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東
(哈爾濱體育學院,黑龍江省 哈爾濱 150008)
淺談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對田徑運動文化的傳承作用
姜 東
(哈爾濱體育學院,黑龍江省 哈爾濱 150008)
為了更好地在全世界發(fā)展田徑運動,2000年國際田聯(lián)和德國田聯(lián)共同推出了“少兒(趣味)田徑”這一田徑運動的新形式,目前在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教育機構中已被廣泛采用,成為當前最權威、最科學、最系統(tǒng)的少兒體育教育活動方案。我國于2008年開始進行試點逐步在全國小學推廣這一田徑運動新形式。全國首期開展此運動的是省市重點學校并已經達到近百所。本文將簡要介紹少兒(趣味)田徑項目并簡要論述其對我國田徑運動文化的傳承起到的作用。
少兒(趣味)田徑; 田徑運動文化;傳承
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athletics in the world, in 2000 the IAAF and the German Athletic Federation jointly launched the "kids (fun) -athletics" this new form of athletics. The current form of this movement in Europe and America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s the most authoritative and most scientific, most systems children's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 of activities. Our country started pilot projects in 2008 primary schools in the country to promote the gradual movement of this new form of track and field. China have launched the first phase of this campaign is focus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schools and has reached nearly one hundred Laboratory schools.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introduce "kids (fun) -athletics", and briefly discuss its China Track and Field to play the role of cultural inheritage.
Key words: Kids(fun)athletics; Track and field sports culture; Inheritance
CLC number: G80-05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2808(2011)01-0027-03
目前,隨著中小學體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傳統(tǒng)的項目教學已經不適合中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學校體育教學中,有“運動之母”美譽的田徑運動項目正面臨著許多挑戰(zhàn):有些田徑運動項目動作技術過于復雜;難以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容易發(fā)生安全問題;對場地的要求難以得到滿足;競賽規(guī)則過于嚴厲;難以讓所有的孩子獲得成就感。田徑運動的教學是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為了使更多的孩子重新回到田徑場,讓他們跑起來、跳起來,重新喜歡田徑運動,增加田徑運動的基礎人口,提高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必須采用一種新式田徑運動改變傳統(tǒng)田徑項目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少兒田徑應運而生。
1.1 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由來
“少兒(趣味)田徑”最早起源于德國,英文名稱為“fun-athletics”即趣味田徑,它主要是針對兒童(8~13歲)的心理、生理特點而設計的一套具有娛樂性、趣味性的田徑活動形式,且有相適配的成套器械。經反復論證,國際田聯(lián)決定將這一運動形式稍加規(guī)范后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又稱“少兒田徑kidsathletics”)。
1.2 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內容
(1)跑類:障礙跑接力、小回旋跑接力、一級方程式跑、耐力跑。(2)跳躍類:撐桿跳遠、跳繩、蛙跳、十字跳、跑梯。(3)投擲類:投準、少兒標槍擲遠、后拋投擲、旋轉側手投擲。少兒田徑運動每一個項目對學生的靈敏度、速度、控制力等都有訓練,在所有方面少兒田徑運動都是為了滿足小學生們的需要而量身定做的。少兒田徑運動的組織活動和比賽項目能使孩子在任何地方(體育場、公園、健身房以及任何可能的運動場地)參與一些基本的活動:短跑、耐力跑、跳躍、投擲。
1.3 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器械
少兒田徑運動所采用的器械是由德國講師Mr.Dieter Massin研制的,少兒田徑器械具有的特點是:趣味性、便捷性、安全性、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實用性。少兒田徑器械包括:紅、綠、藍相嵌的塑料泡沫跨欄、撐桿跳桿及撐桿、趣味標槍、橡膠制作的柔軟彩色鐵餅、折疊長墊、十字跳墊、趣味繩套、標志桿和座、充氣實心球及接力環(huán)、標有巨大數(shù)字的米尺等20多個種類,涉及到田徑運動中跑、跳、投等所有項目。這些五顏六色、耳目一新的體育器械,新穎刺激的競技運動,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孩子們的運動和參與的積極性。一般采用教學和比賽兩種形式。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一起參加訓練或者比賽,最后取得的成績也是以團體計分。
2.1 田徑運動文化簡介
視體育為一種文化,是近幾年來體育理論界討論的熱點問題。體育作為人類的實踐活動,是人類維持、增強和改造自身技能、形態(tài)的科學實踐,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田徑運動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類體育運動的基礎,它既是體育文化的一部分,又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田徑運動文化是指田徑運動在形成、傳播和發(fā)展過程中,對社會發(fā)展、人的價值觀、行為方式以及與田徑有關的物質表現(xiàn)形式影響的總和。它分為三類:(1)觀念文化:主要指田徑運動對人的價值觀、社會行為的影響以及與之相關的文化藝術活動;(2)關系文化:主要指人們在田徑文化的創(chuàng)造、占有或享受過程中所結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為維護這些關系而建成或制定的、充分體現(xiàn)這些關系的社會組織形式,如田徑協(xié)會、田徑俱樂部等;(3)物質文化,主要是指田徑運動在比賽場館、運動裝備、宣傳標志等物質文化設施,以及商品、紀念品等方面所產生的文化形態(tài)。在田徑運動文化三種表現(xiàn)形式中,觀念文化是凝聚于物質文化和關系文化上的,居于文化結構中的核心層次。
