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逸民,郭 娟,趙會仙,李友明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 450052)
固相反應法制備高溫超導材料YBCO實驗的研究
張逸民,郭 娟,趙會仙,李友明
(鄭州大學,河南鄭州 450052)
介紹了固相反應法制備高溫超導材料釔鋇銅氧(YBCO)的實驗方法,并研究了YBCO樣品制備過程中不同燒結時間對樣品的超導轉變溫度Tc及超導轉變寬度ΔTc的影響。給出了實驗過程中合適的燒結溫度和燒結時間的參考值。
固相反應法;高溫超導;YBCO;超導轉變溫度Tc
近年來,對高溫超導體系的研究與探索,是物理學前沿研究課題之一。將前沿研究課題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將高溫超導材料的制備方法及Tc的測試手段引入大學物理實驗課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介紹了固相反應法制備高溫超導材料YBCO的實驗,并通過改變燒結過程中的燒結溫度和時間,研究了材料的超導轉變溫度Tc和轉變溫度寬度ΔTc的變化。給出了實驗中燒結溫度和燒結時間的參考值。
1.1 實驗原理
1.1.1 YBCO高溫超導體的結構
YBCO高溫超導材料的化學式為YBa2Cu3O7-δ,它存在兩個穩(wěn)定相,一個是正交相,一個是四方相。其氧含量的不同會造成晶體結構的不同,氧含量接近7時為具有超導性質(zhì)的正交相,見圖1。它是由三個缺氧鈣鈦礦型結構為基本單胞,沿z軸有序堆積衍生而成。
YBa2Cu3O7-δ體系中氧含量的減少會導致晶體結構從正交相轉變?yōu)樗姆较?,氧含量接?時為四方相,超導電性也會隨之消失。
1.1.2 固相反應法
圖1 YBCO晶體結構
固相反應法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固態(tài)反應物(原料),通過固相反應生產(chǎn)一種所需要的產(chǎn)物。固相反應法按所需組元的化學配比準確稱量反應物,研磨成細粉,反應物在某一溫度下相互接觸,進行化學反應,在反應物之間形成固態(tài)產(chǎn)物。為加速化學反應,研磨的顆粒要小于50μm或更細,混合均勻,壓制成片。燒結溫度應該選擇在反應氧化物不分解損失和反應產(chǎn)物穩(wěn)定存在的溫度范圍內(nèi),并應盡可能在高的溫度下進行固態(tài)化學反應。
對于YBa2Cu3O7-δ超導相的合成,首先按摩爾比Y∶Ba∶Cu=1∶2∶3的比例稱取適量的Y2O3、BaO(或BaCO3)和CuO[或Cu(NO3)2],磨成細粉,然后均勻混合、壓片,在低于CuO分解溫度,約900~950℃空氣或氧氣氣氛中固態(tài)反應若干小時[1],取出重新粉碎,再按上述方法重復2~3次,以期充分完全反應,最后降溫到YBa2Cu3O7-δ的超導相穩(wěn)定存在的溫度范圍(如450~600℃)內(nèi),恒溫退火吸氧處理一段時間,以期獲得每個單胞含接近于7個氧離子的超導相。
1.2 實驗儀器與裝置
干燥箱、電子天平(島津BL-220H)、稱量紙、角勺、瑪瑙研缽、圓柱形模具(12)、粉末壓片機(FW-4A)、坩堝、燒結爐、智能程序式控溫儀。
1.3 固相反應法制備超導材料YBCO的實驗步驟
1.3.1 原料配比
樣品的理論配方反應式為[2]:
把分析純的Y2O3、BaCO3和Cu O分別放入加溫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將上述三種原料的粉末按Y∶Ba∶Cu=1∶2∶3的摩爾比例進行配比,計算出制備樣品所需要各原料的質(zhì)量。其中各元素的原子量為:Y—88.91;Ba—137.3;Cu—63.55;O—16.00;C—12.01。用電子天平分別稱取各原料。
1.3.2 研磨壓片
將稱量好的原料在瑪瑙研缽中混合均勻,并充分研磨(1~2 h);將研磨過的原料粉末放入模具中,用粉末壓片機壓片。
1.3.3 樣品第一次燒結
將盛放有樣品試片的坩堝置于燒結爐中。設置控溫儀的程序使爐溫升至935℃左右,空氣中保持若干小時之后,降溫至500℃左右退火2 h,然后隨爐冷卻至室溫。
1.3.4 重復研磨壓片和燒結
第一次燒結后,取出試片再次研磨、壓片,然后將試片放入坩堝并置于燒結爐中,進行第二次燒結。使爐溫升至935℃,在空氣中保持若干小時之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取出樣品,放入樣品盒內(nèi),并標注樣品名稱及制備工藝、制備時間,以備進一步研究。
2.1 樣品制備
實驗試劑:Y2O3粉末(純度99.99%),Cu O粉末(純度99.9%),BaCO3粉末(純度99.9%),按上述2.3實驗步驟制備,其原料研磨時間為2 h,壓片壓力為20 MPa,本實驗兩次燒結溫度均為935℃,具體溫控曲線,見圖2。試片規(guī)格為4 mm ×15 mm×2 mm。
本實驗按兩次燒結時間不同將樣品分為4組:
圖2 燒結過程溫度控制曲線
第1組,第一次燒結時間均為20 h,第二次燒結時間分別為20 h、15 h、5 h、1 h,分別編為1、2、 3、4號樣品;第2組,第一次燒結時間均為15 h,第二次燒結時間分別為15 h、10 h、5 h、0 h,分別編為5、6、7、8號樣品;第3組,第一次燒結時間均為10 h,第二次燒結時間分別為10 h、5 h、3 h、1 h,分別編為9、10、11、12號樣品;第4組,第一次燒結時間均為5 h,第二次燒結時間分別為5 h、3 h、1 h,分別編為13、14、15號樣品,第一次燒結時間為3 h,第二次燒結時間為5 h,而編為16號樣品。
2.2 超導轉變溫度T c測試
測試裝置:BW2型高溫超導材料特性測試裝置[3],PZ158型直流數(shù)字電壓表。
樣品的超導轉變溫度Tc測試按“高溫超導材料特性測試”實驗進行[2]。
2.3 實驗結果及分析
各樣品的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如圖3~18所示,各組樣品的實驗結果:起始轉變溫度[4](Tc,onset)、零電阻溫度(Tc0)、超導轉變中點溫度(Tcm)及超導轉變寬度(ΔTc)如表1~4所示。
表1 第一組樣品實驗結果
表2 第二組樣品實驗結果
表3 第三組樣品實驗結果
