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華
贏得起輸不起,是當下學校一大通病。這不,徐州師大因申博被夭,許多教師罷課;某高校一女生因嫌自己長相不美而自殺;某中學一學生因考試成績被同學趕超而對同學下毒手;某小學一學生因多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離家出走;某學校因在年度評比中未保住第一名而不參加年終總結(jié)大會……因不如意——或成績、或長相、或身體、或評比、或晉級、或找工作、或找朋友、或家庭狀況……而做出不理智行為、而做出極端行為的現(xiàn)象,在各級各類學校時有發(fā)生。如此學生,有之;如此教師,有之;如此領(lǐng)導,有之;如此學校,有之。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只是其表層原因,而學校文化失衡——成功文化有余,“輸?shù)闷稹蔽幕蛔悖瑒t是其最深層的原因。
毋庸置疑,當下學校盛行、崇尚的是成功文化,尤為分數(shù)文化。追逐分數(shù),追逐成功,追逐成名,追逐進步,追逐榮譽,追逐第一。老師是這樣要求、鼓勵和評價學生的,學校是這樣要求、鼓勵和評價教師的。成績要越來越好;業(yè)績要越來越豐;進步要越來越快;榮譽要越來越多;目標要越來越大;光環(huán)要越來越亮;級別要越來越高:排名要越來越前,奮力拼搏,爭先奪冠,是學生、教師、學校共同的口號和目標。久而久之,贏者榮輸者恥;成功光榮失敗可恥;進步光榮后退可恥;成功者進步者,才有意義才有價值等意識和理念,就慢慢地植入了學生(教師、學校)的心田,內(nèi)化為其精神,外化為其習慣,固化為其評判是非優(yōu)劣的根本標準。贏則喜輸則沮,早已是許多學校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成績?nèi)跽甙藰I(yè)績者、進步弱者、長相弱者、身體弱者、晉級弱者、評比弱者、家庭弱者等被邊緣化,也早已是許多學校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
學校成功文化盛行,與“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傳統(tǒng)文化有關(guān),與應(yīng)試教育有關(guān),與社會對學校的評價標準有關(guān),與處于社會轉(zhuǎn)型期功利、冷峻、柔弱、避讓的感覺有關(guān)。從長遠、整體來看,“輸?shù)闷稹蔽幕赡鼙瘸晒ξ幕芙o我們帶來更多有益有效的價值。這也許就是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退為進、韜光養(yǎng)晦、無形勝有形和無為勝有為的本質(zhì)所在。有時,軟實力比硬實力更有能量。
營造“輸?shù)闷稹蔽幕鳛樾iL,至少要做好五件事。第一,教育師生“輸”是不可避免的,“贏”與“輸”是辯證的;第二,教育師生有愛心有善心有同情心有包容心,體諒他人的過錯和不足,對他人的“輸”不打擊、不譏諷、不歧視、不排斥,在他人有“輸”之時,給予關(guān)心和開導;第三,教育師生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快樂和知足,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活著和健康,社會需要偉人和名人,也需要凡人和常人;第四,學會對學校工作進行風險評估和得失博弈,清理評比項目,取消不必要的檢查評比和創(chuàng)建、設(shè)立正確對待“輸”之獎,把握先進與“贏”者宣傳和獎勵的度;第五,改進評價體系,弱化分數(shù)功能,踐行素質(zhì)教育,構(gòu)建和諧學校。
(作者單位 江西宜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