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趙文元
三農情懷赤子心
——記北京市植物保護站副站長鄭建秋
本刊記者 趙文元
古人云:“三十年曰一世,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在植保領域奮戰(zhàn)近三十年的鄭建秋被京郊農民親切的稱為“病蟲大王”,他卻說:“我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樸實無華。”
29年來,為解決郊區(qū)蔬菜病蟲技術難題,鄭建秋先后主持北京市農業(yè)招標、政府購買服務、科技支持計劃、技術攻關、政府折子工程等重大項目16項,一般項目30多項,參加國家科技、推廣項目4項。先后引進、研究和開發(fā)出在國內推廣應用的新技術和新產品120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各類成果獎29項,其中:獲國家成果獎2項;部市科技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豐收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推廣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2項;全國金橋一等獎1項,市金橋一等獎3項。出版著作12部,著大型工具書一部,拍攝病、蟲、草防治錄像片和技術光盤20余套,發(fā)表論文或技術文章70余篇,協(xié)助CCTV和BTV等媒體制作科技教育節(jié)目60多期,培訓北京市和外省市各級技術人員約15萬人。申報國家專利50余項,40多項已獲授權,其中發(fā)明專利15項,2010年14項技術參加“中國移動G3杯”暨第五屆北京發(fā)明創(chuàng)新大賽,獲銀獎1項、CCTV創(chuàng)新無限獎1項、優(yōu)秀發(fā)明獎12項。
1983年,鄭建秋畢業(yè)分配到北京市植保站,當時領導安排給他的工作是做蔬菜植保,但當時的他卻連保護地、蔬菜怎么種都不知道,病蟲更是一種都不認識,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鄭建秋主動申請到郊區(qū)最基層蹲點三年,摸情況、查病蟲、做試驗。
針對當時蔬菜病蟲無人研究,求教無門,國內外始終缺乏病蟲鑒別與防治指導工具書,而生產中病蟲種類繁多,損失慘重,技術人員不認識病蟲,農民盲目防治,濫用農藥和違章防治十分嚴重,蔬菜中毒事件時有發(fā)生。鄭建秋20年如一日,調查鑒定蔬菜病蟲1800多種,調查、收集病蟲一手資料,親自培養(yǎng)、觀察,顯微描繪病菌圖,安排防治試驗,研究防治技術,經9年艱苦寫作,總結、整理近20年技術資料與經驗,終于撰著完成《現代蔬菜病蟲鑒別與防治手冊》(全彩版)大型工具書的正式出版,填補了領域空白?!妒謨浴钒?40多種蔬菜、13種食用菌的病蟲1320多種,從幾萬張照片中精選出3600多張高質量病蟲照片,親手顯微描繪病菌墨線圖400多幅,版面文字約210萬字,5位院士和多位著名專家對《手冊》出版論證給予了極高評價。
2004年,《手冊》被選為植保領域“奧運會”——“第十五屆國際植物保護大會”組委會獻禮作品,國內外參會專家都認為該書是世界上植保領域最好的一本工具書。國際植物病理學會秘書長Dr. Greg Johnson,在國際植物病理學會官方網站新聞簡報2011年第一期上做了專題推薦,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秘書長唐文華教授得此消息,特地打電話向鄭建秋祝賀,說他為中國植病界增了光,以前從沒有中國人在國際植物病理學會新聞簡報上出現,他為中國人感到高興和驕傲。
目前《現代蔬菜病蟲鑒別與防治手冊》是植保領域價格最高、內容最全、質量最好、評價最高的全彩色工具書,可以說是世界之最。因為它的價值,2004年出版后出現大量盜版印刷,專家引用、借用遍及全國,農資店把《手冊》當作指導農民的工具書,基層櫥窗、掛圖、展版處處借用《手冊》內容?;?0年心血出版這本大型工具書,盡管給鄭建秋的身體留下了病根,但打破了日本工具書長期壟斷病蟲領域的局面,為國人增了光,鄭建秋打心眼兒里高興,無論是通過合法購買還是非法盜版,病蟲鑒別防控知識得到了快速廣泛傳播,《手冊》在我國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因為肩負著太多的期待和關切,才有著不信東風喚不回的豪情。針對郊區(qū)長期依賴農藥防治,普遍使用落后噴霧器,嚴重跑、冒、滴、漏,功效低、強度高、效果差,農民配藥缺乏精準量具,隨意對藥,形成嚴重浪費和污染,鄭建秋堅持外聯合作,指導多個企業(yè)設計研發(fā)出了雙光雷達自控害蟲誘殺燈、太陽能自控殺蟲燈、菇蠅蚊專用誘殺燈、小菜蛾性誘捕器、腳拉穩(wěn)壓噴霧器、精準施藥系列配套量具、自控臭氧消毒常溫煙霧施藥機、太陽能臭氧農業(yè)垃圾處理站等,這些產品為我國目前最先用于防治農業(yè)病蟲的新技術專利產品。
