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和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廣東 東莞 523002)
正常分娩是指胎兒經過陰道而自然娩出的生產手段之一[1],在剖宮產手術泛濫的今天,正常分娩的發(fā)生率正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是人們生產觀念的轉變和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以及正常分娩往往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例如胎兒因素、產婦因素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2]。尤其是心理因素作為可改變性因素是降低剖宮產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強心理干預治療成為目前研究熱點。本研究觀察與探討運用心理干預治療對正常分娩產婦的影響,以期降低分娩危險系數以及剖宮產發(fā)生率?,F將相關資料報道如下。
選取于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本院經陰道正常分娩的產婦(分娩前所有產婦均經骨盆外測量、超聲影像檢查羊水量和胎頭雙頂徑以及對胎兒體重進行有效評估后得以確定為正常陰道分娩)60例,并且對于具有以下情況者給予排除:①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存在嚴重疾患者;②嚴重婦科疾病者;③未按照本次研究規(guī)定執(zhí)行者。60例產婦均被告知且簽署正常分娩知情同意書。查閱60例研究對象病歷資料后顯示56例產婦為初產婦(占93.33%),4例為經產婦(占6.67%),年齡 21~32歲,平均(28.64±2.01)歲,孕周38~43周;具有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者28例(46.67%),高中文化程度21例(35.00%),初中及以下者為11例(18.33%),產后胎兒體重在2800~3950g。
回顧性分析60例正常分娩產婦相關病歷資料,按照《中華婦產科學》及臨床試驗設計要求制定相關研究方案,并由專人對產婦姓名、年齡、孕周情況及胎兒情況、產婦的文化程度和產婦的心理問題等進行詳細觀察且由專人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分析其結果。
60例產婦均在采用一般心理干預(如分娩前的準備、分娩知識的講解與宣傳、分娩時的要素及相關注意事項等)的基礎上,加用有目的性的心理干預治療,例如第一產程的心理干預治療、第二產程的心理干預治療及第三產程的心理干預治療,同時根據產婦在分娩中所出現的具體心理問題再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治療。
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Mann-WhitneyU檢驗。
實施心理干預治療的產婦不同產程時間統(tǒng)計結果。第一產程時間為(6.97±0.30)min、第二產程時間為(50.00±2.00)s、第三產程時間為(10.50±1.00)s,共耗時(7.52±0.25)min。同時與以往未給予及時心理干預治療的產婦相比在分娩時間方面明顯短于未加用心理干預治療的產婦,且本次研究的對象無一例發(fā)生大出血等不良事件。
實施心理干預治療的產婦新生兒阿氏評分結果。8~10分57例,占95.00%;4~7分3例,占5.00%;1~3分0例。同時與以往新生兒情況相比,明顯好于未加用心理干預治療的新生兒情況。
陰道分娩作為一個生理過程往往對產婦生理、心理影響較大,特別是在分娩期間波動尤為顯著[3],而產婦心理的變化常常直接影響產婦生產以及優(yōu)生優(yōu)育等相關事項,可見心理干預治療對產婦分娩的重要性。
鑒于此,我們對60例正常分娩產婦進行了觀察與心理干預治療,從以上所得結果中不難發(fā)現,心理干預治療能夠明顯減少產婦生產時間,降低風險系數,同時對新生兒也具有極大益處?,F將其原因探討如下。
(1)分娩前相關知識教育。利用多種形式加強分娩知識的宣傳與教育以及在分娩期間應注意的相關事項,通過相關知識的講解及交流徹底消除孕婦對陌生環(huán)境的恐懼以及分娩的緊張不安等心理,從而使孕婦能夠以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分娩。
(2)分娩期間的心理干預治療。①第一產程:規(guī)律宮縮至宮口開全,時間較長且產婦體能消耗較大,此時產婦往往多存在著對疼痛難以忍受以及精神高度緊張等情況,因此一旦規(guī)律宮縮邁入產程時段產婦常多已發(fā)生宮縮乏力、心力體力難以支撐,常常影響到整個產程的進展,根據此種情況,我們在產前詳細講解了在每個產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及每個產程的時間,使產婦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另外根據產婦知識水平及其自身特點等制定不同的應對方案,例如指導產婦呼吸以及采用何種措施來盡量緩解宮縮而誘發(fā)的疼痛,從而減輕產婦心理問題;②第二產程:自宮口全開直至胎兒娩出,此期產婦因為宮口全開而進入產房,所以此刻心理干預治療應以溫和、安慰、堅定及勉勵的語言緩解產婦緊張不安、恐懼等不良心理障礙。產程中,產婦常常出現精疲力盡現象且如果伴有腹壓利用不合理等情況發(fā)生就會造成產程延長致使胎兒發(fā)生宮內窘迫、乃至窒息,從而對母嬰生命構成威脅。此種情況下,在心理干預治療時應鼓勵產婦堅持,告知產婦產程進展以及在此基礎上指導產婦合理、有效地運用腹壓;③第三產程:在胎兒娩出后應立即告知產婦嬰兒情況,如嬰兒體重、生命體征等,但此時應避免告知產婦嬰兒性別以免因該問題而造成產婦心理波動引發(fā)產后大出血等不良事件;同時密切觀察產婦心理情況并給予積極疏導,穩(wěn)定產婦情緒。
總之,隨著社會發(fā)展,醫(yī)療模式正在由單純的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療模式轉變。所以除了重要的技術外,有效的心理干預治療日益受到重視,此種措施不僅關系到母嬰生命安全,還與母嬰身心健康密切相連,因此加強正常分娩產婦的心理干預治療至關重要,是分娩中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1]侯云華.對產科病人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國臨床醫(yī)藥研究雜志,2005(142):15473-15474.
[2]王玉梅,徐冬梅.分娩期產婦的心理指導對產婦應激能力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3):21-22.
[3]閆鳳英.正常分娩的心理護理[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9,4(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