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玲 廣東培正學院英語教育中心
《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的教學任務設計
劉愛玲 廣東培正學院英語教育中心
本文介紹了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概念特征以及任務框架,并對《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的教學任務設計進行了闡述,還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設計出一些符合實際的教學任務。從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出,運用好任務型語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任務型語言教學;任務真實性;交際活動;聽說能力
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簡稱TBLT)是建立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基礎上的一個具有重要影響的語言教學模式,它反映了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英語教育的最新成果, 是“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最新發(fā)展,也是目前國際上外語教學界廣泛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由上海交通大學鄭樹棠教授主編的《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版)正是順應了教學改革的潮流, 以新大綱為指導, 把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放在首位, 體現(xiàn)了一種以應用為本, 聽說讀寫多位一體的教材設計理念?!缎乱曇按髮W英語視聽說教程》把學習者個人的生活經歷作為課堂學習的主要資源,力圖將課堂內的語言學習與課堂外的語言活動結合起來,具有目的性、主體性、交際性、合作性和真實性等基本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運用好任務型語言教學方法,將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所謂任務型語言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動力和動機,以完成任務的過程為學習過程,以展示任務成果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教學的成就”(豐玉芳, 唐曉巖, 2004: 35)。教師根據特定的教學目的而設計出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活動完成學習任務,最終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
Nunan對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主要特點進行了很好的歸納。
1.“任務型教學”強調學習者通過使用目的語進行交互活動,進而掌握語言交流的實際能力。
2“任務型教學”要求將真實的社會活動中的語篇引入課堂的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的情景之中
3“任務型教學”要求為學習者在教學環(huán)境中提供更多的使用目的語的機會和相應的素材,有效地接觸目的語才有可能使學習者在完成語言“任務”中提高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
4“任務型教學”更加提倡將學習者個人的經歷與語言交流結合起來,并把這種經歷看作是課堂學習的重要成分。
5“任務型教學”試圖將課堂語言活動與課外語言激活聯(lián)系起來(曾艷, 黃明奎,2008: 240)。
總之, 任務型語言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營造語言的運用氛圍和文化環(huán)境, 建立和諧的師生平等的關系。這不僅正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也是實施素質教育所需的條件。
任務框架設計是實現(xiàn)任務教學理念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指導性的意義。Willis,Skehan 和Nunan先后根據自己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任務教學框架。為了更清楚地展示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下面我們將重點討論Ellis (2003:24)的任務框架設計。
任務前階段的教學活動是Ellis教學框架設計的重點,他認為任務前的教學活動對完成任務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如果學生了解任務的目的、完成任務的方式以及意識到親身體驗任務的價值,將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參與動機和任務的完成。
任務中階段教師面臨兩種選擇:任務履行方式選擇(task performance options)和任務過程中的選擇(process options)。任務履行方式選擇指的是為任務設定的具體條件,時間是完成任務的重要因素之一。規(guī)定了任務完成的時間就意味著語言表達的準確度受到制約,而流暢度得到保證。任務過程中的選擇主要指在完成交際任務過程中對語言表述方式的具體選擇,任務會話語篇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經歷、對具體任務的理解和任務過程中的相互協(xié)作和意義協(xié)商。
任務后階段的活動主要有三個目的:提供練習的機會(Repeat performance);鼓勵學習者對任務完成方式進行反思(Reflecting on the task);提高學習者對語言形式的關注(Focusing on form)。重復任務能幫助學習者表達更為流暢,也能起到增加任務難度的目的。學習者可以選擇公開報告或表演的方式,這兩種形式都有利于他們關注語言表達的準確度,對增加語言形式的難度也有一定的作用 (李萍,2009:201-202)。
《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第二版)共4冊,每冊10個單元,各單元安排統(tǒng)一,分為Focus,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Listening & Speaking 及Homework?!堵犝f教程》與《讀寫教程》是緊密結合的,所以每單元題材都與主題相關。教材涉及的題材有語言、文化、習俗、科學、信息、倫理、社會焦點等。題材比較廣泛,信息量大。它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突出合作性和交際性,通過各種形式的任務,全面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因此它的教學任務具有目的性、主體性、交際性、合作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姜淼,2009: 156)。
1 目的性
《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的任務設計都有明確的目的,即培養(yǎng)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社會語言能力、語篇分析能力和策略能力。每個單元的Focus部分對該單元的聽力內容、會話技巧以及口語訓練的重點都做了很好的闡述。
2 主體性
根據建構主義的理論,學習者應從自身的經驗背景出發(fā),建構對客觀事物的主觀理解和意義,學生個人的發(fā)展是教學的中心?!缎乱曇按髮W英語視聽說教程》的語料和語境豐富多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并與他人分享,不僅自己學到知識,也使他人受益匪淺。
3 交際性
