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茂新
主圖解讀
文字作為情感的一種承載和寄托,無時無刻不在向人們傾訴著一草一木的毓秀、山川河流的鐘靈。學會傾聽,懂得理解,這是人與人和諧相處的保證。文為心聲,感因時發(fā),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體會作品的情感,能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中考作為考查考生綜合素質(zhì)的一個檢測手段,越來越注重人內(nèi)心的情感表現(xiàn)。
綜觀2010年中考抒發(fā)情懷的文章,內(nèi)容豐富多彩,形式不一而足。表達親情的,如四川省巴中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風雨中菊花》,四川省瀘州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雪地里的迎春花》等;回憶美好時代,抒發(fā)純真情感的,如北京市燕山中考語文試題中的《系在風箏線上的童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活在往事中》等;抒發(fā)對人生感悟的,如浙江省寧波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買饅頭》,浙江省義烏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山就這么高》等記敘文;托物言志,抒情感懷的,如山東省煙臺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塞外的春天》,廣東省佛山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淡竹》等散文;讓我們聽到父母心聲的,如山東省聊城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我為什么打你》,四川省眉山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父子應是忘年交》,四川省達州市中考語文試題中的《那樹》等。中考語文試題考查考生的有字詞積累、文意理解、情感態(tài)度的把握、美句賞析等,開放性試題在這類文體考查中出現(xiàn)的頻率明顯增高,要求考生能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能表達出自己的心聲和情感。
美文賞讀
一、當我路過這段石灘
□賈平凹
我家住在郊外,到城里去上班,每天都要路過一條河。河是很寬了,一年里卻極少有水,上上下下是一滿兒的石頭,大者如斗,小者如豆,全是圓溜溜的光滑;有的竟壘起來,大的在上,小的在下,臨風吱吱晃動,而推之不能跌落。我叫它是石灘。每每路過,我騎車便在石隙中盤來繞去,步行卻總要從一塊石頭上跳到另一塊石頭上,搖搖晃晃,驚慌里有多少無窮的趣味呢。
可是,旁人卻更多地怨恨這石灘了。它實在是不平坦的。戀人是不來的,愛情嫌這里荒寒;小孩兒是不來的,游戲嫌這里寂寞;偶爾一些老人來坐,卻又禁不住風涼,踽踽返去了。
多少年來,我卻深深地戀著這段石灘,只有我在那里長時間坐過,長時間地做一些達不到邊緣的回憶和放肆的想象。
八年前,我是個白面書生,背著鋪蓋卷兒,從那四面是山的村鎮(zhèn)來到了城里;鬧嚷嚷的地方,我是個才拱出蛋殼的小鴨,一身絨毛,黃亮亮的,像一團透明的霧。我驚喜過,幻想過,做過五彩繽紛的夢。但是,幾年過去了,做人的艱難,處世的艱難,我才知道了我是多么的孱弱!孱弱者卻不肯溺沉;留給我的,便只有那無窮無盡的憂傷了。
在失去善美的時候,一個愁字如何使我了得!這石灘,又使我來專想靜觀了,它那恰恰好好的布局和安排,使我想起了家鄉(xiāng)月下街巷屋頂?shù)臒o數(shù)的三角和平面了,我似乎又看見了我們做孩子的在里邊捉迷藏的情景了……
石灘就是這般安慰我,實在是我靈魂的洗禮殿呢!但我總搞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呢?石灘總是無言,但一有憂傷石灘總是給我排解。一日復一日,我路過這段石灘,思索著,覓尋著,我知道這其中是有答案的,是有謎底的。
終有一日,我坐在這石灘上,看這一河石頭,或高,或低,或聚,或散,或急,或緩,立立臥臥,平平仄仄,驀地看出這不是一首流動的音樂嗎?它雖然無聲,卻似乎充滿了音響,充滿了節(jié)奏,充滿了和諧。想象那高的該是歡樂,低的該是憂傷,奮爭中有了挫敗,低沉里爆出了激昂,丑隨著美而繁衍,善搏著惡而生存,交交錯錯,起起伏伏,反反復復,如此而已!這才有了社會的運動、生活的韻律、生命的節(jié)奏嗎?
面對著石灘,我慢慢徹悟了,社會原來有如此的妙事:它再不是個單純的透明晶體,也不會是混沌不可清理的泥潭;單純?nèi)胧?,復雜處世,終于會身在廬山,自知廬山的真面目了,它就是一首流動的音樂,看得清它的結(jié)構(gòu),聽得清它的節(jié)奏!啊,我愿是這石灘上的一顆小小的石頭,是這首音樂中的一個小小的音符,以我有限的生命和美麗的工作,去永遠和諧這天地、自然、社會、人的流動的音樂!
