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晨
近日不經(jīng)意間,在報刊上看到一幅漫畫,題目叫《下來了》。畫面很簡潔:一根長長的電話線垂下來,話筒就那么直挺挺地吊在空中,似乎是專門用來傳送領導聲音的。話筒在發(fā)著聲響,幾個人不急不慢地湊過來,準備聆聽話筒中傳來的動靜。他們的臉上并沒洋溢著熱情,看上去倒有些愁眉苦臉。這幅漫畫堪稱巧妙,留給筆者諸多思維空間,去猜想各種各樣領導“下來了”的情景:
——領導的指示下來了。這是最直觀也最容易想到的。領導工作實在太忙,一直抽不出時間到下面看看。人雖不下去,但電話要下去,無關緊要的指示要下去:我可是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給你們掛電話的,這事一定要重視,一定要抓緊,一定要落實,一定要好中求好、優(yōu)中求優(yōu),一定不要讓我失望……
——布置任務下來了。近期召開有關工作會議,為保證會議高標準、高質量地進行,機關各部門都在著手調研。因會期迫近,下去來不及了,只好讓你們辛苦了。現(xiàn)在,把調研題目告訴你們,請按照題目寫成文字材料,兩天之后送到機關來。筆和紙都準備好了嗎?來,我一條條念給你聽……
——領導要親自下來了。這是領導下來之前、比領導先行一步的打招呼。電話里會說:領導將到你們那兒調研。你們須做好準備。調研的路線、參觀的典型,事先選準、選好,提前做些“功課”,千萬馬虎不得。務必做好迎接工作,誰出面對等接待,怎么隆重接待,得有個譜兒;是否安排警車開道,由你們自己定……別舍不得花錢,應知道,花錢也是生產(chǎn)力。用于接待領導的錢不會白花。對了,一定把那幾個“老上訪”給看住,別讓他們把領導調研搞砸了……
看過這幅漫畫,筆者在凝神猜想后,有些話竟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近年來,人們總能聽到領導下基層“抓點”的消息,總能看到領導下基層調研的表現(xiàn),這些讓人心頭一喜、眼前一亮,誰不盼著這樣的好事常在?
可是,情況并非都令人樂觀。有些地方不就把某些領導下基層說成是“嚇基礎”、“吃基層”、“折騰基層”、拉架子、擺陣勢、走形式、“花拳繡腿一陣風,官僚主義耍威風”么?
實在說,少數(shù)領導下基層名為調研,實則為自己貼金,“不怕下面有意見,就怕上邊看不見”,以謀求升遷的機會。于是,盡管基層對其諸多“不應該”和“不檢點”意見不小,他們也毫不在乎。
過去,上面的領導“下來”,是“給”得多:給政策,給思想,給勇氣,給決心?,F(xiàn)如今,上面的一些領導“下來”,是“要”得多:要材料,要數(shù)字,要情況,要經(jīng)驗,甚至要吃喝、要玩樂、要前呼后擁歡迎的場面。
這樣的“下來”,心思不在群眾身上,功夫沒在解決問題上,無需了解實情,也無需聽到真話,人雖然“下來了”,可“心”依然高高在上。
這樣的“下來”,說是聯(lián)系群眾,反而脫離群眾,與群眾的距離更遠了、感情更淡了;說是增強群眾的信心,反而挫傷群眾的積極性。
這樣的“下來”,還真不如在上面待著——好讓群眾眼不見心不煩!
真希望,那吊在半空的電話筒能早日收起來,更希望領導“下來”的時候能夠帶著真心、真情,切切實實地為群眾謀些利益,重現(xiàn)干群一家、魚水情深的景象。
責任編輯:戚本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