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指數目前均已破位下殺,上證指數下行推動成立,未來再度下探可能引發(fā)同級稍強反拉。但該反拉依然不是中期調整的結束,4月18日之后的50個交易日內,均轉入防御為妥。
上周我們預期的下探后上拉并沒有出現(xiàn),市場選擇了直接下壓。有人說你看錯了市場,是的,是錯了,但大方向是沒錯的。預期永遠只是預期,略帶主觀的預期更是如此,但如何防止這種預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只有參照線的設置。我們在文末很明確地提示,上證只要擊破3005這個關鍵點,就進行攻防轉換,及時做減倉差價,以降低持股成本防范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
市場總是在不斷地變化,沒有人可以準確地預知短期波動,但市場的趨勢一但形成后,就會有一定的持續(xù)性。從三月下旬開始,我用了許多文字論證后面不會出現(xiàn)人們預期中的牛市,其中,從資金層面以及市場總流通市值的關系上,論證了后面仍然存在資金不足以推動市場上行的論據。但是,在當時指數形態(tài)尚好時,多數人們是不愿意相信這些事實,能夠給予多頭付出代價的,只有一次下跌。只是令人沒有料到的是,有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此次的下跌,由于大盤權重股未見下挫,大指數下跌的幅度其實并不大,但全市場個股下跌的慘烈度,一點不亞于小型股災,而無緣由的謠言四起,加劇了市場的波動。就如我們所擔心的一樣,一個雙匯事件本來不大,卻引起了資金層面的連鎖反應,重倉基金遭大額贖回,參與其間的私募也出現(xiàn)因市值管理而引發(fā)的拋售。這種市值管理型的拋售率先從暴漲股開始,而后向一批高市盈股漫延。它就像一只微不足道的蝴蝶搧動的翅膀,引起了一場風暴。這個過程,不是一次簡單的市場調整,其后如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連鎖反應,將影響市場很長時間。
之前我們提醒過,如今的市場已經不是幾年前的市場,市場的資金結構出現(xiàn)了非常明顯的變化,今年一季度申請報批的陽光私募理財產品的就有187家,致使目前各類結構性與非結構性的私募資金總量,已經有接近公募基金的趨勢。這當然有它非常積極的一面,對依靠總量基數提取管理費的公募基金的不思進取會有個促進作用。但私募基金的發(fā)展,同時也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下跌的速度明顯變得更快。這不能怪股指期貨提供了對沖盤,事實上私募基金參與股指期貨對沖的還是少數,通常都有制度規(guī)定不能超過資金總量的5%,加上期貨的放大杠桿,實質的量也并不大。而私募基金在市場中會比公募更追求效率,因此,在出現(xiàn)市值下滑時,出于市值管理的需求,會不計成本地殺出。正因市場出現(xiàn)了這樣的變化,我們看到的就是從3月15日上漲200點左右花了21天,而差不多相當的下行空間,只花了十天。
前面我們一直在說目前的金融系統(tǒng)狀況是難以令人樂觀的,一些資金總量達數十億的公司,因民間融資而瞬間倒塌的有之,通過擔保公司高利率借貸無力償還而舉家出逃的亦有之。這類的事件,差不多都牽扯到銀行資本。而我們從某省級大行得到的信息表明,今年銀行存款結構出現(xiàn)了明顯的變化,機構存款變動并不大,而企業(yè)與居民存款出現(xiàn)大量外流。大企業(yè)本身變身為融資平臺,向銀行系統(tǒng)所融出的資本并不進入企業(yè)內部生產系統(tǒng),而是融出流向信托理財產品。居民存款在高通脹環(huán)境下,出于對貨幣持續(xù)貶值的擔心,同樣是從銀行系統(tǒng)外流,并流入承諾收益率超過8%的信托理財產品。盡管我們不排除有一部分資金是流入結構性私募并進入證券市場,但更大的量實際是流入地產業(yè)與地方融資平臺。