?。ㄟx自《賈平凹文集》)
賞析
文章語言活潑靈動,將一片雜亂的石灘寫得有聲有色,富有情感。作者起筆訴諸視覺:“上上下下是一滿兒的石頭,大者如斗,小者如豆,全是圓溜溜的光滑”;接著就訴諸聽覺:“臨風吱吱晃動”。既看又聽,惟妙惟肖。觀賞有美感,行路不平坦。因而騎車需在石隙中盤來繞去,步行不得不“跳”石頭,不得不“搖搖晃晃”。寥寥幾筆,行路難的形象畢現(xiàn)于讀者眼前。作者對石灘的描繪用墨如潑,為后面抒發(fā)對石灘的情懷做好了鋪墊。各種修辭手法,作者也是信手拈來,如“才拱出蛋殼的小鴨,一身絨毛,黃亮亮的,像一團透明的霧”,將作者初入世的單純刻畫得淋漓盡致,增加了文章的美感,彰顯了“我”與石灘交流的主題。
二、當你懂得,或已錯過
□馬德
一天上午,一位母親風風火火地找到我。
老師,你看到小萍了嗎,我家閨女!母親的頭發(fā)枯黃,被風刮得東一綹西一綹的,像秋天的衰草,是一種刺痛人心的亂。
我一愣。小萍,不是回家了嗎?昨天學校月休,學生們都回家了,難道她沒回去?我也有些亂了方寸,心緊跟著“怦怦”跳起來。
“哦,昨天,她倒是回來了,可是,今天早上,她,她就沒影了……都怨我,嘮叨了幾句……這孩子,怎么就跑了呢!”母親像是向我解釋,又像是自言自語,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
哦,這樣啊。沒事,她不會跑到哪里,我給你問問吧。我找出班級電話簿,挨個給小萍的同學打電話。但打了一個遍,大家都說沒見到。突然間,母親的情緒有些失控:“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啊?!彼贿呎f,一邊捶胸頓足,看她著急的樣子,好像快要瘋掉了。
顧不上和我多說一句話,小萍的母親跨上自行車,一轉(zhuǎn)眼,就沒了蹤影。她走之后,我心里一直沒著沒落的。小萍平時還算一個聽話懂事的學生,我想,她一定不會走到哪里去的。果然,傍晚的時候,一個學生給我打來電話,說打聽到了小萍的消息——她到了另一個班的一位同學家里,一切都好著呢。
我趕緊給小萍的家里打電話,接電話的,是小萍的父親。他喘著短促的粗氣,當獲知女兒的下落后,便罵罵咧咧地數(shù)落起女兒來??磥恚钦嫔鷼饬?。我說,小萍的媽媽呢。她啊,已經(jīng)出去找了一天了,這會兒,還沒回來呢。
學生返校的當天,我便找小萍談話。沒想到,小萍竟一臉的委屈。她說,每次她都不愿回家,因為每次回家之后,母親就總是沒完沒了地嘮叨個不休。上學這幾年,都是這個樣子,她都受不了了。真的,老師,我不想見到她。小萍的話冷冷的,仿佛她談論的不是母親,而是另一個毫不相干的人。盡管我一再勸她不要和母親鬧僵了,但小萍的態(tài)度始終有一搭沒一搭的,不放在心上。
后來,小萍考上大學。之后,我便沒有她的任何消息。
我再次見到小萍,是在一次班里的同學聚會上。她看到我的一霎,眼圈便紅了。我問她怎么啦。她說,媽媽得了腦血栓,全身癱瘓,已經(jīng)不能動彈了。她一邊抹淚,一邊說:“老師,你知道嗎?我媽媽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說一句話了?!闭f完,小萍哭得更厲害了,“老師,我真后悔,當時沒有聽你的話,現(xiàn)在,我想再聽媽媽的嘮叨,已經(jīng)不能了。我記得,你當時給我細細算過一筆賬,你說,人一輩子,除了上學,工作,結(jié)婚生子,真正守在母親身邊的日子沒有多少天,要好好珍惜才對。然而,年少叛逆的我哪里懂得這些啊?,F(xiàn)在懂得了,又有什么用呢?”
