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者:
喬納森·阿爾貝(Jonathan Aibel)
最新作品:《功夫熊貓2》(Kung Fu Panda 2)
公映日期:5月26日
格里格·伯蘭蒂(Greg Berlanti)
最新作品:《綠燈俠》(Green Lantern)
公映日期:6月17日
艾仁·克魯格(Ehren Kruger)
最新作品:《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
?。═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公映日期:7月1日
克里斯多夫·馬庫斯(Christopher Markus)
最新作品:《美國隊長:第一復仇者》
(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
公映日期:7月22日
阿什力·愛德華·米勒(Ashley Edward Miller)
最新作品:《雷神托爾(Thor)
公映日期:5月6日
《X戰(zhàn)警:第一戰(zhàn)》(X-Men: First Class)
公映日期:6月3日
羅伯托·奧奇(Roberto Orci)
最新作品:《牛仔和外星人》
?。–owboys & Aliens)
公映日期:7月29日
北美的夏季即將到來,對于好萊塢的影迷和電影人來說,夏天還有著另外一層意思:暑期檔。今年的暑期檔又不少重磅制作值得期待,作為影迷,當然希望早日進入電影院一睹這些大片的風采,那么作為這些電影幕后的編劇,對于夏季檔有什么特別的“優(yōu)待”?在撰寫劇本的時候,又會與導演和其他幕后人員有什么樣的交流甚至沖突?《好萊塢報道》對話幾位暑期檔重量級大片的主要編劇,看看他們怎么說。
問:怎樣才算得上是一部完美的暑期檔大片?現(xiàn)在賣座的暑期檔電影與過去一樣嗎?
克魯格:一定有三個要點:讓人愉悅,讓人驚嘆,讓人發(fā)笑。
奧奇:還有要代入感,得讓觀眾覺得想進入電影情節(jié)之中。
米勒:一部好的暑期檔電影一定要有一個情感核心。比如小時候我第一次看《星球大戰(zhàn)》,看到盧克登上塔圖因星球時,那一刻的感觸特別深。然后到了七八十年代,很多好看的夏季電影都會有特別打動人的地方。而現(xiàn)在,作為成年人,實際上也同樣想要被感動。
阿爾貝:動畫電影在后期制作方面需要時間,所以相對來說時間不好定,也就是說,不會提前確定一部電影是不是暑期檔上,不過對于所有的好電影來說,所謂暑期檔大片需要的因素也都需要。之所以要分出暑期檔來,是文化使然,我們和所有影迷一樣已經(jīng)“約定俗成”對夏季要上映的電影有具體的預期。過去十年的發(fā)展讓目前的暑期電影檔已經(jīng)成為電影圈中的大事,不過話說回來,我小時候看到的那些好電影到底是不是在夏天看的,已經(jīng)完全記不得了。
伯蘭蒂:我們從一開始做《綠燈俠》的時候就在討論,這到底應該算是什么類型?還是應該算是漫畫書改編電影吧?我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看完《超人》后,回家弄個假斗篷滿屋子飛。所以,能夠成為給小時候的漫畫英雄拍電影的一份子,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情。我們要讓漫畫書中的世界與我們的現(xiàn)實世界重合,我們希望,孩子們也能感受到我們小時候的那種興奮之情。
問:好萊塢電影圈的競爭很激烈,暑期檔的市場競爭更是激烈,你們?nèi)绾巫屪约旱碾娪懊摲f而出?
