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梅,李 云,方亦兵
(湖南師范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湖南省人民醫(yī)院,湖南長沙 410005)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兒童期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哮喘的防治管理,除藥物治療外,健康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院于1986年設立兒童哮喘??崎T診,由??漆t(yī)生及護士對就診患兒家長進行健康教育(包括一對一的醫(yī)患講解、哮喘專題講座、發(fā)放相關宣傳資料等)及規(guī)范的治療與用藥指導。筆者對近3個月在我院就診的85例復診和62例首次確診哮喘患兒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對比其對哮喘防治知識的了解及行為差異,旨在明確我院哮喘??崎T診在哮喘防治教育方面的可取及不足之處,探索更有利的教育方法?,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7月1日~2009年10月31日在我院哮喘??崎T診就診哮喘患者147例,全部病例符合2008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會呼吸學組制訂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其中,新確診哮喘患兒并預予以ICS治療患兒62例,男36例,女26例,年齡2~9歲;接受ICS治療時間>3個月的哮喘復診患兒85例,男61例,女24例,年齡2歲4個月~13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調查問卷主要根據(jù)“全國哮喘兒童家長知信行調查”協(xié)作組設計問卷調查表設計,由兒科呼吸專業(yè)醫(yī)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家長對哮喘基本知識、健康知識的了解、哮喘急性發(fā)作時抗生素使用情況及對長期使用吸入糖皮質激素的認識。問卷由患兒父母或爺爺、奶奶完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發(fā)放調查表共147份,首診患兒家長62份,復診患兒家長85份?;厥沼行柧?47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見表l。
見表2。
見表3。
表1 復診與首診患兒家長對哮喘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比[%(n/n')]
表2 復診與首診患兒家長對哮喘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比[%(n/n')]
表3 復診與首診患兒家長行為情況對比 [%(n/n')]
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包括炎性細胞、氣道結構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1]。吸入糖皮質激素是控制哮喘的一線藥物,能有效緩解氣道炎癥,達到控制哮喘的目的。然而,患兒家長對哮喘知識的掌握及藥物的認識影響到患兒哮喘防治的行為,由此對哮喘防治起積極或消極作用。因此,有計劃開展哮喘防治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導家長對哮喘兒童的合理防治管理。
本調查結果顯示復診組與首診組分別有75.29%和51.63%的家長知道哮喘為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相應有80.00%和66.13%的家長認為規(guī)律用藥可控制,并分別有66.13%和84.71%的家長認為需要長期規(guī)律用藥,另分別有83.53%和74.19%的家長知道感冒可誘發(fā)哮喘急性發(fā)作。大部分家長知道過敏性鼻炎、被動吸煙及經(jīng)常接觸毛絨玩具與哮喘存在關系,對此絕大部分家長也愿意在孩子確診為哮喘后盡量避免孩子接觸香煙環(huán)境及毛絨玩具,并認為哮喘患兒在哮喘控制的情況下可以參加學校各項運動。這表明來我院哮喘??凭驮\的即便是首診患兒家長對哮喘整體知識的掌握也較既往文獻報道[2-3]好,可能與我科之前在哮喘防治方面開展的講座與宣傳有關。復診患兒家長對自行停藥、接觸大量過敏原、冷空氣刺激可誘發(fā)哮喘的了解明顯優(yōu)于首診組,且76.47%的復診患兒家長在孩子沒癥狀時也會堅持用藥,這主要與復診時患兒家長多次接受醫(yī)生的反復教育有關。
可能每次帶患兒看病的不是同一個家長,多因為家長遺忘,或強調不夠等,即使是復診患兒家屬仍有部分對哮喘知識掌握不夠,尤其在哮喘誘因及急性發(fā)作的表現(xiàn)等方面,導致一些行為偏差。如本調查中復診組及首診組分別有21.18%和25.81%的家長把哮喘誤認為感染性疾病,也導致了在哮喘急性發(fā)作時兩組分別有25.88%和22.58%家長選擇使用抗生素,然而文獻報道[4]誘發(fā)哮喘發(fā)作絕大部分并非感染所致,即使是感染也以病毒感染為主,由此導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時也貽誤了規(guī)范化的哮喘治療。不論是首診或是復診患兒家長絕大部分都認為吸入型激素會影響生長發(fā)育,并有54.84%的首診組家長表示在孩子沒癥狀時不會堅持用藥。而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方案認為吸入糖皮質激素是目前哮喘最有效而安全的治療方法,其相對安全性已得到認可[5]。故需對家長加強反復健康教育。
總之,哮喘??崎T診通過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兒家長對哮喘防治的知、信、行程度,增加了治療依從性,相對減輕了患兒及家長的心理影響[6],但仍有不足之處,故??崎T診應在患兒每次復診時盡量做到以下工作:①讓患兒演示氣霧劑的使用方法,及時糾正錯誤;②了解患兒治療過程中的不適和顧慮;③向家長宣講哮喘防治知識;④及時處理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新問題;按照 GINA方案的標準進行升降級治療,并形成一個有效循環(huán):評估哮喘控制狀態(tài)-治療達到臨床控制-監(jiān)測以維持控制狀態(tài)[7]。成立哮喘之家,密切醫(yī)-患、護-患、患-患聯(lián)系,加強個體化指導和患兒自我管理,提高吸入治療的依從性,讓更多哮喘患兒的哮喘成功得到控制。
[1]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會呼吸學組.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及防治指南[J].中華兒科學雜志,2008,26(10):745-753.
[2]肖倩,洪黛玲,陳建軍.哮喘患兒家長疾病認知狀況和學習需求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14(3):312-313.
[3]羅紹興,何慶南,劉潔明.哮喘兒童家長對哮喘認識現(xiàn)狀的調查[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2,9(4):399-400.
[4]Busse WW.Determinants of risk factors for asthma[J].Can Respir J,1999,(1):97.
[5]Silverman M,Sheffer AL,Diaz PV,et al.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inhaled budesonide in children in the steroid treatment as regular therapy in early asthma(START)trial[J].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06,17(17):141.
[6]姚依茵.哮喘兒童行為特征及家長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中國當代醫(yī)藥,2009,16(19):107.
[7]GINA executive committee,GINA science committee.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2008(update)[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