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蘇家屯區(qū)中心醫(yī)院(110101) 李桂珍
乳腺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婦女乳腺癌患病率占全身惡性腫瘤 8%~10%。治療乳腺癌采用以手術根治為主的綜合治療,由于手術損傷大,術后皮瓣壞死率高,主要原因是術后皮瓣下積液、積血未能及時清除,導致感染以及皮瓣壞死,并且術后會使患側肢體功能受限。因此,術后護理及傷口觀察非常重要,現(xiàn)將我院 2009年乳腺癌根治術的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 25例,均為女性,年齡 40~60歲。術后病理診斷:浸潤性導管癌 12例,腺癌 8例,單純癌 5例。
1.2 方法 均行乳腺癌根治術,術后皮瓣下放置引流管 2條,接低負壓吸引,術后胸廓予以彈性繃帶加壓包扎(優(yōu)力舒粘膠)。
25例患者中,Ⅰ期愈合 23例,其中包含皮瓣下積液 4例,傷口感染后裂開 2例,經(jīng)過處理后,能達到Ⅱ期愈合。
3.1 術前護理 1)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提高機體抵抗力。2)做好心理護理,關心、安慰患者,使患者樹立信心,解除其心理顧慮。同時介紹同室病友和此種手術的成功病例,鼓勵患者多溝通,減少其孤獨感。并且說明此種手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身體缺陷,同時能得到家人的支持及關心。并介紹術后如何配合護理。3)手術前日做好手術區(qū)皮膚準備,如需植皮,應備好供皮區(qū)皮膚,備皮時操作仔細,避免割傷,尤其是腋窩部。手術前日晚沐浴更衣。4)術前 12小時禁食,術前 6小時禁水。保證良好的睡眠,根據(jù)患者的需要,在手術前日晚可口服安定 10mg,若患者失眠可注射安定 10mg。術前30分鐘常規(guī)應用鎮(zhèn)靜劑及控制呼吸道分泌物的藥物。
3.2 術后護理
3.2.1 術后呼吸的觀察及護理 由于術后胸廓使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優(yōu)力舒),患者會覺得有壓迫感,感覺不適,呼吸費力。應向患者說明使用加壓包扎的原因及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及信任。如出現(xiàn)呼吸極度費力,伴氣促氣急,有可能是由于包扎過緊,此時需報告醫(yī)生給予相應處理,同時指導患者放松情緒,做有效深呼吸動作。
3.2.2 皮膚護理 臨床很多患者出現(xiàn)對粘性彈性繃帶過敏癥狀,出現(xiàn)瘙癢,甚至起水皰。需向醫(yī)生匯報,適當抗過敏治療,指導患者免用手抓癢,防止皮膚破損造成感染。如出現(xiàn)嚴重水皰,需在無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粘性繃帶瘢痕需及時清洗干凈(用松節(jié)油)。
3.2.3 引流管護理 乳腺癌根治術損傷面積大,術后積血、積液多,無論術中止血如何徹底,有效引流都是防止皮瓣下積液的關鍵,術后用“Y”管連接 2條皮下引流管,按時使用低負壓吸引機吸引。引流管需用別針固定妥當,防止脫落。每次使用低負壓機吸引后,需用止血鉗夾緊引流管,以防負壓吸引力突然消失。手術后 2~3天,引流液為紅色,逐漸變淡紅色。引流量一般 100~250mL/d,逐漸減少到20~100mL/d時,改用負壓引流袋放置引流 1~2天,檢查傷口愈合后,皮下無積液,即可拔除引流管,引流管放置時間平均 5~6天。
3.2.4 術后減輕患側肢體水腫 由于使用加壓包扎,而致影響患側肢體血液循環(huán)功能,導致患肢水腫,在護理過程中,觀察患側肢體指端血運及水腫非常重要,并且應抬高患肢 30°,可減輕水腫發(fā)生,促進血液循環(huán)。
3.2.5 術后患側肢體功能鍛煉的方法及步驟 第 1~2天做伸指、握拳、屈腕動作。第 3~4天做屈肘運動。第 5~7天練習患側手掌撓雙側肩及同側耳廓。第 8天做肩部運動。第 9~12天可抬高患側上肢,做手指爬墻運動。第 13~14天練習將患側手掌置頸后,開始時低頭位,逐漸達抬頭挺胸位,然后繼續(xù)練習上肢旋轉、后伸、輕度擴胸運動。第 15天以后每天 2次做功能鍛煉操,觀察患者患側肢體活動的耐受力及進展情況,并說明活動肢體重要性,取得患者積極配合,一般 10~12個月能恢復正?;顒?。3.2.6飲食指導 麻醉完全清醒后如無惡心、嘔吐,可進溫涼全流食,如牛奶、魚湯等,這些食物含蛋白質較高,有利于傷口愈合,宜少量多食。術后 1~2天可進半流食,多吃含維生素豐富的蔬菜、水果。忌高脂肪飲食。
保持樂觀心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散步、舞蹈、打太極等增強免疫力。加強營養(yǎng),宜食用高蛋白 、高熱量 、高維生素類食物,如牛奶 、魚 、蝦 、蛋 、瘦肉類,多食芹菜、菠菜、胡蘿卜,忌食高脂飲食,如肥肉、動物內臟等。術后 3個月內不宜在患側肢體測血壓、靜脈穿刺,避免皮膚破損,避免用患側上肢提拉、搬動過重物品。每月在月經(jīng)后 7~10天進行健側乳房檢查。方法:取坐位或直立位,健側上肢自然下垂,對側手平觸乳房有無腫塊,若擠壓乳頭,有分泌物流出,觸摸腋下有硬結或腫塊,應及時就診。遵照醫(yī)囑堅持化療或放療術后 2~3年每 3個月復查1次,以后每 6個月復查 1次,5年內避免妊娠。繼續(xù)堅持患肢的功能鍛煉特別是手指爬墻運動,可使上肢及肩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逐漸恢復正常。患者還可在日常生活中制定提、拉、抬、舉物體的各種負重鍛煉,以增強患側上肢的力量,使其功能完全恢復正常。注意避免過度疲勞,應循序漸進,適可而止。但不可停止練習。
乳腺癌根治術后使用胸部彈性加壓包扎,接低壓負壓吸引,能減少創(chuàng)面積液,并且擠壓手術殘腔內的積液、積血,借助重力及吸引作用,使?jié)B液順利吸引出來,不過其不利之處是:包扎松緊程度難以掌握,過緊則患者感覺不適,胸廓運動嚴重受限,呼吸費力,嚴重者出現(xiàn)胸悶、氣促、氣急、呼吸困難,需及時報告醫(yī)生,給予相應處理。過松不能完全擠出創(chuàng)面積血、積液,從而導致皮瓣下積血、積液,致皮瓣壞死。使用低負壓吸引機吸引,能減少此并發(fā)癥發(fā)生,降低皮瓣壞死率,從而縮短住院時間,若出現(xiàn)皮下積液,需在無菌技術操作下抽吸盡皮下積液,使其達到Ⅰ級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