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友兵,祝建華,周 斌
(衢州市公路管理處,浙江 衢州 324000)
浙江省農(nóng)村公路里程長,等級低,分布散,抗水毀能力差,每年受臺風和強降雨影響,農(nóng)村公路水毀損失嚴重,水毀損失約占全省公路水毀損失的80%以上。而農(nóng)村公路中的鄉(xiāng)道、村道的養(yǎng)護人員大多是非專業(yè)技術人員,專業(yè)素質低,公路水毀發(fā)生時,他們大多束手無策。
為了提高一線農(nóng)村公路特別是鄉(xiāng)、村道管理人員和養(yǎng)護工人的技術水平和專業(yè)素質,有必要對農(nóng)村公路水毀防治方法進行搜集、整理,編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適用性強的農(nóng)村公路水毀防治口訣,便于他們理解、掌握。
從農(nóng)村公路水毀預防、搶通、修復三個層面編制了水毀防治口訣。
保公路不受毀,公路沿線須治水;
盤山路沿溪線,水毀防治有重點;
防為主治為輔,保障公路不受阻;
重預防查能力,3至6年要評定;
查隱患排險情,預防工作要先行。
溝涵堵河道淤,公路必受山洪欺;
清溝涵疏河道,汛期來前要做好。
坡不穩(wěn)路受損,沿路到處土石滾;
穩(wěn)邊坡清浮石,植樹種草最有利。
擋墻倒路受危,洪水到來路基毀;
強擋墻固坡腳,補強措施要高效。
基礎空結構險,運營安全無保障;
拋石籠填基礎,破損結構早修補。
堆積物易漂流,汛期橋涵勤導流;
及時清適時擋,確保水流走得暢。
汛期來烏云蓋,抓緊備好土石袋;
暴雨降洪水至,啟動預案須重視;
立警示貼告示,能否通行人人知;
先干線后支線,搶通修復步步前。
設管涵重疏通,水通路通車流通;
引排水修滑塌,截流排水不能落。
擋墻倒涵洞摧,邊坡滑塌處處危;
拋石籠壘土袋,保障基礎無災害。
清塌方補缺口,搶通公路車可走;
修滑塌通邊溝,搬巖減重清塌方。
打木樁拋石塊,路基搶通要盡快;
填砂礫?;A,路基填料須夯實。
拋石籠防沖刷,橋涵安全要保證;
架鋼橋修便道,安全措施不可少。
泥石流危害大,毀橋毀路毀村莊;
治松土堵裂縫,繞導攔改綜合防。
汛前防汛中搶,毀壞以后及時想;
恢路況提抗力,修復原則應遵守:
山區(qū)路材料貴,就地取材最實惠;
先調查后設計,水毀成因要摸細;
先整體后局部,修復方案要穩(wěn)固。
看水勢查水路,順勢修建構筑物;
做導流設丁壩,順其水勢再防護。
查山洪測匯水,沿溝設置截排水;
修溝渠鋪溝底,引水引到山坡底。
治邊坡先排水,土體積水坡摧毀;
看土質理坡面,植物錨噴均方便。
挖基礎砌擋墻,嵌入巖層最堅強;
護擋墻要固腳,灌漿打孔不可少。
選好料填路基,分層碾壓須夯實;
鋪面層處基層,路基強度要能承。
修橋涵搶進度,保質保量不可誤。
修復經(jīng)驗應推廣:
山洪急水量大,管涵直徑可放大。
涵洞莫放沖溝底,除非上下有排體。
回頭彎多水毀,外側邊坡易沖毀;
內邊溝要寬深,彎道外側砌擋堤。
為了使口訣更容易理解、記憶,筆者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口訣進行詳細解釋說明。受篇幅的限制,下面就對每篇口訣舉例進行說明。
農(nóng)村公路水毀預防必須貫徹 “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預防是積極主動、專營的措施,治理是被動的、有針對性的局部措施,兩者相輔相成,密切配合。堅持 “治路要先治水”的原則,根據(jù)技術要求和實際經(jīng)驗,結合具體地形地貌情況,通過科學分析,順應水勢,因勢利導,綜合治理水路,協(xié)調好公路和水路的關系,消除或減小導致農(nóng)村公路水毀的因素,增強農(nóng)村公路自身設施的耐久性和抗災能力。
(1)溝、涵的檢查與防治
汛期到來前應仔細檢查邊溝、盲溝、跌水、截水溝等排水系統(tǒng)是否暢通 ,并及時清除堵塞物,如圖1所示。
圖1 邊溝的檢查和清堵
(2)河道的檢查與防治
洪水暴發(fā)時,河道的淤積、漂浮物等雜物都會對橋梁、沿河擋土墻、沿河路基邊坡產(chǎn)生強烈的沖刷作用,而擁堵物會擠壓河床,造成水位急劇上升,加大了公路水毀的可能性。因此,汛期到來前,需清理河道的淤積物、漂浮物、擁堵物。
(3)邊坡的檢查與防治
邊坡的排水不暢、坡面的防護缺失、坡腳的防護缺陷都會造成邊坡的坍塌、滑坡等病害,因此在汛期到來前,應該對存在水毀隱患的邊坡坡頂、坡腳設溝排水、坡面進行防護、坡腳實行防沖刷加固等措施。
(4)擋土墻的檢查與防治
擋土墻是邊坡、路基穩(wěn)定的重要構筑物,汛期來臨前必須對擋土墻的裂縫、損壞狀況進行排查,并進行防治性修復。
(5)路面的檢查與防治
路面坑槽,路肩雜物堆積都會對路面排水產(chǎn)生阻礙,造成路面水毀,因此,汛期來臨前,要對路面坑槽等病害進行檢查與預防性治理。
(6)橋梁、構造物的排查與防治
水流對橋梁墩臺、墩臺基礎、涵洞、丁壩、順壩、導流堤等構造物都會造成水毀隱患,因此,必須對構造物進行汛期前排查損壞情況和預防性治理。
