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藝程
船舶,作為水上運輸的主要工具、漂浮在水上的一個獨立建筑實體,船體空間小,貨物密集,人員集中,發(fā)生火災的幾率和危險性也大,船舶火災給船舶的財產和人員的生命安全所造成的嚴重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實踐證明,客滾船從它誕生那天起,安全問題就一直處在不斷改進完善發(fā)展的過程中??蜐L船一般載有大量乘客,承載的貨物中車輛占主體地位,車數量多并且本身帶有油箱,再加上裝載一定的貨物,給船舶帶來較大的火災隱患和安全壓力??蜐L船一旦發(fā)生火災,如果不能及時撲滅,往往會給乘客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加強客滾船的施救對策研究。
客滾船火災大多始發(fā)于車輛艙內,因此有必要將車輛艙作為火災預防的重點?;馂脑蚨喾N多樣,但主要有以下幾種:
1.1.1 港口對車載危險品檢查,上船車輛違規(guī)夾載危險物品,危險物品在一定條件下引發(fā)火災。
1.1.2 上船車輛安全狀況差,如,有的車輛燃油箱存在缺陷,上船前沒有進行隱患整改,燃油滲出后積聚在汽車艙內,汽油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達到一定極限,一旦遇到明火或火星,就會引起爆炸和火災事故。
1.1.3 船舶在航行中遇到大風浪,船體發(fā)生搖擺,由于沒有對車輛采取系固措施或系固不牢,導致車輛在艙內發(fā)生位移互相碰撞,造成油箱破裂,燃油泄漏,或因車載物品超高刮斷外露電纜,從而引起火災事故。
1.1.4 老舊船舶本身存在缺陷,設施陳舊老化,而航運企業(yè)又單純?yōu)榱俗非蠼洕б?,不注重投資進行設備更新和改造,導致電氣線路老化或機械設備喪失防爆功能,從而留下火災隱患。
1.1.5 乘客違章吸煙,而船舶工作人員巡查制度不落實,巡視不到位,沒有及時制止,造成亂丟的煙頭引燃易燃物品發(fā)生火災。
1.1.6 港口人員責任心不強,管理不嚴或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放任 “超載、超高、超重”車輛上船,人為將安全隱患放上船。
1.1.7 船舶防火結構不合理,自動探火系統(tǒng)、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滅火系統(tǒng)等消防設施老化、失修,達不到規(guī)范要求。
1.2.1 駕駛臺的行動。
(1)立即發(fā)出火警信號。
(2)停航,使著火部位處于下風方向。
(3)關閉駕駛室所有可控制的通往火區(qū)的通風。
(4)及時向附近的海事和上級部門報告,并保持通訊暢通。
(5)詳細記錄,火警發(fā)生時間、船位、火警發(fā)現者、火災的種類、施救情況等。
1.2.2 船員的行動。
所有船員在聽到火警信號后,均應按 《應變部署表》的分工,在火警發(fā)出2 min內到達指定位置,機艙應在警報發(fā)出5 min內啟動消防泵出水。
1.2.3 施救措施。
(1)向火災發(fā)現者了解情況,并對著火現場采取控制措施,在火區(qū)周圍設置隔離帶,防止蔓延。
(2)指定船員穿好防火衣并戴好呼吸器進行探火, 查明火災位置、火災性質、火勢和人員是否受到威脅等。
