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澤蕓
自己雖然只是祖國一位普通年輕人,然而,回望走過的生命歷程,還是烙下了時代變遷的深深烙印。這種烙印一一數(shù)來會紛繁復雜。豹窺一斑,鼎嘗一臠,還是揀最最普通的電視說起吧。小小的電視,是一滴小水珠,似乎微不足道,然而卻能折射出絢麗的時代之光。
電視留在我記憶里最初的印象大概是80年代中期吧,那時人太小,記不太清,只記得全村只有一家人有一臺9英寸的電視,那是一個四四方方的小木箱,木箱前面是一塊灰白色微微鼓起的玻璃。神奇的是,這小木箱一插電,那箱子里頭就有人唱歌跳舞說話,真是稀罕呀!一到天擦黑,我就被哥哥們還有鄰居幾個大點的孩子帶著去看電視。
那家人姓劉,電視剛買回那天,他家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看新奇的人。劉家的三小子和我哥一般大,神氣得鼻子都翹天上去了。
一開始劉家人每晚都關上大門悄悄在家里放,除了親戚朋友之外一律不準進??墒牵莻€時代的電視,對于人們的吸引力是不能用一個“大”字來形容的。
放電視的時候,屋里會有微藍的光線在不停地閃爍,許多實在抵擋不住電視誘惑的人就使勁拍劉家的大門:“開一下門吧,讓我們進去看電視吧!”有膽大的甚至爬上劉家的屋檐從縫隙中往里看。后來,劉家人沒辦法,打開了大門,屋里頓時擠得水泄不通,看不上電視的人在外面急得直跳腳。
最后,只好把電視拿到外面,放在一個高桌上,所有的人帶著板凳椅子像看電影一樣,一眼望過去,黑壓壓的。許多性急的人看不見,就爬上樹杈抱著樹枝看,時間久了,手腳麻木,差點掉下來。
9寸小電視,本來就小,里面的人也不過比連環(huán)畫上的大一點,再加上圖像也不太清楚,盡是雪花點,不時要人前后左右使勁擺弄那兩根天線。遠處的人看不見圖像,就靠聽了,著急地喊,把聲兒放大點兒,放大點兒!
有陣子放《霍元甲》,還有《俠女十三妹》、《射雕英雄傳》,許多人連晚飯都顧不上吃,早早地等在劉家門前,我們這些孩子更是興奮得什么似的,晚飯算什么,只要那“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一響起,我們渾身都是勁兒。
那時候,總共也只有一二個清楚點的“臺”(頻道),不管什么節(jié)目,人們都覺得好看得不得了,一直要看到“再見”,人們才意猶未盡地起身,離開。
那時有手電筒的人家還不多,多的是“馬燈”,電視一散場,人們浩浩蕩蕩向四處散開,最遠的人要走三四里才能到家。
鄉(xiāng)村的深夜若沒有月亮,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有時我們這些孩子沒有馬燈,只好深一腳淺一腳地摸回家去,摔得胳膊膝蓋烏青破皮是常有的事,可是那跟看電視比起來,不算什么。
一年后,與我家相鄰生產(chǎn)隊一家姓唐的人家也買了一個9寸的黑白電視,離得近點的許多人就不去劉家改去唐家了。
但唐家的三個女兒很“那個”,有人去她們家里看電視,她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有時電視精彩的時候,大伙兒喝個彩或是笑笑什么的,她們開口就罵,后來許多人又舍近求遠去劉家看了。
那時正播出《西游記》和《濟公》,我們這些孩子嘴里成天就是“你挑著擔,我牽著馬”和“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那種狂熱程度,就是熱戀中的人們也難比啊。
正是農(nóng)忙時節(jié),一天哥哥和媽媽去地里勞動很晚才回來,哥哥一回來就迫不及待地帶上我出去看《濟公》,每晚播兩集,應該還剩一集的。去劉家是來不及了,我們就摸黑去附近的唐家。
來到唐家門前一看,嗬,太好了,他們家大門都沒關,電視正在放著《濟公》呢!不過只有他們家人在看。我和哥哥就靜靜地站在門外看,也沒有引起他們家人的注意。
劇情正精彩,正放到濟公喬扮的新娘子在洞房里狠狠懲治強搶民女的狗官,真帶勁,我們開心地笑了起來。笑聲使唐家二女兒看到了我們,她快步上前去,“叭”,摁掉了電視開關,然后跑回來“砰”一聲關上了大門!
我和哥哥正看得起勁,這突然的一幕讓我們措手不及,那突然關起的大門險些碰到了哥哥的鼻子。當時的我雖然只有幾歲,但還是感到面紅耳赤,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這以后,我變得不太迷戀電視,而是變得愛看書,還沒上學,哥哥書上的課文我背得比他還熟。及至上學,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端出椅子,坐個小板凳,趴在暮色里寫作業(yè)。當別的孩子成群結隊瘋玩的時候,我安安靜靜地在那里讀書,寫字。
成績自然是年年三好,經(jīng)常代表學校去鄉(xiāng)里或地區(qū)參加競賽,我的讀書沒讓父母太操心,也成了我爺爺?shù)尿湴痢?8年,我家買了一臺14英寸的“飛躍”黑白電視機,不用再摸黑去人家看了,可是我還是不太看。
過去了許多年,有時回頭想想,也許我后來不需父母管教自覺讀書這點性格的養(yǎng)成,可能與幾歲時去人家看電視吃“閉門羹”有著某種微妙的聯(lián)系,也許小小的我在潛意識中想通過自己的奮發(fā)改變被人白眼,被人瞧不起的命運。
及至后來工作、成家、養(yǎng)育女兒,這些年我們的電視也一次次地淘汰,一次次更換,17寸、21寸、29寸、46寸。
如果我們不靜下心來回想,我們會覺得我們擁有的這一切是天經(jīng)地義,順理成章。
可是,當我們帶著辯證的目光回過頭望望,再想想,我們會幡然驚嘆——這些烙印在時代車輪里的生命細節(jié),在方寸熒屏中展現(xiàn)著拍岸的時代驚濤。從“電視”這一面?zhèn)如R里看過去,生活變化之巨,已是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