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靜
(1.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體育部 成都 610225)
高校攀巖體育課程安全保障芻議*
周 靜1
(1.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體育部 成都 610225)
針對高校實施攀巖體育課程所面臨的安全隱患,對學生體育活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狀況的調(diào)查,尋找攀巖課程的安全性依據(jù),并提出確保高校攀巖體育課程安全實施的對策及措施。
攀巖體育課程;運動損傷;安全保障;對策
攀巖運動是當前流行的極限運動中的一個項目[1]。高校攀巖體育課程以其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和形式,獨特的風格,較強的思想性、趣味性,集健身、娛樂等為一體的活動方式深受大學生的喜愛。但由于攀巖運動的項目特點,開展攀巖運動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做好攀巖課程學生的安全保障對于確保高校攀巖課程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jù)調(diào)查,學校體育活動過程中學生遭遇運動損傷的機率最高為校外體育活動,校內(nèi)體育課上受傷比例最小。由于校外體育活動缺乏有效的組織指導,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時安全缺乏保障,體育課由于有教師的指導和保護,比較而言,學生受傷的機會最少。而攀巖課程教學開展一般均在室內(nèi)巖壁進行,同其它體育課一樣,具備嚴格的教學管理規(guī)范,學生受傷的機會更少。
就目前學生廣泛參與的運動項目來看,遭遇運動損傷主要集中在籃球、足球、田徑、體操、游泳和武術(shù)等項目上。譬如球類運動,由于參與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一個目標物上,拼搶激烈且有對抗性。運動過程中往往忘記自身所處的危險環(huán)境,與對方身體激烈碰撞或摔倒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因而球類運動導致學生受傷的情況也比較多[2]。基于攀巖運動的競技特點,攀爬練習及對抗競賽不涉及身體的接觸和激烈的碰撞,并且在攀巖課程學習中有嚴格的操作要求,因而攀巖項目不屬于易造成學生受傷的項目。
發(fā)生運動損傷的種類主要有關(guān)節(jié)扭傷、挫傷、擦傷、肌肉拉傷和骨折這幾類,不同性別、運動水平及健康狀況的學生,在參加同一項目運動時,發(fā)生的損傷有類似之處。攀巖課程在日常教學中須注意對大學生運動負荷和量的把握,根據(jù)攀巖運動的特征,其力量耐力的練習應遵循以有氧耐力為主,無氧耐力為輔的原則[3]。最好選擇動作熟悉且強度適中的路線進行練習,按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方式為宜,并且強調(diào)放松練習必要性和針對性,根據(jù)教學任務、階段、課程單元、學生特點,有意識地選擇練習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以上運動損傷。
引起運動損傷的主要動作有扭拉、跌倒、沖撞、踢傷,這在足球、籃球運動中最為常見,攀巖運動同樣有上述現(xiàn)象的發(fā)生,任何不規(guī)范的動作都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所以,在攀巖課程教學過程中,務必使學生牢固樹立嚴格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規(guī)范基本技術(shù),學會保護與幫助,發(fā)揚體育道德,養(yǎng)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在體育課中,不僅教師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同時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學生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我們教師不僅要在課前加強教育,還要在課中隨時、及時進行教育。對于一些安全上的隱患應及時地讓學生知道,促使學生形成高度的安全意識,防止安全事故發(fā)生。學生的體育安全意識需要教師經(jīng)常不斷地灌輸和提醒,包括體育教師有責任向?qū)W生傳授體育鍛煉時如何預防運動創(chuàng)傷和發(fā)生運動創(chuàng)傷后正確的急救方法。攀巖運動有“巖壁上的芭蕾”之美譽[4],但攀巖課程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則,教師在攀巖課中應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安全的基礎上設置教學內(nèi)容、組織教學活動及教學評價。
高校實施攀巖課程教學,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要合理的、有預見性和針對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攀巖課程學習中過程負荷與量的把握,平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身體狀態(tài)的監(jiān)控,科學設置教學內(nèi)容、合理安排教學進程,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去要求并引導教育學生。一方面,務必做到定位準確,有的放矢,切合普通學生這一教學對象,根據(jù)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以及教學過程中的運動量;另一方面,學生之間有較大差異,教師應區(qū)別對待。在教學目標與要求方面應有所不同,爭取做到“一人一個要求、一人一個目標”。攀巖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不能在某個方面為了尋求突破,而忽視了學生的能力,應該遵循體育教學的規(guī)律,關(guān)注學生發(fā)展從低到高、從慢到快、從簡單到復雜這樣一個過程。教學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盡量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情況,降低學生從事攀爬練習時受傷的風險。