那次聚會,小萍沒有待多久就匆匆走了。
千萬不要把孝順留待將來。你要知道,當你懂得的時候,可能已經(jīng)錯過。
?。ㄟx自《太原日報》2010年7月5日)
賞析
親情至愛,天荒地老??烧娴挠心敲炊嗟挠H情供我們揮霍嗎?我們不諳世事,父母為我們操勞,謂之還小不懂事;我們?yōu)樯倌?,懵懂莽撞,父母替我們遮風擋雨,謂之叛逆;我們?nèi)说街心?,只顧忙自己的,父母盼團聚卻不得,謂之事業(yè)優(yōu)先。等我們?yōu)槿烁缸鋈四竿蝗幻靼讜r,父母卻已經(jīng)老了,可能已經(jīng)錯過。文章開篇敘事,按照時間順序,中間用“后來,小萍考上大學。之后,我便沒有她的任何消息”,過渡自然,承前啟后。最后文章結(jié)尾點明主旨,升華中心。
三、共老
□龍應臺
我們走進中環(huán)一個公園。很小一塊綠地,被四邊的摩天大樓緊緊裹著,大樓的頂端插入云層,底部小公園像大樓與大樓之間一張小小的吊床,盛著一點青翠。
我們在淙淙流水旁看見一塊凹凸有致的巖石,三個人各選一個角,坐了下來。一個人仰望天,一個人俯瞰地,我看一株樹,矮蹲蹲的,樹葉油亮茂盛,擠成一團濃郁的深綠。
這是一個陽光溫煦、微風徐徐的下午。我看見他們兩鬢多了白發(fā),因此他們想必也將我的日漸憔悴看在眼里。我在心疼他們眼神里不經(jīng)意流露的風霜,那么——他們想必也對我的流離覺得不舍?只是,我們很少說。
多么奇特的關(guān)系?。∪绻覀兪呛糜?,我們會彼此探問、打電話、發(fā)簡訊、寫電郵、相約見面,表達關(guān)懷。如果我們是情人,我們會朝思暮想,會噓寒問暖,會百般牽掛,因為情人之間是一種如膠似漆的黏合。如果我們是夫妻,只要不是怨偶,我們會朝夕相處,會耳提面命,會如影隨形,會爭吵,會和好,會把彼此的命運緊緊纏繞。
但我們不是。我們不會跟好友一樣殷勤探問,不會跟情人一樣常相廝磨,不會跟夫婦一樣同船共渡。所謂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過,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擇和承受。我們聚首,通常不是為了彼此,而是為了父親或母親。聚首時即使促膝而坐,也不必然會談心。即使談心,也不必然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擇,只有自己能承受,在我們這個年齡,已經(jīng)了然在心。有時候,我們問,母親也走了以后,你我還會這樣相聚嗎?我們會不會像風中轉(zhuǎn)蓬一樣,各自滾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然而,又不那么簡單,因為,和這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人都不一樣,我們從彼此的容顏里看得見當初。我們清楚地記得彼此的兒時——老榕樹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紙窗、雨打在鐵皮上咚咚的聲音、夏夜里的螢火蟲、父親念古書的聲音、母親快樂的笑、成長過程里一點一滴的羞辱、挫折、榮耀和幸福。有一段初始的生命,全世界只有這幾個人知道,譬如你的小名,或者,你在哪一棵樹上折斷了手。
南美洲有一種樹,雨樹,樹冠巨大圓滿如罩鐘,從樹冠一端到另一端可以有三十公尺之遙。陰天或夜間,細葉合攏,雨,直直自葉隙落下,所以葉冠雖巨大且密,樹底的小草卻茵茵然蔥綠。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著三十尺,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闔,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
?。ㄟx自《目送》)
賞析
品讀這篇文章,我們得知兄弟情誼是一種永恒的記憶,它像“老榕樹上的刻字、日本房子的紙窗、雨打在鐵皮上咚咚的聲音、夏夜里的螢火蟲、父親念古書的聲音、母親快樂的笑”這些記憶一樣瑣碎且真實。作者簡單用筆,流暢敘事,把最普通、最常見的兄弟情感寫得溫暖感人,抒發(fā)了作者兄弟情篤的內(nèi)心世界,為我們譜寫了一闋兄弟和諧的篇章。
強化練兵
一、苦夏
□馮驥才
這一日,終于撂下扇子。來自天上干燥清爽的風,忽吹得我衣袂飛舉,并從袖口和褲管鉆進來,把周身滑溜溜地撫動。我驚訝地看著陽光下依舊奪目的風景,不明白數(shù)日前那個酷烈非常的夏天突然到哪里去了。
四季是來自于宇宙的最大的拍節(jié)。在每一個拍節(jié)里,大地的景觀便全然變換與更新。四季還賦予地球以詩,故而悟性極強的中國人,在絕句中確立的法則是:起,承,轉(zhuǎn),合。這四個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質(zhì)。起始如春,承續(xù)似夏,轉(zhuǎn)變?nèi)羟?,合攏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輪?為此,天地間一切生命全都依從著這一拍節(jié),無論歲歲枯榮與生死的花草百蟲,還是長命百歲的漫漫人生。然而在這生命的四季里,最壯美和最熱烈的不是這長長的夏嗎?
