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民 楊 鵬 梁柏清 肖景紅 袁芳麗 趙江偉
(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廣東 佛山 528000)
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建筑衛(wèi)生陶瓷的影響和對策*
劉亞民 楊 鵬 梁柏清 肖景紅 袁芳麗 趙江偉
(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廣東 佛山 528000)
主要總結了近年來世界各國對建筑衛(wèi)生陶瓷出臺的一系列合格評定程序、認證法規(guī)等,分析了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出口建筑衛(wèi)生陶瓷造成的影響,鼓勵相關企業(yè)積極面對,并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技術性貿易壁壘 建筑衛(wèi)生陶瓷 影響 對策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cluds worldwide evaluation standard procedure and qualification regulation for building ceramics and sanitary wares,and analyse the influences on export building ceramics and sanitary wares by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encourage the related company to face up to it positively.
Key words: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Building ceramics and sanitary wares;Influence;Counter measure
2010年3月24日,印度尼西亞工業(yè)部農業(yè)和化學基礎產業(yè)總局發(fā)布了“G/TBT/N/IDN/37”號通報,為了提升民族工業(yè)的競爭力、嚴格保障產品質量、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并且營造公平健全的競爭氛圍,必須對餐具、坐便器以及瓷磚等釉面陶瓷制品,執(zhí)行印度尼西亞強制性國家標準(簡稱:SNI),其中餐具標準是SNI 7275:2008,坐便器標準是SNI 03—0797—2006,瓷磚標準是SNI/ISO 13006:2010。該法令草案規(guī)定了所有國產或進口的、在本國分銷和銷售的釉面陶瓷、餐具、坐便器和瓷磚應當遵守SNI。接著孟加拉國家政府也發(fā)布新的政策規(guī)定,要求所有進口的陶瓷墻地磚,凡是于2010年1月21日之后開立信用證的必須接受孟加拉國家標準測試所(BSTI)在入境口岸的檢測,海關在收到BSTI的合格測試報告之后才會對貨物放行。孟加拉海關將根據進口的陶瓷地磚和墻磚類別進行抽樣檢測,檢測標準依據孟加拉國家陶瓷磚標準BDS ISO 13006:2006《陶瓷磚——定義、分類、特性和標記》的要求。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陶瓷產品大量的低價出口,導致國外對我國的陶瓷產業(y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越來越多。鑒于我國目前陶瓷產業(yè)發(fā)展的現狀和出口遇到的阻礙,筆者建議出口企業(yè)應積極應對,根據自身的發(fā)展情況進行相應地調整或者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便陶瓷產品能順利出口。
長期以來,我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產品物美價廉,深受國外經銷商和消費者喜愛,出口量每年都大幅增長。但是2009年全國陶瓷磚出口量為6.85億m2,較2008年6.71億m2僅增長2.15%,出口額累計為28.62億美元,較2008年27.11億美元僅增長5.54%;2009年陶瓷磚產品近5年來第一次出口沒有達到兩位數增長幅度[1]。陶瓷產業(yè)出口增長幅度減緩的原因之一就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對其造成的影響。比如厄瓜多爾、菲律賓等國家在2008年、2009年對進口建筑衛(wèi)生陶瓷磚都相繼出臺了相關法規(guī)要求,無形中限制了陶瓷的進口,使其陶瓷進口量大幅度減少。而且在國際陶瓷貿易中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增多,國際貿易摩擦增大,特別是針對瓷磚產品的案例(見表1)??傊?,各國或地區(qū)的陶瓷貿易壁壘的制定,主要還是取決于是否有利于本國或地區(qū)的陶瓷產品生產和消費。