(3)根據現場探火了解的情況決定滅火行動。滅火戰(zhàn)術有四種:封堵火勢、防護周圍、直接撲滅和間接撲滅。在實際滅火中,往往綜合使用,滅火效果較好。
(4)滅火現場與駕駛臺保持通訊暢通,隨時將現場情況報告駕駛臺。
1.2.4 乘客管理。
由專人負責安撫乘客,維持客運秩序,并根據火災發(fā)展情況和安全需要,及時組織乘客疏散。
1.3.1 客艙火災的撲救。
(1)客運服務人員應立即利用廣播、喊話、手勢等手段,穩(wěn)定乘客情緒,維持客運秩序,迅速、有序將乘客疏散到安全地點。
(2)盡可能關閉火災區(qū)域的門、窗、防火門及通風系統(tǒng),以防止由于空氣對流導致火勢擴大。
(3)注意保護好其他區(qū)域,防止火勢蔓延,并對失火區(qū)域展開撲救。
1.3.2 車艙火災的撲救。
(1)船舶航行中發(fā)生火災,如果車艙內自動滅火系統(tǒng)能夠正常啟動并能將火滅掉,不要盲目打開艙門急于清理現場,以防引起復燃。如不能,船長應及時組織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滅火方案。在煙霧特別大影響到滅火行動的情況下,應根據需要視情況打開一個或兩個艙門進行排煙。進艙前應先斷開艙內所有電源,利用噴霧水槍掩護逐漸接近火源,用泡沫對著起火油箱進行覆蓋,用直流水對其它車輛油箱進行冷卻,同時噴射車體和裝載貨物上的明火。若汽車油箱已經爆炸,油火四處分散,必須用泡沫對甲板進行大面積覆蓋,滅掉油火后,使用水槍撲滅車輛所載貨物的火災。在滅火的同時,要注意對汽車艙壁尤其是靠近機艙的一側,用水流進行冷卻降溫,盡可能先撲救靠近機艙和生活區(qū)附近的大火。有船舶或消防船前來救援時,應先考慮轉移乘客。
(2)船舶在港口靠泊或錨泊時車艙發(fā)生火災,要立即向港口消防隊和海事部門報警,在消防隊未到達之前要積極進行自救。港口消防隊到達現場后要先弄清火情,迅速確定施救方案。
1.3.3 機艙火災的撲救。
(1)迅速關閉機艙的所有通風,組織人員進行撲救。
(2)在保障消防動力安全運行的前提下,立即停止其他發(fā)動機運轉。
(3)及時關閉油料出口閥門,對受火勢威脅的高壓氣罐,采取降壓排氣措施。
(4)使用噴霧水槍掩護人員,并噴射火源。
(5)利用水槍對火可能蔓延到的油柜、艙璧等進行冷卻。
(6)如火勢猛烈、起火點多無法直接撲滅,可進行封艙滅火,啟動固定滅火系統(tǒng),內部施放滅火劑,同時水冷周圍。但封艙前應發(fā)出信號,及時通知所有人員撤離。
1.3.4 船員房間火災的撲救。
(1)迅速關閉火災區(qū)域的舷窗、防火門,防止空氣對流及火勢蔓延。
(2)使用消防器材和消防水滅火。
(3)設置隔離區(qū)域,冷卻相鄰處所,防止火勢蔓延。
(4)包圍火災區(qū)域,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減小火勢,最后撲滅。
1.3.5 甲板火災的撲救。
(1)立即停止甲板區(qū)域作業(yè)。
(2)根據火災性質選用適合的滅火器和其它滅火器材。
(3)及時采取措施,盡可能采取隔離的方法,防止火勢蔓延。
2.1.1 可燃、易燃物多,火災荷載大。
由于船舶航行運作幾乎都是靠汽油、柴油等易燃材料驅動發(fā)動機,化工船、油輪這些船舶的儲油量少則20 t,再加上構造船體的木板及供生活和工作使用的艙室空間內艙壁、甲板、艙板采用一些如膠合板、化纖維等裝潢裝飾材料,導致火災荷載較大。
2.1.2 噸位大。
最大的如油輪高達50萬t。
2.1.3 熱傳導性能強,易形成立體火災。