在快樂的童年里,根本不會感到蒸籠般夏天的難耐與難熬。唯有在此后艱難的人生里,才體會到苦夏的滋味??鞓钒褧r光縮短,苦難把歲月拉長,一如這長長的仿佛沒有盡頭的苦夏。但我至今不喜歡談自己往日的苦楚與磨礪。相反,我卻從中領悟到“苦”字的分量???,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獲都壓在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邊。然而一半的苦字下邊又是一無所有。你用盡平生的力氣,最終所獲與初始時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該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這苦夏——它不是無盡頭的暑熱的折磨,而是我們頂著毒日頭默默又堅韌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對手給的,那就是要把對手的壓力吸入自己的骨頭里。強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fěi()夷所思的承受中才會感到自己屬于強者,也許為此,我的寫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愜意的秋天里開花結(jié)果?我卻每每進入炎熱的夏季,反而寫作力加倍地旺盛。我太熟悉那種寫作久了,汗?jié)竦母觳舱吃跁啦A系拿烂顭o比的感覺。
在維瓦爾第的《四季》中,我常常只聽“夏”的一章。它使我激動,勝過春之蓬發(fā)、秋之燦爛、冬之靜穆。音樂的最高境界是超越聽覺;不只是它給你,更是你給它。年年夏日,我都會這樣體驗一次夏的意義,從而激情迸發(fā),心境昂然。一手撐著滾燙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今年我還發(fā)現(xiàn),這伏夏不是被秋風吹去的,更不是給我們的扇子轟走的——
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為,夏天的最后一刻,總是它酷熱的極致。我明白了,它是耗盡自己的一切,才顯示出夏的無邊的威力。生命的快樂是能量淋漓盡zhì()地發(fā)揮。但誰能像它這樣,用一種自焚的形式,創(chuàng)造出這火一樣輝煌的頂點?
于是,我充滿了夏之崇拜!我要一連跨過眼前遼闊的秋、悠長的冬和遙遠的春,再一次與你相遇,我精神的無上境界——苦夏!
?。ㄟx自《馮驥才散文隨筆集》)
訓練題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黑體字注音。
fěi()夷所思淋漓盡zhì()
激情迸發(fā)()愜意()
2.文中“人生的一切收獲都壓在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邊”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聲?
3.文中寫了哪兩件事?有何作用?
4.夏天在文學作品中是經(jīng)常被用到題材,請你寫出兩句描寫夏天的古詩詞。
5.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二、母親石
□梁衡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爾寺去,被一塊普通的石頭深深打動。
這石其身不高,約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長,平整光滑。但它卻是一塊真正的文化石。當年宗喀巴就是從這塊石頭旁出發(fā),進藏學佛。他的母親每天到山下背水時就在這塊石旁休息,西望拉薩,盼兒想兒。淚水滴于石,汗水抹于石,背靠石頭小憩時,體溫亦傳于石。后來,宗喀巴創(chuàng)立新教派成功,塔爾寺成了佛教圣地,這塊望兒石就被請到廟門口。這實在是一塊圣母石?,F(xiàn)在每當虔誠的信徒們來朝拜時,都要以他們特有習慣來表達對這塊石頭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層酥油,有的撒一把糌粑,有的放幾絲紅線,有的放一枚銀針。時間一長,這石的原形早已難認,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個新貌,真正成了一塊母親石。就是畢加索、米開朗琪羅再世,也創(chuàng)作不出這樣的杰作啊。
我在石旁駐足良久,細讀著那一層層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間游走著的紅線和閃亮的銀針。如山間細流,飄忽來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親。那年我奉調(diào)進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書籍,忽然聽到樓下有“篤篤”的竹杖聲。我急忙推開門,老母親出現(xiàn)在樓梯口,背后窗戶的逆光勾映出她滿頭的白發(fā)和微胖的身影。母親的家離我住地有幾里地,街上車水馬龍,我真不知道她是怎樣拄著杖走過來的。我趕緊去扶她。她看著我,大約有幾秒鐘,然后說:“你能不能不走?”聲音有點顫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
我又想起我第一次離開母親的時候。那年我已是17歲的小伙子,高中畢業(yè),考上北京的學校。晚上父親和哥哥送我去火車站。我們出門后,母親一人對著空落落的房間,不知道該做什么,就打來一盆水準備洗腳。她兩眼看著窗戶,兩只腳擱在盆邊上沒有沾一點水。這是寒假回家時父親給我講的?,F(xiàn)在,她年近80,卻要離別自己最小的兒子。我上前扶著母親,一瞬間我覺得我是這世上一個最不孝順的兒子。我還想起一個朋友講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辦事就回村里看老母親,說好明天走前就不見了。然而,每當他第二天到機場時,遠遠地就看見老母親扶著拐杖坐在候機廳大門口??蓱z天下父母心,兒女對他們的報答,哪及他們對兒女關(guān)懷的萬分之一?
