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元
五塊墊腳石
張興元
近日赴臺旅游,臺灣的導(dǎo)游小姐名叫小玉,游客們都夸她年輕漂亮。她卻坦承自己四十出頭,生她那一年爸爸正好四十五歲。有人竟問,你爸爸怎么這么晚才結(jié)婚呀?她依然坦誠相告,我爸爸是從大陸逃來的軍官,他一直盼望反攻大陸,與家人團聚,后來看到回歸無望,這才同我媽媽結(jié)了婚。那時我媽媽才十八歲,是一位原住民的姑娘。我血管里也流淌著我爸爸的血液,我也算是半拉子大陸人吧?
這番表白讓我們這些大陸來客跟這位導(dǎo)游小姐頓時親近了好多。一路上大伙兒談笑風生,一邊觀看臺灣美麗的自然風光,一邊跟小玉親熱地拉起了家常。
小玉告訴游客,1949年蔣介石從大陸帶來50萬子弟兵,還有150萬眷屬。那時候總以為很快就會返回大陸,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我爸來臺時風華正茂,滿懷救國救民的理想。然而,一年一年過去了,“反攻大陸”成了泡影。我爸直到年過不惑,才無奈地同我媽媽結(jié)了婚,但他思念家鄉(xiāng)的愿望依然很強烈。1984年,兩岸政治環(huán)境稍有寬松,我爸爸便輾轉(zhuǎn)香港,才得以返回陜西省蘭田縣——他朝思暮想的家鄉(xiāng)!
爸爸總共回家五次,每次回來都帶回一塊石頭。那時我正上中學,以為爸爸帶回來的是什么好東西,可我打開提包一看,卻是一塊極普通的石頭,在山頭上或河灘里都可以揀到。這讓我好失望?。‰m然我們不指望爸爸帶來什么珍寶,可有些好吃的好玩的東西,總可以帶一點叫我們品味一下,把玩一下吧!爸爸不顧我們的白眼,卻把這些石頭放在堂屋的貢桌上。后來也不知他跟媽媽發(fā)生了啥矛盾,媽媽一怒之下,把那五塊石頭全扔到了院子里。扔到院子里仍不解恨,媽媽又把那石頭放到門外的小路上。那時我家住的是平房,通往院門的是一條小土路。那五塊石頭散亂在路邊,便成了墊腳石了。我想爸爸一定很生氣,會趁我媽媽氣過之后再把那石頭揀回來,放到貢桌上。不,爸爸不但沒生氣,還拿起一把小鐵鏟兒,又是挖,又是刨,把那石頭擺得平平整整,安放得牢牢固固的。這樣,我出門上學,或者放學回來,都要把腳板踩到那石頭上。爸爸看著我踩在石頭上的腳板,笑嘻嘻地說,孩子,你現(xiàn)在也回老家了!我大惑不解,我身在臺灣,怎么回了老家?爸爸說,這石頭是我從家鄉(xiāng)的山坡上和河灘里特意揀回來的。你踩在家鄉(xiāng)的石頭上,等于回到了家鄉(xiāng)的山水間,這不也是回老家了嗎?我聽了這話,心里一熱,爸爸思鄉(xiāng)情切,媽媽對爸爸的懲罰卻成全了爸爸讓全家人回歸家鄉(xiāng)的愿望!
你媽媽對這些石頭為啥這么恨?游客們緊鎖的眉頭好像是一個大問號。導(dǎo)游小玉說,起初我也不曉得,后來才明白是咋回事了。媽媽第一次跟隨爸爸回老家是很高興的。她在老家住了三天,雖然爺爺奶奶都不在世了,但鄉(xiāng)親們對她很熱情,用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和好吃的飯食款待她。她玩得很開心,第二次回老家她主動提出要多呆些日子,至少要住一個月再回來,好好體驗一下那份濃濃的鄉(xiāng)情??墒撬郊覄傋∪炀蜌夂艉舻鼗貋砹恕査秊樯恫欢啻粜┤兆樱克薹薜卣f,我一個黃花閨女,卻成了“小三”了!原來爸爸出生在一個大戶人家,他中學沒讀完,家里就給他成了親。那女子也是大戶人家,結(jié)婚時還帶來一個婢女。媽媽這次回老家,鄉(xiāng)親們對她增加了幾分信任,說起話來也就隨便得多了。有人把這情況告訴了媽媽,還把那婢女說成是爸爸的第二個老婆。媽媽一聽就火了。結(jié)婚時你說沒有家室,現(xiàn)在倒冒出來兩個夫人,我這不成了“小三”了?媽媽不容爸爸申辯,就獨自返回臺灣來了。
爸爸返回臺灣,反復(fù)向我媽媽解釋,那原配夫人早在六幾年就得病死了,那婢女并沒跟他結(jié)婚,解放后貫徹婚姻法,她早就嫁給別人了。那原配只給他生下一個兒子,由于受他的牽連,學沒上成,連對象也沒找到,至今仍是獨身一人。爸爸深感有愧于自己的孩子,每次回家都要帶些錢,幫我這位大哥蓋上了新房,也完了婚。當爸爸第五次回老家時,我家第三代降生了。爸爸看到自己的胖孫子,心里好高興??!爸爸擺了幾桌宴席,款待鄉(xiāng)親。他說,我年年都要回來,等我老了,我仍要埋在這片黃土地上!