馬庫斯:我盡量不去刻意競爭。要是想著“我拍的是《美國隊長》,那邊在拍《變形金剛》,所以我得在電影里加點機器人??”這樣糾結(jié)下去最后會發(fā)瘋。我關注的是,只要踏踏實實拍好我的電影就行了,講好這一個故事,然后把電影放到市場上自我檢驗。因為我認為電影不能夠僅靠“這里有90%的《黑客帝國》的影子,或者有35%《宿醉》的感覺”這樣的說法來進行宣傳。
克魯格:最重要的是忠于故事主題和故事主線。有關如何讓影片脫穎而出這個問題,不同的導演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我現(xiàn)在拍的《變形金剛》系列,之所以會拍第二部,到現(xiàn)在的第三部,不但是因為上一部賣座,更是因為這個系列故事本身已經(jīng)確定了會有非常出色的視覺效果。當我們要根據(jù)這種系列故事來寫電影劇本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想的一點就是:有什么是觀眾前所未見的?就算我們當時沒想這一點,拍電影的那幫人也會讓我們想的。我想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電影,這一點都是必不可少的。
奧奇:最終還是會回到自己,你必須調(diào)動內(nèi)心對這個劇本的興奮。我們很幸運,有很多漫畫英雄陪伴著我們長大,所以當你同意接手《綠燈俠》的時候,說明這位漫畫英雄對你來說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必須調(diào)動起所有對這個故事的激情,想想作為“粉絲”的你想看到什么。順著你的感覺走就能成功。
米勒:編劇的工作之一,就是將眩目的視覺效果,與連貫的情感內(nèi)涵完美整合。如果你對于自己筆下的一切都滿懷熱情,對所有的角色都十分在意,一定能通過劇本表現(xiàn)出來的。演員能夠明白這份情感,導演也會將其融入電影之中,帶給觀眾。
問:你們在與一些比較強勢的導演及制作人合作時如何處理雙方的關系呢?特別是當雙方的想法有矛盾時如何處理?
奧奇:換位思考。盡量從制作人的角度,研究如何解決問題。不要總將目光局限在劇本上,有時候用什么樣的演員是會直接影響到劇本的,你首先是編劇,但同時你也責無旁貸是個解決問題的人。
馬庫斯:和導演好好溝通,這是我的方式。因為我認為導演比我這個作編劇的更明白拍電影時會碰到的實際情況,我會尊重他的決定。其實,大多數(shù)情況下,導演給我的建議很實在而且很好,給觀眾的沖擊力也更大。
問:現(xiàn)在有了CGI(電腦特效鏡頭),很多以前只能想象的場景也能做出來了,動畫電影是不是相對來說限制就少很多呢?
阿爾貝:理論上來講,我們確實沒什么限制。不過流程其實和制作其它電影沒有太大區(qū)別,有的地方甚至更復雜,因為任何一個場景中的所有細節(jié)都需要“白手起家”的描繪。比如說,在某一場景中,我們需要后背景有十個人,在實景電影中隨便找十個人站在那兒就行了,但是在動畫電影中,我們要一個人一個人的描繪出來。我們的想象力必須延展到電影中的所有場景和人物,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動畫電影的局限其實更大。我和編劇搭檔的角色就是不斷的提醒導演,比如故事主題,角色感情特點之類的元素,我們得讓導演明白,他們做的一切說到底要為這些服務。
問:電影會帶動不少周邊產(chǎn)品的銷售,此類訴求會影響到劇本的寫作嗎?
伯蘭蒂:因為《綠燈俠》是個傳統(tǒng)的漫畫英雄,所以在寫劇本以前和過程中都會看到為了宣傳而新推出的很多周邊玩具,你手里在寫著這個劇本,看著這些玩具出來,確實會有一種特別不真實的感覺。這個時候,我就會問我自己:你想看到什么樣的電影?其實不光是動畫電影,所有的電影類型都適用。
奧奇:合作的時候肯定是需要一些妥協(xié)的,比如《變形金剛2》的過程中,雪佛蘭公司要求加入福特汽車的畫面,我們就要做相應的改動。然后,美國軍方新研制出了一個巨型軌道炮,那我們也得盡可能讓劇本在銀幕上展現(xiàn)它的威力。
問:在處理那些原始主題很豐富或者“粉絲”很多的電影時,這些因素會不會影響到你們?