我知道在東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涼的西北卻有這樣一塊溫情的望兒石,一塊偉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所有慈母的愛,也照出了所有兒女們的慚愧。
?。ㄟx自《青年博覽》2010年第4期)
訓練題
1.文章開頭有什么特點?試從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這兩方面進行簡要回答。
2.請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
(1)紅線蜿蜒曲折如山間細流,飄忽來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而散落著的細針,發(fā)出淡淡的輕光,刺著游子們的心微微發(fā)痛。
?。?)但是直到幾個小時后父親送完我回來,她兩眼看著窗戶,兩只腳擱在盆邊上沒有沾一點水。
3.綜觀全文,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敘述。
4.根據(jù)文意,請說說下面句子中黑體字詞的表達效果。
她看著我,大約有幾秒鐘,然后說:“你能不能不走?”聲音有點顫抖。我的鼻子一下酸了。
5.母親石“照見了所有慈母的愛,也照出了所有兒女們的慚愧?!睂@句話,你有同感嗎?請結(jié)合你的生活實際說一說。
三、有些人
□張曉風
有些人,他們的姓氏我已遺忘,他們的臉卻恒常浮著——像晴空,在整個雨季中我們不見它,卻清晰地記得它。
那一年,我讀小學二年級,有一個女老師——我連她的臉都記不起來了,但好像覺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個小學生心目中的老師不美呢),也恍惚記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鮮麗的藍。她教過我們些什么,我完全沒有印象,但永遠記得某個下午的作文課,一位同學舉手問她“挖”字該怎么寫,她想了一下,說:
“這個字我不會寫,你們誰會?”
我興奮地站起來,跑到黑板前寫下了那個字。
那天,放學的時候,當同學們齊聲向她說“再見”的時候,她向全班同學說:
“我真高興,我今天多學會了一個字,我要謝謝這位同學?!?br/> 沒有出現(xiàn)那么自豪的時刻。
那以后,我遇見無數(shù)學者,他們尊嚴而高貴,似乎無所不知。但他們教給我的,遠不及那個女老師為多。她的謙遜,她對人不吝惜的稱贊,使我忽然間長大了。
如果她不會寫“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個小女孩心中寶貴的自信。
對于代數(shù)中的行列式,我是一點也記不清了。倒是記得那細瘦矮小、貌不驚人的代數(shù)老師。
那年七月,當我們趕到聯(lián)考考場的時候,只覺整個人生都搖晃起來,無憂的歲月至此便渺茫了,誰能預測自己在考場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數(shù)老師也在那里,他那蒼白而沒有表情的臉竟會奔波過兩個城市而在考場上出44a726317fa1a712fa704dcee15f4a24fe411593774a34e3ab6a27f80f43733a現(xiàn),是頗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著,他蹲在泥地上,揀了一塊碎石子,為特別愚魯?shù)奈抑v起行列式來。那么心靈神會過。泥土的大地可以成為那么美好的紙張,尖銳的利石可以成為那么流麗的彩筆——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書本上的朱注之外了解了所謂“君子謀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jīng)]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沒有碰過代數(shù)書,我的最后一節(jié)代數(shù)課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個的中學教育也是在那無墻無頂?shù)恼n室里結(jié)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義有多美。
代數(shù)老師姓什么?我竟不記得了,我能記得國文老師所填的許多小詞,卻記不住代數(shù)老師的名字,心里總有點內(nèi)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應該不甚困難,但總覺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許多我記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價值嗎?
?。ㄟx自《張曉風經(jīng)典散文》,有刪改)
訓練題
1.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改正過來。
2.本文寫了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3.如何理解“但他們教給我的,遠不及那個女老師為多”的含意?
