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文科、村長
藏地拍鳥那些不能不說的感受
tHe feelings of pHotograpHing birds in tibetan
撰文、攝影/文科、村長
第一次去西藏,第一次到高原拍鳥,第一次感受高原反應,然而,很值,因為西藏有大美!
西藏海拔較高,沿途上的風光有著另一番的神韻!
到西藏去,感受這里的山,感受這里的水,感受這里的人文,感受這里的鳥類。只要一踏上這片神奇的土地,一定會讓你忘乎所以。
王安石曾說:“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p>
鳥網里有好多人去過西藏,包括軍長、自由人、三只眼、穗穗紅等,江村長就去過兩次。
西藏,對于鳥類愛好者來說,無不是一種莫大的吸引:冬季,西藏的鳥類很多,這里有中國的特有鳥種,也有很多稀有鳥類,此次西藏之行最大的收獲,就是拍到了黑鷴。
到西藏去,其實就是一種挑戰(zhàn)!這次與江村長同行,收獲不小,共拍到鳥類80余種,個人新鳥種70多,雖然多為記錄版,但是很開心。這里只談一些個人的感受,與朋友們共享。
西藏鳥類生存狀態(tài):西藏的愛鳥環(huán)境非常好,藏民有一個好傳統(tǒng),不打鳥,不傷鳥,不吃鳥。這里的鳥類不是很怕人,它們自由自在地往來穿梭,特別是斑頭雁,可以成群結隊地在居民區(qū)周圍覓食,無人打擾。
拍鳥:大凡第一次去西藏,應該見鳥就拍,說不定拍到的就是你沒見過的新種。一是在途中,道路兩側隨時可以見到各種鳥,因此車不要開得太快,只要發(fā)現鳥就立即停下來拍。二是到達拍攝地點時,最好能找到有水源的地方“守株待兔”,一上午拍到10余種鳥是不成問題的,但不能天天守在一處,沒拍好可以再來。三是在路邊或鳥類經常出沒的地方等候“鳥浪”,一般在上午或臨近傍晚時鳥類最活躍,中午就可以休息了。
衣·食:冬季去西藏要做好自身的防護。一是西藏早晚溫差較大,要帶好足夠的衣帽;有時需要起早,由于溫度較低,在這里穿多少都不過分;帽子最好能遮擋臉部,防止紫外線直接照射;衣帽穿戴不要艷麗。二是要準備好足夠的食物和水,盡量少食多餐;由于氣候較干燥,要隨時喝水,有時喝上一口水最好慢慢咽下,以防口舌干燥。
高原反應:高原反應并不可怕,關鍵要有心理準備。高原反應的主要特征:一是動作稍快,氣喘吁吁,感覺呼吸比較困難;二是心動過速,心跳得讓你六神無主;三是血壓升高;四是頭痛。
克服高原反應的有效辦法:一是到拉薩后,不要急于行動,反應強烈者最好在賓館休息24小時以上,待身體適應后再安排日?;顒?。二是出現高原反應后不要立即吸氧,因為這個過程是必須要經過的,用村長的辦法就是“挺”,度過難關就好了,實在頭痛或心動過速就吃藥,如去痛片、速效救心丸等,還真好用。三是備好氧氣,以防意外,實在挺不住時,就吸一罐氧,緩解一下。在決定去西藏前,沒有任何的心理準備,加之我堅持急于趕路,在拉薩只做短暫的停留,馬上就出發(fā)了,并且途中見鳥就拍,活動量增大,還要翻越海拔5,200多米的高山,出現高原反應純屬正常,但兩天的路程一咬牙也就挺過來了。到了樟木就如同進了天然氧吧一般,一切都恢復了正常,在那里待了幾天,回程時“高反”全無。
路線選擇:到西藏拍鳥或觀鳥,要事先選擇好路線,到鳥類相對較多的地方去,如果是10天左右的行程,最好先到樟木去。樟木,古稱“塔覺嘎布”,藏語總為“鄰近的口岸”,樟木鎮(zhèn)坐落在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地區(qū)的聶木拉縣,是茶馬古道一條重要的分支延長線。它東南西三面與尼泊爾接壤,海拔2,300米,距拉薩736公里,距加德滿都120公里。冬季,這里的鳥類很多。到樟木最好按兩天的行程走,中途可以住在日喀則,因為沿途上可以邊走、邊拍、邊看。途中,還可以欣賞到羊湖、寧金康桑冰川、喜馬拉雅山,并有機會看到巖羊、藏野驢等動物。回到拉薩后,再去雄色寺拍藏馬雞、藏雪雞、高原山鶉等鳥類,這時候身體就已經完全適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