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大學為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經常會舉辦各種主題的娛樂活動,比如演話劇、辦展覽、搞競賽等,這在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性的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表現能力,是挖掘學生潛能的最好方式之一。當然,在眾多的競賽活動中,最普遍的就是歌詠比賽。歌詠比賽在很多大學已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品牌項目之一。
筆者在校園文化比賽活動中曾多次擔任評委,發(fā)現近幾年學生歌手的整體水平在逐年上升。學生的歌聲或真摯動人,或慷慨激昂,或委婉細膩、清新秀麗:有人模仿能力很強,仿效某位演員的演唱惟妙惟肖;還有自彈自唱、自組編曲的學生,在展示他們演唱能力的同時,也全面展示了他們自身的音樂才華。筆者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在看到這種可喜的局面的同時,也想從專業(yè)角度去幫助他們分析自身演唱中存在的問題。下面,筆者從五個方面談一談。
一、歌曲作品的選擇
選擇一首適合自己聲音特點、能充分發(fā)揮自己演唱水平的歌曲,是比賽成功的關鍵。歌曲的選擇主要從歌曲的內容、風格和難度三個方面來考慮。要選擇內容健康向上、曲調優(yōu)美動聽,有較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有利于展示當代大學生青春陽光風采的歌曲,對于一些思想內容頹廢、歌詞不知所云的歌曲,即便是當前較為時尚流行的,也不宜搬上校園歌詠比賽的舞臺。
對于歌曲難度的選擇,筆者認為,既然是比賽,演唱有較高難度的、藝術表現豐富的歌曲更能體現出演唱者的技術實力和藝術修養(yǎng),在比賽中更容易勝出,但前提是自己的演唱水平必須能夠勝任此歌。有的學生在選擇作品時,過多考慮作品的難度,忽視自己演唱能力的不足,一味求大求難,結果是聲嘶力竭,使得唱歌像受刑,聽眾無法接受,更談不上會打動人心。因此,在選擇歌曲時,根據自己的音域選擇難易適度的歌曲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二、演唱時著裝的搭配技巧
著裝可以體現一個人的品位,也是其審美水平的外在反映。歌劇、戲曲演出中的舞臺服裝要結合劇中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性格特點及劇情、場景等來設計定做,各個角色的服裝要能幫助演員塑造人物形象,既突出人物各自的特點,又力求與全劇的演出風格統一。如能綜合性的歌舞晚會中的服裝華美亮麗,既能更好地襯托演唱者的氣質,又有利于演員的表演和活動,有伴舞的還要與舞蹈演員的服裝合理搭配,獲得統一和諧的效果。作為大學生歌手參加比賽,學生本身的青春感和朝氣蓬勃的氣息在舞臺上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因此,比賽時要選適合自己氣質的服裝,另外也要考慮到歌曲的表現需要。
如用美聲唱法或民族唱法演唱歌曲,女聲要選擇大氣、優(yōu)雅的小禮裙類的服裝,男聲則選擇正規(guī)的男士禮服和西裝最好,以表現所演唱曲目的大氣和高雅。如演唱的是通俗性、大眾性的流行歌曲,這就要求學生的舞臺裝扮要根據歌曲的動、慢曲風,或活潑時尚,或溫婉可愛,以表現歌曲的抒情性??傊?,如果過分想表現自己的個性而著裝怪異或暴露,不僅觀眾不能接受青年學生的舞臺形象,演唱者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受周圍氣氛的影響而更好地發(fā)揮,反而可能會因不正確的著裝而成為演唱的敗筆。
三、演唱中的臺風表現
臺風是演員在舞臺上表現出來的一種風度,它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神態(tài)語言體現出演員個人的氣質、風度、藝術素養(yǎng)和文化素質。從表演現場看,臺風既是歌手對歌曲理解力和表現力在舞臺上的集中展示,也是對演唱和觀眾的尊敬和熱愛的一種態(tài)度表現。演唱是舞臺藝術,好臺風配上好的演唱,觀眾會聽得如癡如醉,看得賞心悅目。我國戲曲表演講究手、眼、身、法、步的整體協調與配合。歌唱的臺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上、下臺的儀態(tài)。一般來說,一個演員在上、下臺時應精神飽滿,身姿挺拔,步伐大小、速度適中,既不可緩步徐行,拖泥帶水,也不要大步流星,風風火火。如果邊走邊出場,應注意出場時與觀眾的交流方式。2.舞臺站姿。演唱者在舞臺上的站立要自然挺拔、優(yōu)雅大方,展現出年輕人的活力和朝氣,不能身姿松垮、駝背、伸脖、斜肩等。3.手勢的運用。演唱中,演唱者要根據歌曲內容的需要靈活自如地輔以手勢,動作要協調自然,與音樂的節(jié)律、感情融在一起,切忌生硬做作,或脫離歌曲表現的需要,為做動作而故意擺弄手勢。