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理
0~1歲 嬰兒期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獨立意識并沒有那么清晰,他們以為自己和周圍是一體的。由于這時候的寶寶只能看到眼前20~25厘米的物體,這正好是距離媽媽的臉的距離,他們往往會以為媽媽也是自己的一部分。躺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聽著媽媽溫柔的聲音,他們覺得這就是整個世界。
Step1我有自己的語言!
時間標簽:新生兒
成長標簽:獨立意識的萌芽
寶媽:我家寶寶想要睡覺或者餓了的時候,一開始會小聲地喊,喊了幾聲發(fā)現(xiàn)沒人理他,就會大聲地哭。等大人一走過去,他的哭聲就停了,原來是“假哭”呀!
專家解讀:在生命的頭幾個月中,當寶寶餓了、冷了的時候,想要擁抱的時候,甚至尿濕了的時候,都會用哭聲和大人交流。一開始他們只是為了及時滿足自己的需要,慢慢地,到了4個月左右,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喊叫和哭聲會吸引大人的注意,便更加主動地和大人交流了。他們會用不同的叫聲來表達自己的需要,期待自己發(fā)出信號后得到回應。能用自己的方式和父母交流,這是寶寶們獨立意識萌發(fā)的一個表現(xiàn)。
支招
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
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很多父母在認識上有一個誤區(qū):認為剛出生的孩子不能多抱,一旦養(yǎng)成了抱的習慣,孩子就時刻不能離開父母了。實際上,溫柔的擁抱和撫摸給了寶寶們很強的安全感,讓他們對父母、對世界產(chǎn)生了基本的信任。
多和寶寶用目光交流,多和他們聊聊天。如果寶寶在生命初期和父母形成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他們會更加積極地探索世界,以后獨立性發(fā)展也會越來越好。要知道,親密是獨立的第一步。
Step2 我會自己玩了!
時間標簽:3~5個月
成長標簽:獨立玩游戲
寶媽:我在寶寶的小床上掛了一個搖鈴,只要寶寶一蹬腿就能夠到。我在廚房做飯的時候,聽著搖鈴哐啷哐啷地響,就知道寶寶一個人玩得很開心呢!
專家解讀:寶寶們會躺在床上亂揮亂舞,手臂的力量讓他們感到新奇。隨著寶寶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的發(fā)展,到了兩三個月大的時候,他們會試著不斷用手用腳去碰掛著的玩具,讓玩具晃動起來。雖然他們經(jīng)常失誤,但仍然樂此不疲,沉浸在這樣的游戲中。接著,寶寶開始學習用手去抓玩具,到了四五個月的時候,他們已經(jīng)能夠抓住晃動的玩具。就這樣,他們意識到自己能獨立地做一些事情了。
支招
玩躲貓貓游戲
當寶寶凝視你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玩躲貓貓游戲,用手、毛巾或者書本把臉遮住,然后大叫一聲露出臉來。爸爸媽媽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鬼臉,帶著愉快或驚訝的表情,和寶寶一起享受躲貓貓游戲。
等到寶寶的視線可以隨著人移動了,會隨著人的聲音轉頭了,你可以跑遠一點,過幾秒后再跑到寶寶面前。媽媽做家務的時候,也可以時不時地和寶寶玩這個游戲,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好地理解“消失”的概念,讓他們明白雖然爸媽不見了,但是很快會回來。
Step3 我舍不得離開你!
時間標簽:4~8個月
成長標簽:應對分離
寶媽:休完產(chǎn)假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整,我很快回到了工作崗位。一切看起來都很好,直到有一天寶寶突然鬧上了,我一出門她就嚎啕大哭,把姥姥都急壞了!
專家解讀:4個月以后,媽媽休完產(chǎn)假去上班,會把孩子托給家里的老人或者保姆照顧。6個月左右,寶寶的分離焦慮開始明顯。如果媽媽僅僅是離開了臥室而去了廚房,他們的不安會少些。如果媽媽出門,離開他們一會兒,他們會哭鬧起來,因為他們不知道媽媽離開自己后會去哪里。這時候他們已經(jīng)明白自己和父母是相互獨立的,一旦他們無法預測父母的行動,就會感到害怕。
支招
輕松面對分離
如果頭幾個月媽媽是寶寶的主要撫育者,上班前要留幾天時間給老人或者保姆適應,上班后也多和他們溝通。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在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溜走,而要在寶寶的視線中離開,和他們笑著說再見。
Step4我自己會爬了!
時間標簽:7~10個月
成長標簽:獨立爬行
寶媽:4個月的時候,我家寶寶頭已經(jīng)抬得很好了,能穩(wěn)穩(wěn)地待上5分鐘左右,我們往前推她,她腳一蹬就往前爬啦!到了7個多月的時候,她自己就開始往前爬了。
專家解讀:剛出生的寶寶具有先天的爬行反射和行走反射,如果父母輕推寶寶的腳底,他們會試著往前爬,如果托住寶寶的胳膊,他們會試著走幾步。隨著寶寶運動能力的不斷發(fā)展,他們獨自探索的視野也越來越廣闊,當背部肌肉和腿部肌肉足夠強壯后,他們開始學習爬行,到了9~10個月的時候,他們爬行的動作越來越熟練,還能自己從爬的姿勢轉成坐。當他們會爬以后,離完全行動自如就只差一步了!