作為爸爸的子女,我們都很理解爸爸的心情。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代,每一個居住在臺灣的老兵,都有落葉歸根的想法。但媽媽卻有一種被冷落的感覺。當然,媽媽對爸爸是很愛的,生活上特別體貼爸爸。特別是爸爸患病時,媽媽日夜守候在爸爸身邊。但是傳統(tǒng)觀念在她腦海里根深蒂固,一想起自己是個“小三”,心里總是憤憤不平。其實,爸爸是很愛媽媽的。原來我家住在臺北,媽媽患有肺氣腫,每到冬天就犯病。爸爸退役后,為了媽媽的身體不受寒冷的折磨,特意搬到臺灣南部的高雄居住。
爸爸最后一次回鄉(xiāng)探親是1988年秋天。那時臺灣當局解除了實行三十多年的“戒嚴令”,來自大陸的老兵可以回鄉(xiāng)探親了。那次回老家我爸爸好高興啊!也許他在家鄉(xiāng)多喝了幾杯酒,回臺后依然興致很高。可惜的是,就在那一年,他可以自由回鄉(xiāng)探親的時候,他卻辭世了。
爸爸去世后,我和哥哥姐姐商量,如何圓爸爸的夢想,把他的骨灰安放在家鄉(xiāng)。媽媽聽了卻生氣地說,你爸陪我這么多年,難道讓我死后留在這里當個孤鬼嗎?我們忙勸媽媽,爸爸在臺灣生活四十年,哪能舍得離開這里呀?
過了幾年,我們搬到新村居住。在搬家時,我看到院子里那五塊墊腳石,就問媽媽,這幾塊石頭搬不搬走?媽媽依然故我,斷然回答,不搬!顯然,媽媽仍沒原諒爸爸。我和哥哥、姐姐臨離開家門時,只能把那五塊石頭深情地看一眼,讓它遺留在老地方。這是爸爸從老家?guī)Щ貋淼?,寄托著他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希望!我越想越覺得有愧于爸爸。晚上,我借著夜幕的掩護,悄悄回到曾留下爸爸身影和腳印的老院里,要把那石頭搬回新家。
然而,令我驚奇的是,房間里亮著燈光,哥哥姐姐還有媽媽都在老屋里站著。我問,你們來干啥?哥哥和姐姐有點窘迫,支支吾吾地說,沒事,沒事,我們是來看看有沒有東西丟在這里!媽媽也紅了紅臉說,住了十幾年,怪舍不得的。哥哥問我,你來干啥?我也羞紅了臉,說,我跟你們一樣!我們都極力掩飾自己的真實意圖,有一句沒一句地搭著話。這樣過了一陣,我先離開那座老屋。當我路過小院時,迅速地把一塊墊腳石攬到手里,然后裝到我事先準備好的小包里。哥哥和姐姐相繼出來,他們也跟我一樣,各自揀一塊石頭,裝到籃子里或袋子里。我和哥哥、姐姐悄悄掩藏在院門外,想看看媽媽要干什么。媽媽以為我們走遠了,最后關(guān)了燈,來到小院里。她四下瞅瞅,迅速地揀起我們故意留下的一塊石頭,然后匆匆返回了新家。為了不戳破媽媽的秘密,我們把自己帶回來的石頭各自安放在自己最珍貴的地方。
導(dǎo)游小玉講到這里,聲音有點哽咽,臉上也掛著兩滴晶瑩的淚水。這畢竟是一次痛苦的回憶。整個大巴車上也靜悄悄的,誰也不愿打破這悲傷和肅穆的氣氛。直到過了一個新的景區(qū),導(dǎo)游小玉又恢復(fù)了平時的快樂,有人才提出,蘭田是產(chǎn)寶玉的地方,你爸爸帶回來的石頭說不定是塊寶玉哩!小玉說,我和哥哥姐姐也曾有過這想法!爸爸大老遠地從家鄉(xiāng)帶回這石頭,如果是塊寶石,豈不發(fā)財了?我想找人切開看一看。媽媽卻把我訓(xùn)了一頓,咋的?你想拿出去賣錢嗎?再好的寶玉也沒這石頭珍貴!說罷,她把我那塊石頭也拿走了。
黃金有價玉無價!小玉感慨地說,這話我常聽人說,卻不理解它的真正含意。媽媽的話讓我茅塞頓開。玉是什么?它代表了你心中的期待和希望,它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東西。這幾塊石頭上留著爸爸的手印,也留著我們的腳印,它寄托著爸爸終生難以實現(xiàn)的愿望!在我們心中它是比任何寶玉都珍貴的,我們要把它珍藏在心中,一代一代傳下去!
小玉最后告訴我們這些大陸游客,臺灣和大陸的民間交往越來越密切,我作為一名導(dǎo)游也曾多次到過大陸。大陸的巨變令我神往,后來我跟黃山的一位導(dǎo)游相識、相愛,最后征得媽媽的同意,俺倆也結(jié)成夫妻了。結(jié)婚那天,我和老公一起回到蘭田,回到了爸爸的老家。當我爬上那塊美麗的山坡,走過村前那條小河,我大聲呼喊著,爸爸,我回來了!我雙腳踏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了,你一定很高興吧!
可惜爸爸不在了!但他費心帶回臺灣的那五塊普通的石頭卻被我們珍藏在各自的家中,成了我們心中最珍貴的東西。媽媽也不再掩飾自己的心思,她把那兩塊石頭放在自己的枕邊,時時與她相伴……
責任編輯 林 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