圖3 1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4 2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5 3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6 4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7 5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8 6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9 7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0 8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1 9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2 10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3 11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4 12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5 13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6 14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7 15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圖18 16號樣品電壓與溫度測試曲線
表4 第四組樣品實驗結果
四組樣品的起始轉變溫度Tc,onset和超導轉變寬度ΔTc隨燒結時間的變化關系分別如圖19和圖20所示。
圖19 T c,onset隨燒結時間變化曲線
圖20 ΔT c隨燒結時間變化曲線
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和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
(1)圖19和圖20表明,在燒結溫度935℃的條件下,樣品第一次燒結5 h以上,第二次燒結1 h以上,YBCO樣品均可達到超導態(tài)。燒結時間越長,其Tc,onset越高,ΔTc越小,樣品的超導性能越好。
(2)圖17顯示15號樣品超導,圖18顯示16號樣品不超導。15號樣品第一次燒結5 h,第二次燒結1 h,共燒結時間6 h,其Tc,onset達92.5K, Tc0達90.0K,ΔTc為2.0 K,已完全超導。而16號樣品第一次燒結3 h,第二次燒結5 h,共燒結8 h,測試結果不超導。這說明第一次燒結溫度時間的控制,對樣品超導相的結晶起關鍵作用。
(3)圖10顯示8號樣品不超導。該樣品是第一次燒結15 h后,不進行第二次燒結,直接研磨壓片制得的。這說明樣品制備中,第二次燒結的過程是必要的。
(1)YBCO高溫超導材料(YBa2Cu3O7-δ)其結構中氧含量的不同會造成晶體結構的不同,氧含量接近7時為具有超導性質(zhì)的正交相,而樣品中的氧含量與制備過程和熱處理條件密切相關。在“固相法制備高溫超導材料YBCO的實驗”中,樣品的燒結溫度和時間的控制對樣品超導性能起關鍵作用。
(2)“固相法制備高溫超導材料YBCO的實驗”中,樣品要經(jīng)過兩次燒結的步驟是必要的。樣品在合適的溫度下燒結(935℃左右),燒結時間越長超導性能越好。
(3)經(jīng)實驗證明:樣品燒結溫度在935℃,樣品第一次燒結時間5 h,第二次燒結時間1 h制得YBCO樣品已可以達到超導態(tài),實驗中選用這個燒結溫度和時間,可極大節(jié)約樣品制備的時間和功耗。
[1] 周午縱,梁維耀.高溫超導基礎研究[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9.
[2] 張逸民,張敏.物理實驗教程[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5.
[3] 陸果,陳凱旋,薛立新.高溫超導材料特性測試裝置[J].物理實驗,2001(5):7-10.
The Research of Preparing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e Materials for YBCO by the Traditional Solid-state Reaction Technique
ZHANG Yi-min,GUO Juan,ZHAO Hui-xian,LI You-ming
(Zhengzhou university,Henan Zhengzhou 450052)
The experiments of preparing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e Materials for YBCO by the traditional solid-state reaction technique were introduced.The YBCO samples were subsequently sintered for different hours.We analyzed the treatment time influence on the YBCO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and the widthΔTc,and got the experimental process suitable sintering temperature and sintering time references
solid-state reaction technique;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e;YBCO;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
O511.3
A
1007-2934(2011)06-0001-05
201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