4.眼神的表達與交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演唱中表情達意的重要表現手段。歌唱藝術的核心是表達情感,在演唱時,用眼神表示景物的高低遠近和歌曲中的喜怒哀樂,把自己對歌曲的情感審美準確地傳達給觀眾,演唱才能有美的感染力。5.面部表情。除了眼神之外,人的各種感情也會在面部有所表現,所謂情生于內而表于外。發(fā)自內心的真實感情和面部的表情應當是一致的。在演唱中,對于歌曲感情的表達應當是發(fā)自內心的真實流露?!皬谋硌菪睦斫嵌瓤矗褪且蟊硌菡咴诒硌葸^程中既不要把自己的表演作為某種表現意圖的生硬灌輸,也不要把音樂表演作為一種外在技巧的顯示和夸耀”,演唱者對音樂的表達要表里如一,表演自然大方、協調流暢,觀眾才會很自然地被引領到音樂中去,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感動。
四、音樂的表現力
歌唱是表達感情最直接的藝術形式。我國古代音樂理論《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把人心感于物而動之以情,形之于聲的關系闡述得非常精辟,充分說明了歌唱以情為本。音樂的表現力,顧名思義,就是把音樂內在的感情表現出來的能力。音樂的表現力與個人的音樂修養(yǎng)有關,它是建立在一定演唱技巧上的個人音樂修養(yǎng)的體現。要表現好歌曲,首先要處理好情和聲的關系。清代徐大椿在其所著《樂府傳聲》中說:“唱曲之法,不但聲之宜講,而得曲之情尤為重……而唱者不得其情,則邪正不分,悲喜無別,即聲音絕妙,而與曲詞相背,不但不能動人,反令聽著索然無味矣?!鼻槭莾热?,聲是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在演唱一首歌曲時,首先要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內容,并從其出發(fā),選擇與內容相適應的演唱手段,如利用聲音上的高低、強弱、剛柔、收放、斷連等對比手段;語言上的語氣、語調的變化以及唱腔上的旋律、節(jié)奏、調性等的變化,來表達和展示歌曲的內容,而音樂表現的功力要靠日積月累才能獲得,所以,告訴學生多讀書、多聽音樂、勤練習,可以幫助其有效地深刻理解歌曲內涵,知其意所在。因此,提高發(fā)聲能力和演唱技巧,豐富表現手段,才能最終讓演唱形之于聲,動之以情。
五、克服緊張心理,學會與觀眾交流互動
一個人在演唱時的緊張主要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有些學生在上場前還能放松自己,上臺之后,由于神經過度緊張而不能自我控制,在舞臺上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心慌手涼腿發(fā)抖、氣淺聲顫歌跑調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演唱者對自己的曲目準備不充足,演唱技巧還不過硬,平時鍛煉少,心理素質就差。筆者認為,要克服演出中的緊張心理,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要有嚴肅的表演態(tài)度,對自己演唱的曲且做好充分準備。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歌曲,背熟歌詞,設計好舞臺表演并刻苦練習。俗話說“藝高人膽大”,通過充分的練習,對自己演唱的歌曲熟練掌握,就能增加表演信心。2.經常參加演出實踐,使自己從心理上適應并喜愛演出的氛圍。經常參加演出,熟悉自己的身體部位和表演動作在精神緊張時會出現什么情況,并找出克服辦法,也有利于自信心的逐步建立。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帕爾曼說:“我要建議你盡可能多地演出……演得越多,得意越多。在精神狀態(tài)不正常的情況下演出的越多情況就越好。”可見,舞臺經驗多了,緊張心理就少了。3.看淡成敗得失。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在表演中出現某些小紕漏是難免的,不自我施壓,不過分看重成績與別人的評價,懷著一顆平常心,在出現問題時鎮(zhèn)定自若,把對演出造成的影響減小到最低。4.學會與觀眾交流互動。學會積極有效地調動觀眾的參與熱情,創(chuàng)造積極反饋,也可以很好地幫助個人稀釋緊張情緒,增強演唱的信心??傊?,在演唱中表現自己的同時,不冷落觀眾,注意與觀眾多互動交流,并根據自己所演唱的作品,用心設計特別的交流方式和互動點,讓互動成為表達歌曲感情的助推劑,可以很好地幫助演唱發(fā)揮并受到觀眾注意。
總之,在任何比賽和演唱中,學生如果做好了充分準備,包括訓練的效果、個人著裝的用心、舞臺表現方式等,都能很好地助推大學生的舞臺表演,能有效鍛煉個人意志和心理,使個人能力和潛能無限增多、加強,這就真正達到了學校組織各種文藝比賽的初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