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毛 編
飯后齋中獨坐,好友忽臨,約往外游。乃束裝偕往,蓋月下泛舟也。舟次池中,舉目四眺,則亭亭獨立,不蔓不枝。微風吹來搖曳波中者,凌波仙子也。而月影星光,益輔其美,殊可樂也!余以良宵美夕,人生難再,故至夜闌興盡,始搖舟而歸,并攜蓮一枝,置諸瓶內(nèi),以驅(qū)塵俗。歸而記之。
(廣東番禺三區(qū)南田小學 江炳崧)
“人們都在討嫌你呢!少啰唆幾句不好嗎?”
“這是我要說的話,這是我要唱的歌呀!我怎能因為人家的嫌惡而不開腔呢?”
“那么,你為什么不把你的嗓音改變改變呢?”
“朋友,我敢賭咒!你一定看錯了人——我是全身一色的烏鴉,并不是綠毛紅嘴的鸚鵡呀!”
(六年級 楊守芳)
爾小蟲來自草澤,棲于帷簿,隱于堂室,伺人不備吮其膏血,爾有何功,爾有何德?
尼山之至圣而僅享太牢,王者之尊嚴而僅為鼎食。爾乃享萬物之至靈,以堂室為棲息,吾今檄爾自昭其功、自陳其德,如不吾答,則是終無其功、終無其德而過享如此。吾將搗爾窟宅,炙爾肉骨,殲爾子孫,使萬世永永殄滅,否則天壤間何地不容。
爾其遠吾居、避吾室、翱翔乎空闊,吾亦不爾責。
此檄。
(佚名)
同是治病也,同是治病而不收醫(yī)藥費也,何以不稱醫(yī)院而獨故異其名稱之曰“紅十字會”哉?蓋紅十字會者,不獨醫(yī)病人于平時且能救傷兵于戰(zhàn)地。夫戰(zhàn)爭苦事也亦危事也,故與戰(zhàn)者非病即傷,難免不測之禍。設(shè)無紅十字會以救護其間,則人之死于非命者不可勝計矣。彼服務會中者,竟不惜犧牲,投身于槍林彈雨之中,冒萬險而救人,則其功豈可與醫(yī)院同日而語耶。
(佚名)
民國二十二年,七月五日。余正伏案潛修,忽聞屋宇有軋軋之聲。因出戶視之,則見樹木傾斜,花草搖動,溪水有洶涌之狀,墻垣有簸動之形。吾方驚詫,覺地面簸蕩,若乘舟而涉波濤者。噫!奇異哉,非地震歟?因思夫震撼之大,時間之久,為前所未有者。不數(shù)日,友人告余曰,前日地震,茂縣以上之大山崩頹,壓死人民不可勝數(shù),岷江上流為之壅塞。
余因之有感焉。吾人處此安全之地而不受地震之災,豈非吾人之幸福乎?雖然,中華四面受敵,外人協(xié)以謀我,國勢飄搖,較地震尤烈,吾人不得狃于目前之安全而忘土崩瓦解之危險也!
(四川郫縣縣立第四小學 李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