出于對結構性私募的關切,我詢問過信托業(yè)者。令我很驚訝的事是,曾經以自有資金比例占二,信托配資占八的結構性私募已經沒有了,三配九的也沒了,現(xiàn)在居然達到了四配八。也就是說,你得有自有資金4000萬,信托公司給你配資8000萬,這樣才能成立結構性私募。我們注意這里面二八、三九與四八的配資比例,信托公司的安全邊際是怎么變化的?是25%、33.33%、50%。如果未來的經濟狀態(tài)是非常良好的,而且資金是充裕的,信托公司是不可能用如此高的安全邊際來控制風險。而此后的市場下跌,又會讓這些人相信這是?;仡^,繼續(xù)逢低買入,最終會耗盡彈藥,當下一次大跌出現(xiàn)時,資本保證金安全邊際被打穿后,不得不含恨離場。過剩的流動性,就此給消滅掉一大部分。我們感覺雙匯的事件一定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而更多的小蝴蝶隱藏在哪里,我們一時無法發(fā)現(xiàn)。在高通脹、高資產泡沫、貨幣緊縮的環(huán)境下,永遠是做空要比做多省力而便捷,只要有心有影響力的代言人(如高盛、大摩)忽悠超級大牛市,必然會有人頭腦發(fā)熱奮不顧身地往前沖,而后續(xù)人家一做空,你就不僅是悲劇而是慘劇了。
從波動結構走勢上看,目前的下行已經是一個明顯的下行推動,而本周五的反彈,可能還只是下行推動中的第IV段反拉,它可能會在節(jié)后再持續(xù)幾天,然后再次下壓至3月15日低點附近。之后,是針對這個下行段的同級第2段反拉,強度會稍高于此前。但由于資金層面講是不斷消耗市場存量資金的過程,其后還會有一個針對前面下行段的主跌段在后面出現(xiàn)。
從時間間隔看,本次的下行段將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按120個交易日預期)。當上方的密集成交區(qū)箱體擊破,會在其之下另外構筑一個下箱體平衡區(qū)。這個平衡區(qū)大約會出現(xiàn)在6月末至8月中,但隨后半年報的披露會讓市場再次失望,令失望盤再度涌出使下箱體擊破,之后出現(xiàn)的恐慌底,才是本次調整真正結束的時候。其實,這個模擬結構,我在年初策略時早已提過,緣由是觀察了上證指數自1664到3478的上漲段,其上行的根基在2240點。而3478之后的調整,是個持續(xù)時間很長的大級別平臺整理。目前起自4月18日的下行,是去年11月11日高點(B高點)之后的三波段下行中的C段推動下行。而這個大級別平臺C段的下行,它的持續(xù)時間至少應該以前面A段的1.382時長來預期才是合理的。
我們主動刺破泡泡吧,令外部勢力無從著力。國家間博弈層面的問題很復雜,但還是有規(guī)律可尋。其實,假如你明白對于國家而言,消滅流動性過剩最好的辦法,就是挖個坑把它埋了,而一次通脹后面再跟一次通縮,虛浮在外的流動性就消滅差不多了。在目前國內因高油價引起的全面性通脹環(huán)境下,民生物資流通環(huán)節(jié)的漲價仍然要持續(xù)好一段時間。這種時候如果讓資金在高流動性的證券市場上賺個大牛,未來溢出的資金將更嚴重地沖擊宏觀經濟的各領域。想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會再預期什么大牛市了。
其實,以波動研習者的眼光看,一個大級別的推動上行結構就叫牛市。如果要說牛市,08年的11月4日開始,已經是牛市的初段了。而09年8月初之后,則是這個上行初段之后的同級大平臺修正,而人們所預期的大牛市主升段起點還遠沒有到來。我相信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段,未來一定是有一個挑破歷史高點的大牛市。但是,在這個平臺修正的末段下行中,你得考慮如何保護好自己的本金不過度地縮水,否則后面的牛市將與你無緣。為此,我得呼吁那些依然使用杠桿的朋友,盡快地去杠桿化,趁著后面市場稍有強度的反拉,減輕你原有的倉位。除了長線盤的成長股是你重點關注的,其他所謂的低估值大市值品種,都不是你應該持有的投資品種。因為,未來如果出現(xiàn)資金環(huán)節(jié)的再度惡化,大市值高流動性的品種,會成為機構為了補資金斷裂窟窿首先殺出的品種。而大市值品種如果出現(xiàn)補跌,則這個市場再下一個大臺階就是顯而易見的事了。記住,沒有紅五月,股諺里只有“五窮六絕七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