2.2 傳承田徑運動文化的必要性
田徑運動是體育運動的一個重要組部分,那么田徑運動必然存在田徑運動文化。根據(jù)體育文化的概念,可以推斷廣義的田徑運動文化應包含精神文化(田徑運動觀念、意識、思想、言語等)和物質文化(田徑運動場地和器材等)。在無形之中已經開始了對田徑運動文化的繼承與傳播,但是對田徑運動文化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還很少見。對田徑運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能增進人們對田徑運動的了解,擴大人民群眾對田徑運動的參與程度,有利于田徑運動的市場化,傳承文化已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由之路,田徑運動是體育運動的基礎,它對其它項目的發(fā)展起著積極作用,因此對田徑運動文化的傳承,不僅有利于田徑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還有利于整個體育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3 少兒(趣味)田徑對田徑運動文化的傳承作用
田徑運動是一種社會文化現(xiàn)象,是人類文化系統(tǒng)中的一個子系統(tǒng)或分支,田徑運動文化的核心是人的發(fā)展,那么少兒田徑運動文化的核心就是兒童少年的發(fā)展。
第一,從田徑運動的認識方面來看,少兒田徑的運動規(guī)則簡單易懂,動作也易被掌握,因此易被少兒接受并喜愛。它的開展可以使孩子們初步認識了解田徑各個項目,并且對田徑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有利于田徑運動的啟蒙教育。
第二,從田徑運動的情感方面來看,通過色彩鮮艷、安全性高的少兒田徑器材,兒童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練習和比賽親身體驗到田徑運動的樂趣,使他們樂在其中、寓煉于樂,從而培養(yǎng)孩子們以后積極主動從事田徑運動,喜愛這一項目。
第三,從田徑運動的價值方面來看,按其作用的范圍分為生理價值、心理價值和社會價值三個方面。生理方面表現(xiàn)為可以有效地促進少年兒童的身體發(fā)育和身體各項機能的完善。心理方面可表現(xiàn)為促進少兒心理健康培養(yǎng)穩(wěn)定的心理情緒和情感;社會方面具體表現(xiàn)能夠培養(yǎng)孩子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精神,培養(yǎng)孩子的集體主義感。
第四,從田徑運動的理想方面來看,少兒田徑運動的開展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熱愛田徑運動的心理和從事田徑運動愿望,從而為田徑運動積累后備人才。
第五,從田徑運動的道德方面來看,少兒田徑運動的組織形式豐富多彩,多以比賽競爭、團隊參與的形式進行,并具有體育游戲的某些特點。因此,可以激起少兒爭強好勝的心理,使他們在為集體榮譽而戰(zhàn)的過程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同時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田徑體育規(guī)則的初步認識和了解,培養(yǎng)孩子不傷對手,公平競爭,遵守規(guī)則、尊重裁判的精神。
第六,從田徑運動的物質條件方面來看,少兒田徑運動使用專用的器材,安全性好、色彩艷麗、大多由塑料或泡沫做成,成本低廉,同時也不受場地的限制只要有塊空地就可以進行,很適合學校體育教學的開展。
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是田徑運動的組成部分,是一種新式的田徑運動形式。它傳承了田徑運動文化的人文精神,可以加深少年兒童對田徑運動的初步認識有利于田徑運動的啟蒙教育,拉近少兒與田徑運動的感情;隨著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不斷開展和傳播,田徑運動的生理價值、心理價值、社會價值在孩子身上得到彰顯,可以有效地培育孩子身體機能、情緒情感、社會交往等方面更好的發(fā)展;少兒(趣味)田徑運動通過集體合作而獲得的成功,是田徑運動中集體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因此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同時傳承了田徑運動文化的集體主義精神。田徑運動文化的核心是人的發(fā)展,少兒(趣味)田徑運動文化的核心就是兒童少年的發(fā)展。少兒(趣味)田徑運動項目能夠體現(xiàn)人本教育思想,是面向學生未來的生活化教育;發(fā)展基礎體能的獨特教育價值得到有效彰顯;培養(yǎng)了田徑人口、保障了田徑運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是豐富校園文化、建設校本特色課程的創(chuàng)新舉措。
[1] 樊 偉.淺論趣味田徑[J].體育師友, 2009, (4): 55.
[2]李志靖.對北京市部分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少兒田徑運動”教學的的實踐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學位論文, 2007.
[3]焦現(xiàn)偉,尚曉華.將趣味田徑引入初中體育課的實驗研究及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報, 2006, (11): 105-107.
[4]鄒 師,張永軍.趣味體育的創(chuàng)編原則與方法[J].中國學校體育, 1997, (4): 21-23.
[5]季 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37-140.
[6]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2004: 193-195.
[7]寇憲學,李北玉.對開發(fā)兒童少年田徑業(yè)余訓練內容的一些新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06, (4): 138-140.
Discusses Kids (fun) -Atheletics Meet to the Track and Field Meet Culture Inheritance Function
JIANG Dong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arbin 150008, Heilongjiang China)
G80-05
A
1008-2808(2011)01-0027-03
2009-12-23;
2010-05-18
姜 東(1976-),女,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田徑教學訓練的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