采取嚴謹?shù)慕虒W方法和嚴格的課堂教學管理對于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是必不可少的。在攀巖體育課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及教學管理的好壞不僅會影響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注意力集中度,而且與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guān)。譬如:自選線路練習時人不要站得太擠;器械練習時,要反復強調(diào)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驟后才能進行練習,保證練習有序進行,確保攀巖教學中最基本的安全。再則,教師上課組織要嚴密,學生分組活動前,一定要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做好各種安全保護措施。教師在輔導某一小組的同時,應留心其他小組的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有危險舉動時,應及時制止。必須指出的是:體驗和參與是攀巖課程的靈魂[5],攀巖課堂總是一派活躍的場景,但絕不能出現(xiàn)混亂的局面,學生必須嚴格服從任課教師的安排,嚴格按照教師傳授方法進行操作,不得超越教師安排的練習內(nèi)容。這樣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組織教學要體現(xiàn)教學的層次及節(jié)奏,教學秩序活而不亂,層次鮮明、秩序井然。高校實施攀巖課程,須著力提高教師的教學駕馭能力,即包含教師對攀巖課堂教學的安全駕馭能力。
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是獨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較差,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在體育教學中必須向?qū)W生強調(diào)活動中的自我保護問題,攀爬實踐給了學生一個充分挑戰(zhàn)自我、釋放自我的空間。與此同時,自我保護意識及相關(guān)技能應成為學生攀巖課程學習的自然組成部分。據(jù)了解,國內(nèi)不少開設攀巖課程的高校,保護技術(shù)被列入攀巖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部分,并在課程考核中占一定比例。因此教師必須落實好保護措施,并親自進行保護,不得放任自流,以免造成傷害事故。
場地器材的準備是最基本的安全預防,也是引發(fā)安全事故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在上課前教師必須仔細做好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學校有關(guān)部門聯(lián)系,必須課前消除事故隱患,方可進行組織教學,做到防患于未然。據(jù)調(diào)查,各高校攀巖場地均采取封閉式管理,根據(jù)教學、訓練、群體活動需要定時開放,未經(jīng)許可和履行有關(guān)手續(xù)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高校實施攀巖課程,務必加強對練習場地內(nèi)的運動設施安全檢查和日常維護,其中對如保護床墊、放松練習器械等輔助性保護設施的檢查同樣不可忽視。
攀巖課程教學同其它體育課程一樣,在上課時,任課教師應具備敬業(yè)、愛崗精神,必須堅守工作崗位,要有高度的工作責任心和責任感,不得擅自離開教學活動場地。尤其在學生分組練習過程中,教師不能脫崗,不能讓學生在失去教師指導的情況下獨自活動。在攀巖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熟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以便合理安排體育教學內(nèi)容,防止因體育教學安排不當而導致病癥出現(xiàn),引發(fā)事故。另外,結(jié)合攀巖運動項目的特點,教師需要掌握一些相關(guān)運動醫(yī)學常識和簡單處理方法,如韌帶拉傷、軟組織損傷、脫臼、急性損傷、低血糖等情況的應急處理。這樣遇到問題知道在第一時間里采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急救處理或治療,減少和防止事故發(fā)生。
總之,對于攀巖課程教學中所面臨的各種安全問題,學校和教師都應以一種客觀的態(tài)度去看待;以積極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確的、合理的、科學的方法來避免和處理,這樣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就不會成為高校開展攀巖課程教學的阻力,相反會更好地促進高校攀巖課程教學的發(fā)展。
1 萬江.大學體育[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 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4版
3 曹建民,張健.攀巖運動[J].北京:中國學校體育,2002,(2):46-47
4 文燁.大學體育教育與健康[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1版
5 周靜.成都市高校開展攀巖課程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度碩士學位論文
Study on Security of Rock Climbing Course in Universities
ZHOU Jing
(P.E.Department for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610225)
Regarding security risksof Rock climbing course in university,according to Sports Injury Investigation among students during sport activities,this study provides the basis on security of the Rock climbing course,furthermore,put forward to countermeasures that woul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ecurity of the Rock climbing course in university.
rock climbing courses;sport injuries;security;strategy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校選科研項目,編號:CRF201050,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體育社會科學)課題,編號:TY0921。
周靜(1974-),女,四川廣元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