農(nóng)村公路水毀搶通的準備工作必須做到位,暴雨到來前,應該先準備好相應的砂石、土袋等材料,配備清理、運輸塌方的機械設備,同時需要專人值班。山洪暴發(fā)時,應該組織人員巡視,發(fā)現(xiàn)公路阻斷時,迅速上報,啟動預案,同時采用廣播、電視、通告等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
農(nóng)村公路搶通應該采取科學的方法,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先搶通干線后搶通支線,先搶通后修復,修復與提高相結合的原則。搶通的程序一般為:設立警示標志→清理公路→調查檢測→綜合確定治理方案→工程設計→組織實施→核查驗收。搶通時的方案和使用的材料應盡量為下一步修復考慮,以減少修復時的經(jīng)費。
(1)備料
汛期到來前,必須配備好土、石、砂袋、挖掘機、運輸車等搶通設備,以備暴雨、山洪造成公路阻斷時能及時搶通。
(2)涵洞水毀搶通
涵洞堵塞、涵洞進出口、涵洞墻體及八字墻的水毀損壞應及時搶通,以免造成公路損毀而阻斷交通。
(3)邊坡水毀搶通
邊坡水毀,造成路基損壞,公路阻斷,應及時清除塌方,砌筑擋土墻,盡早恢復通車。
(4)擋墻水毀搶通
擋土墻水毀,影響路基或邊坡的穩(wěn)定性,因此,山洪沖毀擋土墻時,要及時搶通好。
(5)路基水毀搶通
路基部分水毀,甚至路基沖斷,車輛都將無法通行,應立警示告知危險,盡可能先保暢通,再搶通和修復。
(6)路面漫水搶通
路面漫水,及時在路肩處壘土袋,暫時阻止洪水漫路,同時排除路面積水,確保公路暢通。
(7)橋梁水毀搶通
橋梁墩臺、錐坡的沖刷、橋梁沖毀都會導致交通阻斷,因此,山洪爆發(fā)時,必須對橋梁墩臺、基礎、錐坡等部位加強沖刷防護,對水毀的橋梁,應及時搭建便橋,先保暢通再進行修復或重建,如圖2所示。
圖2 橋梁中斷后的搶通
“順應水勢、因勢利導”和 “因地制宜”是農(nóng)村公路水毀修復設計的原則。首先從整體上把握,提高技術標準,抬高線位,修改線形,再從局部上對損壞部位具體進行修復;在認真總結經(jīng)驗,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水毀病害要認真加以分析,找出水毀的真正原因,從而在修復過程中避免類似問題的發(fā)生。對水毀修復方案要多方比選,找出最合理的綜合方案,防止災害的重生,利于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和出行;對于形成災害的洪水及造成工程水毀的頂沖水流,應采取 “順其性、挫其峰、分其流、調其向、穩(wěn)其流”等措施3。水毀修復應遵循公路工程施工技術規(guī)范;沿溪路段:可疏浚河床淤塞、消減水能、加深基礎、加固擋墻、抬高路基;越嶺路段:應注重排水、保護植被、加強上下邊坡防護、改善公路生態(tài)環(huán)境。
(1)溝渠水毀修復
邊溝、截水溝等排水設施損壞,應及時采取漿砌溝渠,砂漿鋪底防沖刷。
(2)邊坡水毀修復
邊坡的修復,應該根據(jù)土質的具體情況,采取砌筑擋土墻、植樹種草、錨噴支護等方式進行修復加固。
(3)擋土墻水毀修復
對路肩擋土墻、山坡?lián)跬翂?、沿河擋土墻的嚴重損壞部分,應盡可能采取拆除重新砌筑,并根據(jù)河床沖刷情況,采取石籠或拋石防護。
(4)路基水毀修復
路基沖毀的修復,根據(jù)具體情況,砌筑擋土墻,選擇透水性好的材料,回填路基,充分壓實后,重鋪基層和面層,如圖3所示。
圖3 路基水毀修復
(5)路面水毀修復
路面水毀的修復,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河道進行整治,清理破損路面,處置基層,重新鋪筑面層。
(6)橋涵構造物水毀修復
橋涵的修復,應該提高其過水能力,在經(jīng)濟許可的條件下,可以采取廢棄舊橋,抬高線位,增設孔道,擴大孔徑的方式修復;對局部損壞的橋涵,采用重新漿砌筑,拋石或石籠進行加固的修復方式。
農(nóng)村公路水毀防治經(jīng)驗的總結及推廣對提高廣大一線農(nóng)村公路養(yǎng)分護工作水平,積極、科學、有效、全面地防治公路水毀,充分保障農(nóng)村公路基礎設施的完好和暢通,減少因公路水毀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1]JTG H10-2009,公路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S].
[2]浙江省公路管理局.公路水毀防治[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3]馬煒東.試談公路水毀防治ABC[EB/OL].(2010-11-06)[2011-04-15].http://www.dlyh.ibicn.com/news/d9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