4.張曉風的散文被稱贊為“筆如太陽之熱,霜雪之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瓔珞敲冰”。請從語言的角度對文章作簡要賞析。
5.作者回憶了“有些人”,抒發(fā)了自己對他們的懷念和感恩之情。初中三年,你一定也有許多“有些人”值得你去評說吧,字數(shù)不超過80字。
答題技巧
閱讀傾聽心聲類文章,有如下答題技巧:
一、對文章整體情感的把握。情感類文章,內(nèi)容上以親情和個人情感為主。概括方法一般是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或段首句。中心句或關(guān)鍵句往往在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或過渡的地方,而形式上多為議論句或抒情句。另外,關(guān)鍵詞語如“感恩”“激動”“懷念”“慚愧”等也可作為提示。如《母親石》中的第3題,需要考生通讀全文,在文章最后“它是一面鏡子,照見了所有慈母的愛,也照出了所有兒女們的慚愧”一句,可回答本題:贊頌了母愛的偉大,表達了“我”不能盡孝的自責和愧疚之情,發(fā)出了天下兒女都要多關(guān)心父母的呼聲。
二、對文章中的關(guān)鍵句或優(yōu)美句子的賞析。微妙的心聲如何體現(xiàn)出來,是表達技巧、描寫方式、修辭手法等。解答此類題型時,考生可從自己最喜歡的角度入手,如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描寫方式等,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如《有些人》中的第4題,題干說明了張曉風的語言特點,可從全文查找符合此特點的句子,然后根據(jù)題干的要求,選好角度進行賞析。
三、對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一個字、一個詞有時就是一個人全部的內(nèi)心情感。一般考查一些表現(xiàn)細節(jié)的詞語,往往是動詞、形容詞,體現(xiàn)神態(tài)、心理等活動。如《母親石》中的第4題。解答此類題時,考生一定要結(jié)合關(guān)鍵詞語,從而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四、表達自己的感受或者觀點。情感需要交流,心聲需要表達。設題形式一般為“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你有同感嗎?”“你有什么要說的”等。一般來說,此類題型沒有統(tǒng)一答案,只要考生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就可以??忌U述觀點一定要明確,不可模棱兩可。表達感受時,考生一定要密切聯(lián)系生活,融入自己的思考,注重語言的表達,如《母親石》中的第5題。
何茂勇
主題導引
翻閱近幾年中考語文試題中的作文題,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就是所要求寫作的內(nèi)容大都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自身的情感。以2010年的中考作文題為例,重慶市中考作文題“因為有了期盼”,河南省中考作文題“我身邊的_____”,湖北省武漢市中考作文題“成長路上有愛”,福建省廈門市中考作文題“打開一扇窗”,山東省煙臺市中考作文題“總想為你唱支歌”,山東省濟南市中考作文題“幾點釋然在心頭”,山東省東營市中考作文題“____給了我____”,海南省中考作文題“我心中的______”,廣西桂林市中考作文題“誤會”,黑龍江省雞西市中考作文題“請讓我______”……中考作文題目之所以有這樣的特點,這與學生的生活接觸面是分不開的。學校和家庭是學生接觸最多的。因此中考命題者要想考查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就必須從學生的身邊挖掘命題來源,同時學生要在有限的生活范圍內(nèi)學會傾聽心聲和抒發(fā)內(nèi)心情感,這樣才能把文章寫好。
寫作支著
一、通過敘事抒發(fā)內(nèi)心的感情如湖北省武漢市中考作文題“成長路上有愛”、廣西桂林市中考作文題“誤會”、山東省東營市中考作文題“____給了我____”等就屬于這一類文章。針對這樣的文題,選取生活中令你感動的生活事例作為情感抒發(fā)的依托,在敘述中融入自己的情感。這樣就避免了文章內(nèi)容空洞或泛泛而談。
二、多運用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傾聽心聲、抒發(fā)內(nèi)心感情的直接載體。在作文中,能刻畫好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感情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了。如重慶市中考作文題“因為有了期盼”、山東省濟南市中考作文題“幾點釋然在心頭”、海南省中考作文題“我心中的_____”、黑龍江省雞西市中考作文題“請讓我_____”等就屬于這樣的文章。
三、運用托物言志、景物渲染等寫作方法寫文章如同做人,含蓄是一種美。我們的喜怒哀樂不需要直接呼喊出來,而可以通過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出來,這樣可以加深文章的內(nèi)涵。而環(huán)境渲染,在記敘性的文章中不但可以烘托氣氛,還有利于人物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如福建省廈門市中考作文題“打開一扇窗”、山東省煙臺市中考作文題“總想為你唱支歌”等都可以采用這些寫作方法。