經應用驗證,兩種殺蟲燈對天敵殺傷少,能耗低,覆蓋面積大,大面積節(jié)省農藥近50%,部分地區(qū)減少2/3用藥,在郊區(qū)已經推廣應用30多萬畝。小菜蛾性誘捕器經濟簡便,解決了長期以來引發(fā)我國蔬菜農藥殘留超標、毒菜事件和出口退貨最多、藥劑最難防治也最易產生抗藥性重要害蟲小菜蛾無公害防治問題。
自2003年以來,京郊幾乎所有生產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區(qū)廣泛使用,北京市涉及小菜蛾內容的各類政府采購或非采購項目都作為核心技術推廣;南方凡生產出口蔬菜和農殘檢測嚴格地區(qū)普遍采用;國內多家性誘劑生產廠家仿制生產,防治園林害蟲隨處可見,蘋果、梨、桃等每年數百萬畝使用。據防治小菜蛾效果調查,輕發(fā)生年可以全部免除人工施藥,一般節(jié)省農藥40~70%。
鄭建秋設計的精準施藥系列配套量具填補了我國空白,簡便實用,深受農民歡迎,該技術產品通過CCTV-7宣傳,得到農民的廣泛認可。2005~2008連續(xù)四年作為“北京市控制農業(yè)面源污染綜合技術示范應用”,2007~2009年度“北京市安全新型農藥及藥械推廣與蔬菜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和2009、2010、2011年“北運河流域減少農藥用量控制農業(yè)面源污染”項目的核心技術產品全面補貼推廣,使用它可減少農藥用量50%左右。
自控臭氧消毒常溫煙霧施藥機,經歷了15年五代改進升級,性能不斷優(yōu)化完善,曾獲國家五部委頒發(fā)“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2003ED600026)”。五代產品將臭氧棚室表面、空氣、土壤消
科毒和常溫煙霧施藥功能集成一體,電動行走,一鍵操作,智能控制,滿足了不同長度棚室自動均勻施藥要求,已獲多項國家專利。這套機具可廣泛用于設施、茶園,畜禽、衛(wèi)生防疫和食用菌生產等。2004~2008年被北京市科委、市農委列為重點項目技術,2006、2007、2008年列為“北京市減少農藥化肥用量,控制農業(yè)面源污染”核心技術,2007~2009年列為“北京市安全新型農藥及藥械推廣與蔬菜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政府補貼產品。2009、2010、2011年列為北京市政府折子工程“北運河流域減少農藥用量控制農業(yè)面源污染技術示范”核心技術,累計推廣300多臺套,較常規(guī)施藥節(jié)省農藥30%~40%,節(jié)水近30倍,還避免了高強度人工施藥。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鄭建秋將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傾注在植??萍际聵I(yè)上,他深信:比海洋更寬廣的是藍天,比天空更廣博的是胸懷!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孜孜以求的事業(yè)。憑借著這樣矢志不渝的信念,參加工作以來,鄭建秋多次被評為“北京市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北京市先進科普工作者”;2000年先后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01年先后獲“茅以升科學技術獎北京青年科技獎提名獎”、“首都先進農業(yè)科技工作者”和“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學、技術、管理專家”稱號;2003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獲京郊農村經濟發(fā)展“十佳科技工作者”;2007年被評為首都“城鄉(xiāng)攜手迎奧運 共建文明京郊行”先進個人;2008年被科技部評為“科技奧運先進工作者”;2010年被北京市委評為“北京市群眾心目中的好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