邇半坡
2011年8月,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戰(zhàn)火紛飛,有一位中國女孩扛起攝像機沖向槍林彈雨的前線。不久前,她和其他三十多名外國記者,被圍困在阿齊齊亞兵營附近的里克索斯酒店,缺水斷電長達數(shù)天,門外槍聲不絕于耳,處境十分危險。
1986年,她出生在江蘇省太湖之濱的無錫市。在父親眼中,她小時候體質瘦弱,但極其堅強勇敢,頗像個男孩子,小學五年級時,她曾做過一次至今都讓家人感覺后怕的壯舉。
那是一個星期天,她約好兩名女同學一起去練跆拳道,回來時走在路上,突然被路邊躥出的兩名三十多歲的女子攔住了去路,威脅她們把身上的零花錢都交出來。兩名女同學見此情景,一時被嚇傻了,只好把錢交了出來。這時,只見她面不改色心不跳,慢慢將書包從肩膀上褪下,趁要錢女子心神恍惚之時,猛地用書包砸向女子頭部,大喊一聲:“快跑!”書包上的鋼片把那名女子砸得鮮血直流。兩名女同學也在她的指揮下得以逃脫。
還有一次冒險經(jīng)歷充滿傳奇色彩。那時她上大學三年級,五一長假懷揣600元錢,單獨一人去內(nèi)蒙古大草原進行了一次生存體驗。一天中午,父親突然接到電話,她告訴父親成功抵達內(nèi)蒙古。其實,父親后來才知道,那時的她在大草原已迷路多時,又累又餓,隨身攜帶的水壺里的水只剩下一點點。就要快支撐不住時,突然有一家小旅館映入眼簾,她直奔過去,憑借出色的溝通能力和當?shù)厝私簧狭伺笥?。更為完美的結局是,她乘坐當?shù)劓?zhèn)長的小車,風風光光游覽了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風景。
2009年7月,她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阿拉伯語專業(yè),即被當時半島電視臺駐北京辦事處看中,成為一名主持人,其間采訪過蘇丹外交部長及駐中國大使館大使等名人,在央視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慶典現(xiàn)場,擔當起阿拉伯語女主播。
2011年7月初的一天,本在 準備去新疆采訪的她,聽說欄目組急需一名女記者前往利比亞。得到消息,愛冒險的她主動請纓,立刻向領導提出申請。申請很快被批準,一向孝順的她害怕父母擔心,瞞著所有人僅給父親發(fā)去一條短信,聲稱要去新疆出差,暫時不能聯(lián)系。幾天后,遠在無錫的親戚從電視新聞中看到她去了利比亞的身影,才知道他當了一名戰(zhàn)地記者。
利比亞局勢戰(zhàn)事連連,日趨白熱化。2011年8月24日,一個意外消息打破了所有人的寧靜生活,在利比亞政府軍陣營內(nèi)報道的三十多名外國記者,包括五名中國記者,她是其中之一,他們頭戴鋼盔,身穿防彈衣,被困在酒店內(nèi)斷水斷電已長達六天之久,處境十分危險。這天晚上,經(jīng)過多方努力,他們才得以被營救釋放。隨后,央視國際新聞中心負責人致電她的父親,對她的戰(zhàn)地報道給予高度評價。
她就是現(xiàn)年25歲的無錫女孩馮韻嫻,也是此次派往利比亞的五名戰(zhàn)地記者中,最年輕的一位,被媒體譽為優(yōu)雅從容的美女記者和執(zhí)著勇敢的“戰(zhàn)地玫瑰”。
我們不禁滿懷敬意和頓悟。山,不是障;水,不是障;威脅,不是障;人生,不是障;迷路,不是障;戰(zhàn)火,也不是障……還有什么能阻擋我們跋山涉水,征服巔峰的挑戰(zhàn)呢?生命之所以強大,人生之所以崇高,正是我們擁有不畏山高水深,追求成就夢想的勇氣。
因為,只有抵達高山之巔,深入奮斗前沿,才能領悟到世界上什么是最清的風,什么是最透的景。
(圖/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