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好命”的黎元洪
黎元洪是個命特別好的人??聪嗝玻巳藝中嗡姆酱竽?,儀表堂堂。從清朝到民國,官場之中,有這樣相貌之人,命都不錯。在上面的人,大抵以為凡是長成這個模樣的人,比較靠譜。所以,這樣的人,但凡進了官場,官運大抵亨通,黎元洪也是這樣。
這個出身海軍,進過北洋水師學堂,做過嚴復學生的人,得到張之洞的賞識,改投陸軍之后,一路順風,升到協(xié)統(tǒng)(旅長)。要說有什么本事,很難說,但的確比較老實,為人謹慎。做軍官從不克扣軍餉,帶兵也比較寬厚。胸無大志,規(guī)規(guī)矩矩,在瑞■小老婆眼里,是個老實巴交、從來不多說一句話的憨大頭。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憨大頭,后來居然斷斷續(xù)續(xù)做了好些年的民國總統(tǒng)。期間,多少個風云人物,至少在名分上,都得屈尊于他之下。
有這樣的好命,關鍵是辛亥武昌起義那天,他剛好是武昌新軍的協(xié)統(tǒng)。
二、一個反動軍官,做了都督,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其實,起義當天,他是站在起義對立面的。事發(fā)當時,他跟多數(shù)武昌新軍軍官一樣,自動地出來阻止起義。他這一協(xié),當時在城里的部隊不多,除了已經暴動的工程營和輜重營之外,只有兩個營。為了防止起義擴大,他親自到其中一個營中坐鎮(zhèn)彈壓,還親手手刃了一個前來煽動的起義士兵。只是,黎元洪并不是一個鐵腕人物,殺人彈壓的效果持續(xù)了沒多久,局面反而更加不穩(wěn)。衛(wèi)兵和隨從見狀不妙,勸他還是識時務為好,于是,信念很不堅定的他就忸怩地逃走了。在整個辛亥起義史上,像他這樣的“反動軍官”,無論逃或者不逃,多半是要掉腦袋的。逃走之后,黎元洪也感覺到了危險,因此沒有回家,而是躲到參謀劉文吉家里,還很鄭重地跟劉文吉交待財產,托付了家人。
有幸的是,武昌起義是群龍無首。起義士兵中的小革命黨人,熊秉坤、曹亞伯這樣的普通士兵,肯定沒法服人,被推為臨時總指揮的隊官(連長)吳兆麟,也只能臨時指揮一下。在一個習慣了資歷、身份、地位的社會里,即使是起義者,也習慣性地看重這些東西。如果沒有革命的資歷,就得看傳統(tǒng)的資歷。誰讓起義前革命黨的機關暴露,革命首領死的死,逃的逃呢?況且吳兆麟跟黎元洪有師生之誼,對黎印象格外好。開會商議,士兵也多半對黎有好感。所以,黎元洪不僅沒有被追究,反而被找來當了都督。辛亥初,策動起義的共進會已經把都督選好了,就是出錢最多的劉公,副都督為劉英。預備革命成功后,成立四個鎮(zhèn),每鎮(zhèn)的統(tǒng)制,都委派好了,大印也刻出來了??墒?,真到起義的時候,這些事先定下的領袖們都走了,卻讓一個完全不相干的人,一個反動軍官,做了都督,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三、做都督的前幾日,黎元洪終日一言不發(fā),一動不動,活似一尊泥菩薩
“請”黎出山的過程,也相當?shù)夭豢蜌?。帶隊的馬榮,是個脾氣火爆動輒拔刀的主兒。由他請人,不來也得來。來到楚望臺,黎元洪受到了士兵持槍列隊的歡迎。但是,此時的黎元洪,實際上已經成為囚徒,行動沒有半點自由。據(jù)說是張振武的主意,所有以鄂軍軍政府的通電、文告,都是以他的名義發(fā)出,等于是強行讓他立了入伙的投名狀,想要不從,也身不由己了。更難堪的是,張振武這些人,還動輒對他吆三喝四,頤使氣指。自然,由是也種下了日后他借袁世凱之手殺張振武根苗。
被“綁”入都督府的黎元洪,在做都督的前幾日,終日一言不發(fā),一動不動,活脫一尊泥菩薩,所以,人們叫他黎菩薩。
做了幾日菩薩之后,眼見得漢口、漢陽相繼光復,加上湯化龍總是規(guī)勸,黎心里有點活動。湯化龍是個有身份的人,他的話不比那些毛頭小子,說了頂事。漸漸地,黎菩薩不像泥菩薩了,開始視事。雖然說,后來當戰(zhàn)事緊張之際,他也動搖過,有消息說,當漢陽失守之后,他跟清軍有過通訊的往來。但是,總的來說,他堅持下來了,成了一塊招牌,革命首義的招牌,后來革命領袖黃興趕到武昌,卻只能屈尊于他之下,做前敵總指揮。從此,黎元洪成了一個象征,一個首義的象征,出現(xiàn)在此后的政治生活中。通過首義,他贏得了政治資本。
四、居然斷斷續(xù)續(xù)做了好些年的民國總統(tǒng)
鼎革之后,掛著首義頭牌的黎元洪,在多數(shù)時光,雖然沒有實權,但卻很有光環(huán)。后來各省代表組建臨時政府,在孫中山沒回來之前,他的威望甚至不下于革命元勛黃興。臨時政府,無論孫中山時代,還是袁世凱時代,都跑不了他的副總統(tǒng)。革命后,很多政客都喜歡這個老實厚道的副總統(tǒng),他先后被推舉為共和黨和進步黨的理事長。同盟會的元老章太炎,誰都看不上,就看好黎元洪,出于捧黎的緣故,甚至宣稱要在湖北找一個老婆。
因機緣湊巧,驟得大名和大位的黎元洪,此后沒干什么了不起的事,經常為當政者看不起,但他卻能堅持他這個首義者的立場,小心看護這塊頭牌。袁世凱稱帝,以及張勛復辟,他都沒有“變節(jié)”屈從。幾經反復,斷斷續(xù)續(xù)做了好幾任總統(tǒng),直到1923年被曹錕趕下總統(tǒng)寶座,不久駕鶴西游,人們對他的評價還是不錯的,同情絕對多于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