個昆蟲?”
書稿在匆忙中結束。副標題也由原來的“我一生最奢侈的生活”改成了“北京最后的紀念”。
這一段生活太荒誕,但閻連科并不打算以此寫入虛構的小說。“我可能會寫一個非常紀實的隨筆,但不會寫成虛構小說。虛構小說沒有那個力量。更能逼近人性復雜的東西才更適合虛構。”
前些天,閻連科才知道,拆遷隊的人是被雇來的收破爛的人,一天八十塊錢左右的收入?!斑@些人的內(nèi)心很難把握,他們也不會跟你說。我們不能說他們好還是不好。他們是最底層的人,即便他們做出了非常魯莽的事情,作為一個人去理解他們,這個人也是受害者。如果他做人的修養(yǎng)非常好,如果他的生活狀態(tài)非常好,都不會去做這件事情。在這些場合中,只有做出過激的事情,才算他們表現(xiàn)好,才能明天繼續(xù)干這個工作?!?br/> 在和閻連科聊天的時候,他的母親從河南老家打來電話。閻連科接完電話告訴我,一位鄉(xiāng)人從河南的手機報上得知:著名作家閻連科家遭強拆。鄉(xiāng)人告訴了閻連科的母親?!拔夷赣H80歲了,不識字,她在電話里哭著給我說:這是國家的事,人家說怎么樣就怎么樣,別頂著來?!?br/> 閻連科幾乎從來不向家里說自己遇到的糟糕之事。但消息總會通過各種渠道傳到家鄉(xiāng)。家鄉(xiāng)的人也從不看小說,只知道跟著傳遞的消息擔心。
“我的《為人民服務》被禁的時候,文件都發(fā)到我們那個縣的宣傳部了,家里人覺得這是天大的事情?!讹L雅頌》爭論得很厲害的時候,鄉(xiāng)下人現(xiàn)在也上網(wǎng),也有人告訴我的家人。母親和哥哥跟我說,你天天寫那些干嘛呢,寫點電視劇,又掙錢,中央臺播一播,大家都高興。以前有一次回家,我嫂子說,你過來,我跟你說件事。我說,什么事?她說,人家說你寫了個小說特別黃,是不是沒錢花了,沒錢花的話,你打個電話,大家湊一湊,寫那些干什么呢?”他嫂子指的小說,是閻連科的成名作《堅硬如水》。
這些年不斷“惹麻煩”的閻連科耐心地跟家里人解釋:沒事,沒事。閻連科現(xiàn)在渴望拆遷的事情盡快結束,讓生活和工作進入一個正常的軌道。
閻連科的小說有極強的批判性,但他平時說話極其溫和,他甚至認為,自己在生活中會有懦弱的一面。面對強拆,他明白,“再多的法律都不會高于權力,這是中國的特殊情況”。
雞蛋碰石頭時該怎么辦,如村上春樹所說的那樣:站在雞蛋這一邊?現(xiàn)在,閻連科思考的是:當你本身是雞蛋怎么辦?他認為自己不會去主動參與社會生活,但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他覺得作家不應該逃避。
“我一再說,我們誰都不要批評韓寒,他能做的事情,中國作家都做不到,我們中國作家恰恰是要學習韓寒的那種精神,包括我在內(nèi)。在西方,一個作家是要參與社會生活的。去年拿諾貝爾文學獎的巴爾加斯?略薩,是要去競選總統(tǒng)的人。在中國,1949年之后,參與公共生活的知識分子,有過太多教訓。有時候,參與社會生活與上戰(zhàn)場是一樣的。我會有世俗的顧慮,母親哥哥嫂子老婆孩子,但我會自省這一點,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面對大眾時,他也會警惕:今天別人支持你,過幾天也許就會罵你了?!爸袊氖虑橐恢辈欢际沁@樣嗎?”他已經(jīng)看到了一些聲音,比如,微博上有一條評論說:沒有房子,就不會遭遇拆遷。
閻連科認為,如今中國人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遠比文學更豐富,“新聞奇特到不知道該挑哪些來寫。”生活的過分荒誕,讓我們已經(jīng)無法理解其本來的邏輯,“生活下面有巨大的暗流,左右著時代人心的變化,這很難把握。”而把握住一次,就能寫出一部好的小說了。
作為作家,閻連科原本希望在這個園子里過上莊子式的出世生活,在過去的兩年里,他幾乎做到了,但作為公民,在這個近乎魔幻荒誕的國度,他終究無法逃離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