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成祥
他為礦工雕像傳神
□ 王成祥
楊治華的文學作品:中篇小說集《礦長的上午》(陜西旅游出版社.2003)、散文集《走馬千秋雪》(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在陜西的作家群中,大家都知道楊治華是以創(chuàng)作煤礦題材小說而躋身文壇的“煤”字號作家。在他發(fā)表和出版的約百萬字的文學作品中,寫煤礦的占了絕大部分。其中中篇小說《礦長的上午》在北京《陽光》文學期刊發(fā)表后,產生了全國性的強烈反響,并同畢淑敏、屠岸等文壇名家一起獲得該刊首屆“陽光文學獎”之小說獎。因為這個原因,他又與著名作家賈平凹等人一起被授予陜西省文聯(lián)第二屆“德藝雙馨優(yōu)秀文藝工作者”榮譽稱號,成為陜西煤炭系統(tǒng)唯一獲此殊榮的人。他還被陜西省文聯(lián)、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吸收為會員,當選為中國煤礦作家協(xié)會理事。
生活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源泉。楊治華的人生道路很是坎坷,下鄉(xiāng)插隊落戶,當放映電影的合同工,煤礦井下挖煤,如此等等,豐富多彩又備嘗艱辛。他曾經動情地說:“盡管自己經歷較廣,但什么事也比不上在煤礦下井令人刻骨銘心,這種經歷已不是一般的生活感受,而是非同尋常的生命體驗?!边@就是他如此鐘情于寫作煤礦小說的原因所在。正如古文學論《毛詩序》言:“詩者,志之所至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楊治華致力于煤礦文學創(chuàng)作,除諳熟生活的緣故,還有著難能可貴的理性追求。就像他在陜西省作協(xié)會員大會上所說:“展示煤礦的斑斕生活,描述礦工的工作及生存狀況,抒寫礦工的美好心靈,已不應是一般的對生活的摹寫,更應該以義不容辭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打造飽蘸血汗、飽含深情的無愧于礦工奉獻業(yè)績的傳神之作,使礦工的偉大奉獻精神為世人所感知、所敬重,也使礦工兄弟從中受到鼓舞和慰藉。如果說梁曉聲是為知青群體而生,我應該就是為煤礦而生?!?/p>
一個個漫漫長夜,留下了他奮筆疾書的動人身影,一篇篇泛著煤香的作品相繼完成并不時發(fā)表于報刊。特別是1997年以后的幾年間,他形成了自己創(chuàng)作生涯中的“波爾金諾之秋”,《中國煤礦文藝》《陽光》《中國煤炭報》《陜西日報》《群眾藝術》等許多報刊都留下了他的作品印跡。一時間,楊治華成了陜西省煤炭職工中文學創(chuàng)作的耀眼新星,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也受到文壇的關注?!蛾柟狻菲诳B續(xù)刊發(fā)了數(shù)篇關于他和他的作品的評論文章,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特別指定他在會員大會上就如何創(chuàng)作《礦長的上午》進行了經驗介紹。2003年,30萬字的煤礦題材中篇小說集《礦長的上午》由陜西旅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被認為又填補了陜西文壇的一項空白,他的“煤”字號特色也更加顯著。2008年,楊治華30萬字的散文集《走馬千秋雪》被銅川市列入文化強市精品工程,并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該書以獨特的視角和見解,熱情謳歌了煤礦工人的光輝業(yè)績,抒寫了祖國的歷史文化和壯麗山河,進一步展示了作者橫溢的才華和豐厚的學識,贏得了讀者的好評。
閱讀楊治華的煤礦生活小說,會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感覺,那就是他的作品澎湃著大海般的激情,即對礦山、對礦工的熱愛之情。他用現(xiàn)實主義的凝重之筆,描述礦工的命運,抒寫礦工的愛情,歌頌礦工的業(yè)績,傳揚礦工的精神……《那礦那路那葡萄架》中能干又命運多舛的勞模南老嘎,《美麗的遭遇》中的天鳳,“我”、俊彥、肥猴、藝人等個性張揚、愛憎分明的礦山青年,《戲迷人生》和《第二次軍禮》中身具軍人與礦工鐵與火一般意志品質的“秦腔迷”、梁國棟等一批退伍兵,以及《礦長的上午》中為企業(yè)擺脫困境日理萬機的礦長許宏文和“位卑未敢忘憂企”的農民協(xié)議工秦大威……他們被楊治華一支靈動的筆刻畫得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組成了一組栩栩如生的礦工雕像。
(作者單位:陜西煤業(yè)化工集團陜西煤炭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