《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設計的任務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際活動很相似,是學生日常交際過程的再現(xiàn),對于提高學生的交際素質和交際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4 合作性
《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的合作性貫穿教程的每個部分。如以上所說的情景對話、英文話劇都必須通過學生的合作才能完成。通過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可以使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5 真實性
任務型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真實性?!缎乱曇按髮W英語視聽說教程》所選取的內容都是貼近學生生活的,適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能力,如友誼、誠信、死亡等。
1 生動有趣的課前導入
1)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的開放式問題(open-answered questions)
開放式問題是課前導入的主要形式,通過設計一些與課文主題相關、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可以調動他們的思維,使之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下面是兩個例子。
2)聽歌看視頻資料談感受
關于歌曲,在第2冊的Unit 5中,我們引入了英文版的《童年》—Days on my Past。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學生欣賞完歌曲后,設計一些填單詞或者短語的活動,也可以讓學生歸納里面一共提到多少青少年的問題。關于視頻資料,除了教材本身配有相關的光碟外,教師可以從Internet上獲取更多的資源。如上第1冊的unit7前教師可以播放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趙承熙制造槍殺案之前寄給電臺的視頻資料,然后讓學生發(fā)表他們對槍支問題的看法??傊?,如果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益進步,它對聽力課堂的作用越來越大。
3)形式多樣的課件展示
在上課之前,教師也可以通過把讓學生個人或者小組準備與課文主題有關的powerpoint課件。對這部分內容,教師要求學生中英對照或者全英,有圖片或者視頻資料加以輔助。學生通過精心準備的課件,不僅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而是也開拓了其他學生的視野。
2構思巧妙的課中活動
1)解決式問題(problem-solved questions)
這類問題與課前導入問題不同,它的側重點是根據對話和段落的內容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如第2冊Unit 1中由于文化的差異,跨國公司的員工班上經常遲到,第Unit 3中,跨國婚姻有時面臨父母的反對,這些都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找出解決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聽說能力。
2)課堂角色表演
如在第1冊Unit 4 Making a Good Impression,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面試的過程。在Unit 7 Guns for Trouble?中,可以設置遇到持槍搶劫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表演。在這些表演當中,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短處和長處,更好地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3)復述故事。這種練習雖然在教材中沒有出現(xiàn),但教師可以根據段落的內容,讓學生對故事進行總結。從學生的復述中,教師可以看出學生聽力的弱點在那里,有沒有抓住主要信息,故事是否完整。
4)挑錯練習。教師可以根據實際,自行設計一些錯誤的信息,檢查學生是否能否分辨出來。這種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所聽內容的印象。
3 溫故知新的課后任務
1)針鋒相對的辯論賽
辯論賽的開展要求學生有較高的語言表達能力。盡管學生表達還不夠流暢,語法和用詞還不夠規(guī)范,但比賽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獨立思想能力和合作能力。
2)緊張刺激的猜單詞活動和知識競賽
在學完一個單元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猜單詞和知識競賽活動來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教師也可以給獲勝的學生頒發(fā)點小獎品,以肯定他們的良好表現(xiàn)。
3)敏銳機智的演講比賽
在課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與課文有關的演講比賽。在學生演講完后,教師或者和其他的學生一起當評委,對選手進行提問,并為他們的表現(xiàn)打分。
4)深入生活的調查活動
要完成這項任務的話,學生首先需要設置好問題和選項,然后選擇相應的對象去做調查,并進行分析和總結。
以上是作者根據任務型教學理論為《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設計的教學任務??傊蝿招徒虒W對英語教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它以學生為中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掌握知識和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時還應注意幾個問題。在設計任務時, 要注意起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設計的任務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超出學生自身的能力。學生完成任務后要對其結果展開有效的評價。(呂京, 2010: 32) 評價要中肯,不能一味表揚和批評。同時還要搜集學生對任務的反饋,看看他們能否接受這些任務以及有什么更好的建議。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材在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教學的任務將會越來越豐富多彩,越來越體現(xiàn)時代要求。
[1]Rod, Ellis. 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4.
[2]姜淼. 淺述《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體現(xiàn)任務型語言教學法的特點[J]. 讀與寫雜志,.2009(6): 156
[3]豐玉芳, 唐曉巖. 任務型語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6): 35
[4]李萍. 任務型語言教學與任務框架設計[ J]. 大學英語. 2009(3): 201-202
[5]呂京. 英語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實施[J] . 中國教育學刊. 2010( 6) : 32
[6]曾艷,黃明奎.任務型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J]. 中國電力教育.2008 (8月上): 240
[7]鄭樹堂. 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M].北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153
劉愛玲(1980-),東南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廣東培正學院英語教育中心教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