國際上很多發(fā)達國家對衛(wèi)生陶瓷產品都有相關的認證和合格評定程序,比如歐盟的CE認證、美國的UPC、WaterSense認證,加拿大的CSA認證,澳大利亞的WaterMark、WELS認證,英國的 WRAS認證等,這些認證都是衛(wèi)生陶瓷進入中、高檔市場的通行證。據統(tǒng)計,2009年中國衛(wèi)生陶瓷產品累計出口量為4 783萬件,比2008年降低了15.48%,出口額累計為6.67億美元,比2008年降低了18.40%。出口下降的原因:一是國際市場萎縮、外幣貶值和人民幣升值;二是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在認證和合格評定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我國很多衛(wèi)生陶瓷企業(yè)沒有進入國際市場的相關認證,導致出口受阻。
表1 2009年各國或地區(qū)發(fā)布的主要陶瓷貿易政策
由于國際經濟形勢復蘇緩慢,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實施各種近似苛刻的技術標準制造貿易壁壘。目前很多國家對陶瓷進口都有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要求或者合格評定程序,并且這些合格評定程序不斷地更新或更改,陶瓷出口企業(yè)和生產企業(yè)應及時了解、積極跟進。
目前除了已經規(guī)范化的認證或合格評定外,一些國家針對陶瓷產品還陸續(xù)會有新的法規(guī)出臺。
2007年3月,沙特阿拉伯貿工部發(fā)布了新的產品符合性認證計劃(Product Conformity Programme,PCP)的符合性評估程序和指南(Comprehensive Procedures and Guidelines,CPG),其管制產品范圍包括了陶瓷。
2007年6月13日,厄瓜多爾標準委員會(INEN)發(fā)布通報,關于在厄瓜多爾共和國銷售的國內生產或進口瓷磚的技術法規(guī)草案RTE INEN 033[2]。該草案包括了合格評定檢驗、合格證明、管理程序、處罰制度等方面的內容。2008年5月19日,根據厄瓜多爾標準協會理事會第19號決議,厄瓜多爾技術法規(guī)RTE INEN 033:2008(陶瓷磚)強制執(zhí)行,并公布在2008年6月30日官方公報No.370中。該厄瓜多爾技術法規(guī)將在官方登記管理處頒布后180個工作日正式進入法律執(zhí)行階段[3]。
2007年12月菲律賓結束了就延長對進口陶瓷磚采取保障措施的正式調查。自2008年2月1日開始,菲律賓正式實施陶瓷磚的強制性標準PNS ISO13006:2007[3],同時執(zhí)行陶瓷磚進口許可證制度,即所有出口到該國的陶瓷磚必須符合PNS ISO13006:2007標準的要求,并在獲得進口許可證后才能通關進入菲律賓市場銷售。根據公共法案4109,公共法案7394,行政命令第913號,1983系列,行政命令第101號,1967系列,菲律賓工業(yè)貿易部發(fā)布了關于進口陶瓷磚符合性許可證頒發(fā)的指導手冊。
2009年7月8日,為了防止違反法規(guī)的行為,如偽造商品、錯誤存放地址申報、無產品取樣,ICC證書造假,假冒進口商,以及其他類似的行為,菲律賓貿易工業(yè)部的標準局重申要嚴格執(zhí)行2008年第5號系列指令或“BPS產品認證標志方案下關于ICC證書的頒發(fā)新的規(guī)章制度”。[4]
自2010年6月9日起,根據烏干達國家標準局第327條法令和進口清關檢查條例,烏干達國家標準局實施了烏干達出口前符合性評定項目PVoC(Pre-Export Verification of Conformity to Standards)。在PVoC項目中,烏干達國家標準局要求凡是符合烏干達標準局法令1983目錄下標準說明的進口產品需符合烏干達技術條例和標準或其他經烏干達國家標準局認可的標準。該方案的實施是為了建立與其他東非共同體國家和諧一致的質量進口檢驗機制。出口到烏干達的管控產品包括建筑衛(wèi)生陶瓷。
根據2009年2月4日及2009年5月21日發(fā)布的954/1號及4113/1號敘利亞內閣文案,自2010年9月1日起,敘利亞阿拉伯標準化和計量組織(SASMO)將實施產品符合性評定和核價及原產地驗證方案。根據該方案要求,SASMO要求所有受敘利亞產品符合性評定方案管控的產品需要在出口國接受檢驗,驗證產品是否符合敘利亞標準(SS)或其他被認可的國際標準。該符合性評定(PVoC)包括兩個程序:出口國執(zhí)行符合性證明VoC(Verification of Conformity);進口國執(zhí)行價格和原產地核準VOR(Validation Opinion Report)。根據敘利亞管制產品清單(List of the Engineering Products Subject to the Conformity Certificates Program for the Syrian Standards),出口到敘利亞的管控產品也包括建筑衛(wèi)生陶瓷。
提高產品的科技水平,實現在技術上跨越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限制。技術壁壘的本質就是國際間技術差異的具體表現。我國陶瓷企業(yè)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科技創(chuàng)新實行產業(yè)標準升級。要突破技術性貿易壁壘首先是產品必須符合標準要求。為確保投放市場的產品符合標準,生產廠家應建立產品質量控制體系。陶瓷產品除了要符合國家標準、國際標準,還應當符合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