四、選擇好人稱來表達內(nèi)心情感一篇文章中,主人公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內(nèi)容可以是我跟你的對話,也可以是他跟他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究竟寫誰,就需要根據(jù)我們選擇的體裁而定。以廣西桂林市中考作文題“誤會”為例,選擇第二人稱來抒發(fā)感情會比第三人稱要直接,更能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情感。
誤區(qū)提醒
一、避免吶喊式的抒情作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意。單純地為了抒情而抒情,會使文章變得空洞。
二、避免被體裁形式所束縛不要過分地追求體裁形式的新穎。像題記、后記這樣的形式,看上去雖然新穎,但是如果處理不好就會有畫蛇添足的感覺。還有通常所說的開篇點題、中間展題、結(jié)尾扣題的三段式結(jié)構(gòu),如果沒有必要,就不必牽強附會。
三、避免流水賬式的敘述在敘述的過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感情。一篇文章如果缺少作者的感情融入,讀起來就會枯燥無味。
作文升格
【病文精評】
給我一個微笑的理由
我很喜歡冬天,因為我不必在雪中尋找微笑的理由。(雖然想用“雪”來烘托心情,渲染氣氛,但因為與文章結(jié)合不夠緊密,不如刪去)我可以把整個的腦袋蜷縮在自己的羽絨大衣中,任由他人去評價。(運用第一人稱進行敘述,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性。)
滑鐵盧之戰(zhàn)抹去的是拿破侖所有的榮耀;垓下之爭最終使西楚霸王項羽命殞烏江河畔。也許,當我開始接觸英語的第一天就已經(jīng)注定了我的今日,就決定了我根本找不到微笑的理由。(這種奮斗后依然失敗的悲壯應該放到自己努力后仍然取不到好的成績后,作為感慨而發(fā)。)
我討厭英語。記得六年前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同學們都沉浸在學習新的語言的興奮中,而我,卻無法從那群像跳舞一樣的字母中找到一絲的歡樂。上英語課我從不愿意翻一下課本,背英語單詞對我來說比讓我進行一天勞動還難受……這種討厭已經(jīng)深深地嵌入到我的骨髓。(作者想通過敘事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情感,但對如何討厭英語闡釋得還不到位。)
后來我上了初中,可以說英語又重新開始學習。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對我苦口婆心。但我依舊興致缺失。我情愿陶醉于李杜的詩篇中,也不會對任何一個英語單詞感興趣。于是乎,我的英語成績慘不忍睹。
記得《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認為沒有一個人愿意被毒蛇咬兩次。但我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他就已經(jīng)深深地傷害了我。老師異樣的眼光,家長失望的眼神,還有同學們嘲笑的話語,我真的不想繼續(xù)這樣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我英語的缺失會導致我升學的無望。所以,我必須努力去學好它。于是,每次的測試,我只以英語論成敗。我知道,勝了,我就是成功的劉邦。輸了,我便是失敗的項羽。但無論我怎樣的努力,可惜的是我始終是一個純正的中國人。(通過心理描寫來表現(xiàn)“我”對英語重要性的認識,但還不足以交代微笑理由的迫切。)
也許,我的前世,就是一個失意的書生,于是今生的我,繼續(xù)去尋找一個微笑的理由。也許,我需要經(jīng)歷一次脫胎換骨的手術(shù),但現(xiàn)在的我,真的找不到一個讓我喜歡你的理由。(作為文章的結(jié)尾,應該照應文章題目,這樣才能使文章的結(jié)構(gòu)有緊湊感。)
【升格佳作】
給我一個微笑的理由
□穆玉曉
我是一個厭倦了英語學習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找不到一絲的歡樂,它帶給我的只有失敗的憂傷。
我討厭英語。記得六年前開始學英語的時候,同學們都沉浸在學習新的語言的快樂和興奮中,而我卻無法從那群像跳舞一樣的字母中找到一絲的歡樂。上英語課我從不愿意翻一下課本,背英語單詞對我來說比讓我進行一天的體力勞動還難受。英語考試能及格,對我來說就是上天給我最大的恩賜。于是,父母為提高我的英語成績,一有時間就讓我看英語、讀英語、背英語,節(jié)假日里又特意給我找了英語家庭教師給我輔導英語。而我呢,每當聽到英語就渾身戰(zhàn)栗。我知道,我對英語的討厭已經(jīng)深深地嵌入到我的骨髓。
后來我上了初中,無論父母還是老師都對我苦口婆心,但我依舊興致缺失。我情愿陶醉于李杜的詩篇中,也不會對任何一個英語單詞感興趣。于是乎,我的英語成績依然慘不忍睹。
記得《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說過沒有一個人愿意被毒蛇咬兩次,但我寧愿被毒蛇咬兩次也不愿學習英語。每次英語測試完,我還要面對老師那異樣的眼光、家長失望的眼神,還有同學們嘲笑的話語,更重要的是中考我還要考英語。所以,我還得努力去學好它。于是,每次測試,我只以英語論成敗。我知道,勝了,我就是成功的劉邦;輸了,我便是失敗的項羽。但無論我怎樣努力,我始終還是一個純正的中國人,幾乎不會說任何一個英語單詞。
“滑鐵盧之戰(zhàn)”抹去的是拿破侖所有的榮耀,“垓下之戰(zhàn)”最終使西楚霸王項羽命殞烏江河畔。也許,當我開始接觸英語的第一天就已經(jīng)注定了那是一個殘酷的開始,就決定了我根本找不到一個任何讓我微笑的理由。
也許,我的前世,根本就是一個不得志的書生,整天愁眉緊鎖,沒有一絲笑容,于是今生的我,需要為自己尋找一個微笑的理由。或許,我需要經(jīng)歷一次脫胎換骨的手術(shù),才能改變努力了卻沒有結(jié)果的現(xiàn)狀。但現(xiàn)在,誰能給我一個讓我微笑的理由?
