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蓮,樓麗娟
(浙江理工大學 服裝實驗教學中心,杭州 310018)
針編織服裝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
葉海蓮,樓麗娟
(浙江理工大學 服裝實驗教學中心,杭州 310018)
通過分析針編織服裝的組織結構、成衣工藝、服用性能及外觀風格等方面與梭織服裝的差異特性,闡述了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流程,探討了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維。
針編織服裝;服裝設計;創(chuàng)新思維
針編織服裝是指直接用紗線由手工或機械編織而成的服裝[1]。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針編織服裝只是為了保暖,隨著現(xiàn)代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衣著消費更加注重舒適性和個性化,而針編織服裝可以通過紗線的變化、款式的變化、花型色彩及編織整理等諸多變化手段,緊隨流行,穿出個性,這就使得針編織服裝具有極強的時尚感和生命力,從而越來越成為服裝流行的焦點,在服裝總產量中的比例逐年加大[2]。但由于中國服裝學科和服裝教育基本以研究梭織面料服裝為主,故很少涉足針編織服裝的研究。針編織服裝因其設備的復雜性,版型技術、加工手法等設計實現(xiàn)過程都與一般梭織服裝大相徑庭。針編織服裝設計不同于梭織服裝設計之處,使光懂針織工藝不懂服裝設計或者光懂服裝設計不懂針織工藝都不容易設計出理想的服裝。針編織服裝的設計思維是要把藝術設計、時尚化設計、個性化設計與針編織工藝技術完美結合[3]。因此,研究和探討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是服裝學科及現(xiàn)代針織服裝行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本文通過分析針編織服裝的組織結構、成衣工藝、服用性能及外觀風格等方面與梭織服裝的差異特性,闡述了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流程,探討了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思維,以期為現(xiàn)代服裝設計師進行針編織服裝新產品開發(fā)及時裝化、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設計提供參考。
1.1 針編織服裝的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是針編織服裝與傳統(tǒng)梭織服裝最根本的差異。針編織服裝是由線圈穿套而成的,其組織結構主要有:平針組織(最基本的組織)、四平組織、1+1羅紋(袖口下擺、領子等)、2+2羅紋、四平空轉、集圈組織、扳花組織、畦編組織、提花組織、空花組織、毛圈組織等[2]。不同的組織結構具有不同的特性效果,對針編織服裝設計的創(chuàng)新點影響也不同。
例如,平針組織是由連續(xù)的單元線圈單向相互穿套而成,其最大特性是兩面具有不同的外觀,由于反面的圓弧比正面的圓柱對光線有較大的漫射作用,因而反面組織較正面組織陰暗,在針編織素色服裝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xiàn)象進行正反面組合的創(chuàng)新變化設計(圖1[4])。又如,羅紋組織的兩面自然狀態(tài)下顯示正面線圈的縱行,只有在拉升的情況下才能看到被遮蓋的反面線圈縱行。羅紋組織的這種特性使得織物蓬松柔軟,具有較大的彈性和橫向延伸性,因此在設計中可以表現(xiàn)凹凸的條紋外觀,利用寬窄不同的羅紋組合,產生活潑跳躍的節(jié)奏感,不同方向的線條相互穿插組合,韻律感很強。由此可見,充分了解和發(fā)掘針編織物各種組織結構的特性和肌理效果,對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極其關鍵。
圖1 組織變化的肌理效果Fig.1 Organization changing textural effect
1.2 針編織服裝的成衣工藝
針編織服裝的成衣工藝與梭織服裝完全不同。梭織服裝是通過樣板在面料上進行裁剪然后縫制而成的,而針編織服裝是由紗線直接編織成形的。在不同的針編織機械上,通過工藝變化可以生產各式各樣組織的針編織物。比如梭織面料上的豎條花紋織物可以被設計人員設計成拼接的波浪形,而在針編織服裝上可以選用波紋組織來表現(xiàn)同樣的外觀效果。另外利用針織機械在編織的過程中通過改變針床的針數(shù)來改變織物的幅寬,也可以利用密度的調解和織物組織的變化設計來實現(xiàn)造型,節(jié)省梭織服裝運用切割線或省道造型的復雜工藝。因此,針編織服裝的成衣工藝既可以豐富織物的肌理效果,又可以減少裁剪和縫制等多道加工工序,節(jié)省制作時間和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1.3 針編織服裝的服用性能