要加強對陶瓷行業(yè)國外技術法規(guī)和標準的收集、分析和研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企業(yè)要積極參與國際和國外標準化組織的活動,了解發(fā)達國家對技術法規(guī)和標準的研究運用。了解技術法規(guī)和標準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和作用,切實提高自己對其地位的認識。在新產品的研制開發(fā)方面,要高要求、高起點,要著眼于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以高標準來打造自己的品牌。
在綠色貿易制度下,一些污染嚴重、環(huán)保技術水平落后的企業(yè),將會逐漸被淘汰。企業(yè)應采取綠色制造,在生產過程、包裝等方面達到國際綠色制造標準。
目前,發(fā)展低碳經濟作為應對氣候變化、促進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項戰(zhàn)略選擇,正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PAS 2050:2008《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guī)范》中的關于產品碳足跡的計算在各個領域都將作為采購商的一個選擇的重要依據,發(fā)展低碳產品對今后企業(yè)發(fā)展也尤為重要。
合格評定程序是檢驗產品是否符合技術法規(guī)和標準要求的重要手段,發(fā)達國家對產品的合格評定程序要求極其嚴格,并藉此構筑貿易壁壘。出口陶瓷企業(yè)一定要重視產品的合格評定程序,要強化產品認證意識,特別是涉及安全、健康、環(huán)保等指標的要求,一定要符合相應的合格評定程序要求。對于陶瓷產品而言,獲取產品認證是保證自身產品順利進入國際市場并被認可的重要途徑之一。陶瓷企業(yè)應根據自己的發(fā)展戰(zhàn)略,盡早地全面地為產品取得通行證,避免產品出口受阻。
政府主管部門首先應該加強對國外技術法規(guī)和標準的收集和研究,設置專人或者組織,快捷有效地為廣大陶瓷企業(yè)提供技術法規(guī)、標準以及合格評定程序等方面的信息服務。一是利用現代化的網絡系統(tǒng),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獲取信息資源;二是利用和國際相關機構的合作,提供該方面的相關信息給企業(yè)。同時,應該向陶瓷出口企業(yè)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撐。例如在標準解讀、檢測技術培訓等方面提供相應的支持,以幫助企業(yè)盡快獲得出口認證。
1 尹虹.我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最新發(fā)展.全國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2010(11):20~27
2 INEN.RTE INEN 033:2008,Reglamento Técnico Ecuatoriano - Baldosas Ceramicas. Ecuador.Materiales de construcción y edificación,productos minerales y cerámicos,baldosas cerámicas,2008
3 DTI-BPS.PNS ISO 13006:2007,Ceramic tiles-Definitions,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marking .Philippines;The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s Bureau of Product Standards,2007
4 劉亞民,梁柏清,袁芳麗,等.對出口厄瓜多爾陶瓷磚技術法規(guī)的研究.佛山陶瓷,2010(4):33~36
5 劉亞民,梁柏清,肖景紅,等.對出口菲律賓陶瓷磚技術法規(guī)的研究.全國性建材科技期刊——陶瓷,2010(3):53~56
Influences on Export Building Ceramics and Sanitary Wares by Technical Trade Barriers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Yamin,Yang Peng,Liang Baiqing,Xiao Jinghong,Yuan Fangli,Zhao Jiangwei(Foshan Entry-Exit Inspection & Quarantine Bureau,Guangdong,Foshan,528000)
TQ174
A
1002—2872—(2011)03—0009—03
劉亞民(1981—),男,本科;主要從事出口建筑已生陶瓷技術法規(guī)、標準、檢測方法等的研究。E-mail:fsit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