米勒:你自己首先就要是一名“粉絲”。說實話,為驚奇漫畫公司(Marvel)編寫《雷神托爾》劇本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和他們開會的時候,完全不用解釋這個雷神有什么讓人興奮的地方,他們?nèi)?。我從小就是“雷神”的“粉絲”,我對這個角色有我自己的理解,所以我相信其他“粉絲”也會有自己的理解,他們的理解我會同意也會反對,但這些人對于這個角色的熱情是和我一樣的。所以,我寫出來的故事我很認可,但肯定會有別的“粉絲”非常不認可,而認可或者不認可肯定會影響到電影票房,但肯定不會影響到我的創(chuàng)作理念。
馬庫斯:我知道我很尊重我要寫的東西,至于別人怎么想,我也只能接受了。有時候我也會上網(wǎng)看看評論,看到很負面的評論我也會生氣,但隨后又會平靜下來,因為我知道這些“粉絲”之所以有看法,是因為他們很在意你寫的東西,全世界這么多人在看你寫的東西拍出來的電影,還因此影響到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一件很讓人興奮的事情。不過,就是因為“粉絲”們的側(cè)重點不同,所以我作為創(chuàng)作人員,肯定要選擇能讓情節(jié)更加緊湊好看的內(nèi)容。
奧奇:編劇的關注度現(xiàn)在已經(jīng)越來越高了,而且不少人都會覺得編劇這個工作是讓明星夢想成真最可行的職業(yè)——我們不非得是帥哥靚女。你只要創(chuàng)意夠好,努力工作就能成功。另外,我個人喜歡把這個職業(yè)透明化一些。
克魯格:我們寫的這些電影劇本,肯定不是只迎合現(xiàn)有的“粉絲”,如果要是按這個模式來,這電影就完了。我們肯定是要在原有故事背景的基礎上,尋找那個全人類都可以接受、都能感受得到的閃光點,得讓那些從來沒聽說過這個故事的人,也能覺得好看。
奧奇:對,主要還是得好看。
克魯格:是的,所以我們寫一部夏季檔的電影劇本,和我們寫一部小成本獨立電影時的態(tài)度都是一樣的。
阿爾貝:我們說一部電影是成功的時候,定義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對電影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時候,我們想通過電影傳達的東西不一定就是觀眾想要看到的。如果你只是為了“娛樂”,或許一部電影里有很多內(nèi)容都是可有可無的。
奧奇:你提到了“娛樂”這個詞。這個詞我們一直沒有提,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提到了“娛樂大眾”,其它一切就都是次要的。
問:你們有沒有寫過那種肯定不會出現(xiàn)在電影中的情節(jié)?
奧奇:我們在電影結(jié)尾的時候給主演之一威廉·夏特納(William Shatner)寫過一幕戲,就曾經(jīng)被制片人去掉了,去掉的原因之一就是“過于迎合‘粉絲’”。其實我們當初在寫的時候也考慮到這一點了,但是我作為“粉絲”中的一員,有些東西是打心眼里就想寫的,覺得必須寫出來才對得起其他的同好,所以即使知道會被刪掉也會寫出來。
克魯格:我們當然會寫一些不會出現(xiàn)在電影中的情節(jié)!在寫劇本的時候,我經(jīng)常會收到制片人、電影公司高層、導演和演員等人的“要求”。雖然知道這個不靠譜,但是我不可能直接對他們說:“相信我,這個不靠譜,不要這么寫。”我一般是按照他們的要求寫出來,大部分人都會在看這一部分劇本的時候明白這個不靠譜,但是如果他們沒親眼看過改寫的劇本,肯定是不會明白的。
伯蘭蒂:給一幕戲?qū)懗?5個版本來實在太累,又很沒意思,所以我會以不同的方式來處理同樣的主線情節(jié),讓最后拍板的人來定。這樣比在同一幕里滿足不同要求方便。
問:這么說來,其實你們寫出一部劇本來,和最后你們看到的成片可能會有挺多的不同,那你們覺得自己對于一部電影的貢獻如何衡量呢?
奧奇:我認為,電影的幕后人員就像一只樂隊,我們提供了一首出色的歌曲,有人負責吉它、有人負責敲鼓,都是各司其職。
阿爾貝:《功夫熊貓》我寫了大概有四年。后來我看電影的時候,碰到某一句特別好玩的臺詞時會突然奇怪“這句話我是怎么想起來的?”然后想想才發(fā)現(xiàn)那是我大概三年前寫的一句話,甚至是別人寫的。所以,電影是一個大家一起貢獻的成品,我們有一個導演或者制片人領頭,剩下所有人都是為了一個目標去努力的,不會有人真的非要把某一方面的功勞歸到自己頭上,出色的電影是我們共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