針編織服裝與梭織服裝相比,由于面料的構成方式不同,其服用性能具有梭織服裝所沒有的彈性、脫散性、卷邊性、透氣吸濕性等特性。由于針編織物是由線圈穿套而成,在受到外力作用時,線圈中的圓柱與圓弧可以發(fā)生轉移,并且轉移的尺寸比較大,外力消失后又可回復,這就表現(xiàn)出針編織服裝的拉伸性大。所以針編織服裝具有優(yōu)良的彈性與延伸性,穿著舒適、貼身合體、無束縛感,能充分顯現(xiàn)人體的曲線,又不妨礙身體的運動。而卷邊現(xiàn)象是由于線圈中彎曲線段所具有的內應力企圖使線段伸直引起的,可以將其設計在服裝的邊口處,形成獨特的花紋或分割線,使服裝獲得耳目一新的獨特創(chuàng)意感(圖2[4])。
圖2 針編織物卷邊效果Fig.2 Needle basketwork edge effect
1.4 針編織服裝的外觀風格
針編織服裝的外觀風格特性主要是柔軟舒適和隨意自然。傳統(tǒng)的針編織服裝是為了保暖,現(xiàn)代的針編織服裝可以通過紗線、款式、花型色彩及編織整理等諸多手段變化出極強時尚感和生命力的服裝。因此,在針編織服裝設計中,可以通過鮮艷的色彩、夸張的圖案等視覺效果及自然環(huán)保的選材等設計手段進行無限創(chuàng)意。
由于針編織服裝的組織結構、成衣工藝、服用性能及外觀風格等方面與梭織服裝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流程與梭織服裝完全不同。具體如下:紗線的創(chuàng)新設計→組織結構創(chuàng)新設計→款式造型創(chuàng)新設計→后整理工藝創(chuàng)新設計→裝飾效果創(chuàng)新設計→創(chuàng)新作品制作完成。
3.1 紗線的創(chuàng)新設計
針編織服裝使用的紗線種類繁多。傳統(tǒng)的紗線主要有純毛、化學纖維、棉紗線、絹絲及各種混紡紗線等。隨著紡織科學技術的進步,諸如Tencel纖維、Modal纖維、大豆蛋白纖維、珍珠蛋白纖維、竹纖維、甲殼素纖維、牛奶纖維、彩色棉、超細纖維、差別化纖維、功能纖維和智能纖維,以及高技術、綠色環(huán)保、穿著舒適的新型紗線都是針編織服裝設計的重要創(chuàng)新手段。特別是在當今社會,隨著工業(yè)化發(fā)展和物質文明的推進,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日益增強,消費者常常以穿著回收廢舊的服裝為時尚。因此,順應消費者對針編織服裝舒適性、環(huán)保性的要求,所選擇的紗線材質強調環(huán)保、舒適、柔軟、質輕和具有功能性,高檔的天然纖維與再生纖維及改性合成纖維相互融合成為首選。利用可再生資源開發(fā)新型原料進行綠色環(huán)保服裝的創(chuàng)新設計,已成為當代世界時裝發(fā)展的一種趨勢。
3.2 組織結構及編織工藝的創(chuàng)新設計
組織結構的創(chuàng)新設計是針編織服裝所特有的。由于針編織服裝是直接用紗線由手工或機械編織而成的,選擇不同的紗線、不同的針織設備進行不同的組織變化組合,對服裝的設計效果影響非常明顯。針編織服裝的編織工藝創(chuàng)新,主要是指采用不同的針編織工藝及其綜合運用從而產生創(chuàng)新設計的效果。常用的針編織工藝有橫機編織、手工編織、手工勾編等。利用各種紗線進行各種針編織,能形成各種的肌理效應:如平坦的、凹凸的、網孔的、波形的、軋花的、彩色的,具有閃光感的、絲絨感的、呢絨感的,仿裘皮、皮革的,厚重的、輕薄的,等等,可謂豐富多彩,變化萬千。并根據(jù)不同的織物風格把握好組織結構中虛與實、疏與密、露與透的關系,再加上織物本身的舒適性,如果把這些與要表現(xiàn)的服裝時尚結合在一起,必定能增添針編織服裝的藝術感染力(圖3[4])。
圖3 組織結構創(chuàng)新設計Fig.3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esign of innovation
3.3 款式造型創(chuàng)新設計
針編織服裝的款式造型設計應以簡潔、高雅為主格調。針編織服裝因其內部的線圈結構使其具有各種肌理效應,平坦的、凹凸的、縱橫條紋、網孔等,豐富多彩。針編織服裝設計中更應突出其特有的質感和優(yōu)良性能,要采用流暢的線條和簡潔的造型來強調針編織服裝特有的舒適自然性??钍阶兓灰颂珡碗s,因為任何過分夸張的設計構思及復雜繁瑣的結構手法,不但難有出人意料的效果,還會失去針編織應有的質感性能優(yōu)勢。同時應充分利用針編織物的伸縮性,在樣板設計時最大限度地減少為造型而設計的接縫、收褶、拼接等,可以利用其本身的彈性或適當運用褶皺手法的處理來適合人體曲線。所以針編織服裝的款式造型設計一般應以簡潔、高雅為主格調。為了避免因造型簡單而產生的平淡呆板感,設計時可在組織紋理、色彩、圖案、裝飾上多加以考慮,力爭出奇制勝(圖4[4])。