船體多為鋼板、木材、木板構造,鋼板導熱性強。起火后5 min,溫度可上升到500℃~900℃,加上船體內很多通風孔洞,從而擴大火勢,形成立體火災。
2.1.4 艙室多而小,樓梯、走廊、通道狹窄,結構復雜,撲救困難。
受船體大小的局限,船舶結構比較緊湊復雜,船內通道和樓梯比較狹窄,艙室和機器設備的分布也不同,一旦發(fā)生火災,煙霧彌漫,作戰(zhàn)人員很難搞清情況,以致影響戰(zhàn)斗行動。
化工船、油輪是貨運船的一種,主要承運油品及無壓、低壓類化工產品,易發(fā)生爆炸和爆燃,撲救難度、危險性極大,且易發(fā)生溢油,造成海洋、河流大面積污染。
2.2.1 化工船、油艙火災特點。
先爆炸,后燃燒;易發(fā)生沸溢和噴濺;火勢蔓延迅速,造成鄰艙迅速燃燒。
2.2.2 撲救對策。
對船舶火災撲救,首先,應積極協(xié)調港口、碼頭、船政等有關部門,迅速成立火場指揮部,實施統(tǒng)一指揮,進行戰(zhàn)斗編程,統(tǒng)一行動。其次,在充分貫徹 “救人第一”的指導思想和遵循 “統(tǒng)一指揮,逐級指揮”的指揮原則及 “先控制,后消滅”戰(zhàn)術原則的前提下,積極做到“一控二攻三防”,即:控制蔓延,實施內攻和外攻相結合,防止爆炸,防止翻船,防止官兵中毒。采取 “疏滅結合”、“先易后難,先外后內”、“確立重點,各個擊破”、“適時破拆,直擊火點”的戰(zhàn)術方法,集中優(yōu)勢兵力。
“疏滅結合”指的是在撲救船舶火災過程中,要求消防人員采取邊滅火邊疏散貨物,邊滅火邊排除積水。這樣才能有效地縮短滅火時間,減少水漬損失,防止船體傾斜、沉船。
“先易后難,先外后內”指的是在撲救船舶火災過程中,消防人員必須先將可以輕易撲滅的火焰和在船只表面燃燒的火焰撲滅掉。這樣,既能消除火勢進一步蔓延擴大的后患,還能為下一步集中力量撲滅火勢掃清障礙,提供立足點。
“確立重點,各個擊破”指的是消防人員應根據不同的船舶類型,判定火場的重點和突破口,審時度勢,把握有利時機,在火災得到基本控制后,分片消滅。
“適時破拆,直擊火點”指的是在確定燃燒的具體部位后,在最接近著火部位的水上船側板,用氣割破拆空洞,將滅火劑直接打到火點上,消滅火勢。
化工船、油輪是貨運船只的一種,主要承運油品及無壓、低壓液體類化工產品。這類船只一旦發(fā)生火災,發(fā)生爆炸的威力大,燃燒猛烈,空船比滿載的爆炸危險和威脅更大,撲救的難度、危險性極大。國外對這類大型船只的火災,一般只救人,滅火基本上是放棄的,采取的只是監(jiān)視和一些控制性的施救措施。因為對大型油船火災依靠幾條消防船去施救,根本就是杯水車薪。而對3萬t以下的油船火災,從實踐來看實施滅火是可行的,但萬噸輪是作為在錨地和靠泊碼頭時來講的。撲救的方法是用消防船多門強大的水炮射流冷卻著火船的船體和撲滅船樓的火焰,用泡沫炮噴射著火油艙,并盡量使泡沫射入著火艙中。假如油艙火焰已被撲滅、只有機艙還在燃燒時,可采取間斷性滅火的方法,當船尾迎風、火焰竄出來時,側面用水炮打壓,直至無燃燒跡象的黑煙飄出。對溢在海面燃燒的火焰,假如潮流下方沒有港口,則讓其自行燃燒,直至熄滅,這樣既能防止溢油對下游船只的威脅,減少海洋污染,也能減少泡沫液的浪費。
如何降低火災給船舶安全帶來的威脅,首先就是要提高船員消防安全意識,加強船舶的消防應變演習,著重提高船員的滅火技術和戰(zhàn)術,保證船舶設備設施時刻處于良好的適用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