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洪斌
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遼寧沈陽 110032
爬模施工技術在筒式結構建筑中的應用
管洪斌
中鐵九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遼寧沈陽 110032
本文通過工程實例,講述了在筒式結構體系中爬模施工的工藝特點、方法以及安全質量等方面的過程控制措施。
爬模;大模板;煙囪;筒壁
爬模是爬升模板的簡稱,它無須腳手架,可在爬升過程中完成支、拆、倒運模板等工序,主要由爬升模板、爬架和爬升設備三部分組成。在施工剪力墻體系、筒體體系和橋墩等高聳結構中是一種有效的工具。本文重點闡述爬模施工技術在筒式結構體系中的施工工藝及過程控制措施。
錦州鐵北集中供熱工程中施工的鋼筋混凝土煙囪高100米,底部內徑7.85米,筒壁厚370mm;頂部內徑2.5米,筒壁厚160 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C25,施工周期70天,整個工程中使用爬模施工未發(fā)生過任何質量及安全事故。
本工程爬模由大模板、爬升井架、平臺支架和爬升設備組成,其原理是:待筒壁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用手動葫蘆提升平臺支架到適當高度,然后利用連接平臺支架和大模板的倒鏈使大模板向上爬升,從而完成一次工作。
(1)使用手動葫蘆人工提升,減少施工機械的垂直運輸。
(2)施工簡便,可操作性強。
(3)投資小,經濟效益好,再次利用率高。
(4)模板附有操作平臺及安全護欄,施工時安全感強。
(1)大模板是由多塊薄鋼板拼接形成整體單元的筒壁外模。模板高度根據(jù)混凝土澆筑高度加100~300mm(屬于模板與下層已澆筑筒壁的搭接高度,用于模板下端的定位和固定)。模板由倒鏈連接在平臺支架的吊環(huán)上,可以人工自由提升調整。
(2)爬升井架是承重結構,隨著施工層的上升而升高。主要起到懸掛模板、爬升模板和固定模板的作用。因此,要具有一定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
圖1 筒壁爬模構造示意圖
(3)平臺支架是連接爬升井架和大模板的中間構件,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4)爬升設備是爬升模板的動力,一般采用倒鏈。選用倒鏈時要使其起升高度比實際需要起升高度大0.5~1m,以便于模板或平臺支架爬升到就位高度時,尚有一定長度的起重倒鏈可以擺動,便于就位和校正固定。
圖2 工藝流程
(1)安裝爬升井架:井架底部固定于基礎預埋螺栓,調整高差使四角水平。每次接升均用螺栓將上下兩節(jié)緊固,并定期校正以保證垂直度小于h/1000(h為爬升井架高度)。
(2)平臺支架就位,提升大模板:用手動葫蘆提升平臺支架到達操作平面位置,然后通過平臺支架上的吊環(huán)用倒鏈提升大模板到施工標高,并使之分塊就位。
(3)鋼筋綁扎后安裝大模板:在筒壁鋼筋的綁扎、間距等調整施工完畢后開始安裝大模板。安裝前要計算好筒壁的變徑收分,對正中心。然后安裝好聯(lián)結件,保證爬升模板固定后的整體性。
5.1.1 執(zhí)行標準
(1)執(zhí)行《煙囪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J78-85》、《建筑工程大模板技術規(guī)程JGJ74-2003》
(2)允許偏差
表1 允許偏差
5.1.2 質量控制
(1)模板在安裝前應涂刷脫模劑。在提升過程中,抽拔模板與收分模板之間的夾灰及時清除,模板上口附著的灰漿,在每次提升后也要即時清除。尤其要檢查下端防止漏漿的橡皮壓條是否完好。
(2)模板安裝后,其幾何中心與構筑物的中心偏差不應超過5 mm。
(3)安裝移置模板時,模板應捆緊,縫隙應堵嚴。模板的下緣,同下一節(jié)混凝土搭貼約100mm,以防漏漿或錯臺。
5.2.1 安全控制措施
(1)大模板外附的操作平臺上滿鋪跳板并設封閉式安全網。
(2)當施工到一定高度后,每隔20m應搭設一座保護棚。
(3)模板提升由鋼絲繩及葫蘆受力。為安全起見,另附設一根安全保護鋼絲繩。
(4)大模板安裝就位加固后,其吊具、鋼絲繩等均處于放松不受力狀態(tài),但不脫離。
5.2.2 施工注意事項
(1)所有電纜電線不能永久固定在平臺支架上,提升時應將臨時放在模板和平臺支架上的電器電線清除。
(2)臨時用的電線不應破皮漏電,放在井架、模頂上的電器,應有漏電保護裝置。
實踐證明,爬模技術安全可靠,可以加快工程的進度,與滑模工藝相比工序簡便,易于操作。并且成品質量好、經濟效益可觀,大大節(jié)省了機械臺班數(shù)量,是目前高聳筒式結構建筑施工中比較常用的施工裝備。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7.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