圖4 款式造型創(chuàng)新設計Fig.4 Style innovation design
圖5 裝飾效果創(chuàng)新設計Fig.5 Adornment effect innovative design
3.4 后整理工藝創(chuàng)新設計
針編織服裝的后整理工藝的創(chuàng)新,有利于提高其外觀質量和形成獨特的風格,從而使針編織服裝高檔化、時裝化和多樣化。常用的傳統(tǒng)后整理工藝有縮絨、拉毛、防起球、防縮、浮雕印花等。近年來,隨著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納米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后整理工藝已被功能化、智能化的創(chuàng)新整理工藝所代替。功能化整理可以使針編織服裝獲得防水、防污、防蛀、防靜電、阻燃、芳香、抗菌、抗病毒、自清潔等功能,智能化整理主要有變色、調溫、調濕等。針編織服裝的創(chuàng)新后整理工藝,能較好地滿足消費者對其服用性能的特殊需要。
3.5 裝飾效果創(chuàng)新設計
針編織服裝設計中裝飾手段的運用很重要(圖5[4])。不但可以將鑲、嵌、滾的工藝手段運用于針編織服裝的邊口和接縫處,用以增加裝飾效果;還可以用水鉆、片等小的裝飾品對簡潔的針編織服裝進行增色,也可以在素色的針編織服裝上加裝飾繩帶等,對服裝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此外還可以應用印、織、刺繡各種圖案與字母等設計效果,尤其是應用形象簡潔、節(jié)奏明快的幾何條形圖紋進行靈活拼接搭配,形成一種裝飾手段,使服裝別具一格、典雅高貴。
針編織服裝的設計不同于梭織服裝設計,設計師必須重視針編織結構對服裝設計的影響,只有在保證對針編織物的結構和性能深入了解的情況下,才能在服裝設計中對針編織物揚長避短,充分表現(xiàn)設計者的藝術性、時尚性、流行性、個性化和綠色環(huán)?;葎?chuàng)新設計構思。隨著新材料的出現(xiàn),針編織技術的發(fā)展,針編織機械種類的增多,針編織服裝可以在款式、色彩、原料上流行變化快,能使緊隨流行進行產品更新變得簡單快捷,這樣針編織服裝的設計將創(chuàng)意無限。
[1]丁希凡.針編織服裝設計與工藝[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3-4.
[2]尹艷梅.時尚毛衫設計中組織的創(chuàng)新應用[J].毛紡科技,2010(1):31-36.
[3]張正學.針織服裝設計方法研究[J].針織工業(yè),2006(4):24-26.
[4]Women's knitwear, Fall-winter, 2010-11, Fashion box[R].Italy:Published by PM Studio S.r.l, 2009: 43-71.
Study on the creative design of knitwear
YE Hai-lian, LOU Li-ju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Clothing,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The thesis studied on the difference abou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sewing process, wearability,appearance and style between knitwear and woven clothing, expatiated on innovative design process of knitwear, and discussed innovative idea of knitwear design.
Knitwear; Fashion design; Innovative idea
TS941.2
B
1001-7003(2011)02-0050-03
2010-11-01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服裝類創(chuàng)新性實驗教學項目(fzcxsy16)
葉海蓮(1964- ),女,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服裝實驗教學與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