【升格總評】
文章采用第一人稱的口吻敘述,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流淌。也許作者有太多的失敗和憂傷,所以才需要一個微笑的理由。升格后的文章作者緊緊扣住失敗的憂傷和迷惘,通過心理描以及對文章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等方式使文章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考側(cè)預測
一、在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或給你愉悅,或催你奮進。一張郵票、一片楓葉、一枚書簽、一首歌、一聲問候……往往會喚起你對這一段往事的回憶。
請以“回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抒發(fā)真情實感;②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1.要有一個醒目的題目。題目的優(yōu)劣是一篇作文得分的關(guān)鍵。一個富有詩意的題目能在第一時間引起閱卷老師的關(guān)注。比如這篇文章的題目可以擬為“那時花開”“心靈深處的風景”“童年”等。
2.選擇合適的材料?;貞浿械臇|西特別多,該用哪一個素材,這就要根據(jù)文章的主旨的感情基調(diào)確定。感情基調(diào)是憂傷的,你就選擇一些像離別、失敗之類的素材;感情基調(diào)是感動的,你就選一些像人與自然的斗爭中的悲壯故事、在你的生活中能打動你的事件等。
3.選擇合適的文體進行表達。小小說、演講稿、斷想(例如張抗抗的《不朽的失眠》)、書信等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中一個很好的借鑒。
【范文示例】
那時花開
□李婕
不知不覺,兩年的時光匆匆而過,我們也迎來了“黑色”的初三。學校領導也許是為了大家升學需要吧,居然在初三開始之初就決定打亂原班級,重新分班。相處了兩年的我們,不得不在這個花開的季節(jié)輕輕地說聲再見。
還記得兩年前那個花開的季節(jié),我們一同踏進這所學校的大門。那時的你是一個既天真活潑,又漂亮的女生。而我呢,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但我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幾乎每一個課間我們都不約而同地來到教室前的小花園,一起談論花的美麗、芬芳?;ㄩ_時節(jié)滿園姹紫嫣紅。也許,就是因為我們都喜歡花的原因吧,性格迥異的我們竟然成為最好的朋友。
那時,你學習是那樣優(yōu)秀,并且深受老師的器重,因此你當上了班長。我的心中一直以為你當了“官”之后就不會再理我這個“平民百姓”了??墒?,令我欣喜的是我一有困難你還是第一個幫助我的人。我生病了,是你給我端來熱氣騰騰的飯菜;我傷心了,也是你幫我從陰霾中走出。從那時起,我對你除了友情之外還多了一份感激。
“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氣息……”真的,我好留戀那段逝去的時光。
如今,幾墻之隔的我們,相信都已經(jīng)熟悉了新的環(huán)境吧?但不知怎的,我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想起你。有時,一個人徘徊在深秋的小徑上,踏著滿地枯葉?看落葉如疲倦的蝴蝶,在空中完成生命最后的回旋。曠遠的天際,南飛的雁陣逐漸變成一行小點,直至消失不見了。此時的我也仿佛感覺到你在離我漸漸地遠去,于是我又多了一份憂傷。
朋友,雖然我們身不由己,不能永遠在一起,但我將永遠記住那些花開的時節(jié)。相信當我走過許多年的人生旅途,再回首往事時,我看到的除了悲歡榮辱,還有那些你幫助過我的點點滴滴。
寫作借鑒
文章采用第二人稱抒發(fā)感情,情真而意切。文章開頭點題,結(jié)尾扣題,結(jié)構(gòu)合理而緊湊。尤其是文章的語言,敘述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讀來充滿著淡淡的憂傷,把讀者不自覺地帶入到那個花開的美麗時節(jié)。
二、有首歌這樣寫道:“讓世界多一些感動,放飛我們的心靈,愛讓我們相聚。懷著感恩的心,擁有美麗的心情。”是的,高興時,我們的心情因快樂而美麗;感動時,我們會擁有一個美麗的心情。
請以“美麗心情”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抒發(fā)真情實感;②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1.善于從題中挖掘?qū)懽魉夭?。像心情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怎么樣才算美麗呢?我們不妨從題目提示中尋找——“高興時,我們的心情因快樂而美麗;感動時,我們會擁有一個美麗的心情”。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這里所說的美麗也就是高興和感動。我們高興和感動的時候自然是最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