支招
成為寶寶的大本營
在和爸爸媽媽形成良好的親子依戀關系之后,寶寶會把爸媽當成自己的安全基地。寶寶獨自玩耍的時候會不時回頭看看你,遇到不會玩的玩具時會期待你的幫助,遇上陌生人的時候他會通過觀察你的表情來判斷是否安全。
當寶寶看向你時,爸爸媽媽要同時用溫柔的語言和放松的表情告訴他一切都很好,鼓勵他繼續(xù)往前爬。當寶寶爬到床沿或者其他危險地帶的時候,要及時攔住他。讓寶寶自由地爬行,要拿開他探索范圍內(nèi)的危險物品。
1~3歲 學步期
寶寶活動自如以后,獨立的旅途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他們想要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想要憑借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做好。與此同時,他們的依賴性也很強。14~18個月的時候,寶寶的分離焦慮達到頂峰,他們難以忍受和父母長時間的分離。到了2歲左右,他們對于分離的恐懼會逐漸下降。
Step5 我自己會走!
時間標簽:12~15個月
成長標簽:獨立行走
寶媽:我家寶寶會走以后,天天拉著我去小區(qū)的游樂場玩兒,一會兒摸摸這個,一會兒玩玩那個,每天不玩3個小時絕不罷休。
專家解讀:1歲左右,寶寶們能獨自站立、彎腰并蹲下,一些寶寶可能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當寶寶學會走路以后,他們的探索就更自由了!寶寶們可能會翻開家里所有打得開的抽屜,把廚房的鍋碗瓢盆挨個摸一遍;在小區(qū)的游樂廣場上跑來跑去,把所有的玩意都嘗試一遍。他們把爸媽作為安全基地,開始了一個人的征途!
支招
給孩子安全的環(huán)境
有的爸爸媽媽擔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寧愿孩子老老實實在手推車里待著,也不愿意讓他們東摸摸西看看。這樣的限制讓孩子失去了很多在游戲中學習的機會,也失去了親近大自然的可能性。
在鼓勵孩子自由探索的同時,要注意環(huán)境的安全。與其不讓孩子摸這摸那,不如把危險物品收好,放到孩子夠不著的地方。也可以在廚房或臥室開辟一個專門的小柜子,讓孩子在那兒研究自己的小玩意兒。與其攔住孩子奔向室外的腳步,不如展開一次大搜查,看看小區(qū)的游樂設施有沒有安全隱患,地面上是否有尖銳物品。
Step6 我能認識自己啦!
時間標簽:15~18個月
成長標簽:認識自己
寶媽:我家寶寶會說很多個詞了,他渴了的時候會說“寶寶喝水”,想要出去玩的時候會說“寶寶玩”,他已經(jīng)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專家解讀:一些15個月大的寶寶已經(jīng)能認出鏡子中的自己了,到了18個月以后,他們會認出自己的照片,有了穩(wěn)定的自我形象。會說話以后,他們開始談論自己,描述自己的動作,說出自己的需要。雖然還沒有學會用“我”這個代詞,他們喜歡用自己的名字來指代自己。到了2歲左右,寶寶能夠評價自己的行為了,當他們不小心弄壞玩具時,就表現(xiàn)出羞愧的樣子,受到別人表揚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自豪的樣子。
支招
和寶寶談談他自己
爸爸媽媽可以在游戲的時候和寶寶談談他自己:“這是寶寶的眼睛?!薄斑@是寶寶的頭發(fā)?!薄皩殞毜难劬艽??!薄皩殞毜念^發(fā)真黑。”讓他們認識自己的外表。也可以和寶寶聊聊他們的情緒:“今天不能出去玩了,你是不是覺得很傷心?。俊薄鞍职只貋砹?,你高興嗎?”
雖然寶寶已經(jīng)不是那個整天讓媽媽摟在懷里的小家伙了,他們對媽媽的依賴還是很強烈,很容易接受媽媽的意見?!澳氵@樣做得很好?!薄安豢梢猿蕴??!卑职謰寢尶梢越虒Ш⒆涌刂谱约旱男袨?,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自控能力。
Step7 我自己會穿衣服了!
時間標簽:2歲左右
成長標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寶媽:我家寶寶經(jīng)常把衣服穿反了,或者紐扣給扣錯了。有時候我都等得不耐煩了,就想快點給她穿好,可她堅持要自己把扣子一顆顆地給扣上,不然還會發(fā)脾氣呢!
專家解讀:2歲的幼兒他們喜歡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在爸媽做家務的時候,他們會跟著滿屋子亂轉,到處幫忙。他們想要擦桌子,卻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會把桌子上的東西弄得一團糟,想要自己刷牙,不明白為什么不小心會把牙齒給弄出血來?!白屛襾怼笔菍殞氉钕矚g的一句臺詞了!他們喜歡劃定自己的勢力范圍,不愿意和小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玩具,甚至會去搶其他孩子的玩具。
支招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爸爸媽媽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將孩子能力范圍之內(nèi)的事情交給他處理。一開始孩子不會自己刷牙,可以讓他先學會擠牙膏。一開始孩子不會穿衣服,可以讓他先學會扣扣子。讓孩子一步步自己來,不要事事都大包大攬。要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對于非原則性問題,例如今天是穿紅色的條紋襪還是穿黃色的斑點襪,父母要支持孩子的想法。如果不給孩子選擇的權利,那父母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的正確,而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Step8 我不要!
時間標簽:2~3歲
成長標簽:要表達自己的意愿
寶媽:我家寶寶最近特別不聽話,吃飯的時候滿屋子跑,還挑三揀四,總是和我作對。我得牢牢盯著他才能把一頓飯吃完,累死我了!
專家解讀:2歲的寶寶很有主見,他們總是堅持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事。他們會挑戰(zhàn)爸爸媽媽各式各樣的限制,堅持自己做決定。當爸爸媽媽干涉他們玩玩具或者穿衣服的時候,他們甚至會大發(fā)脾氣,哭鬧著不肯放棄。而一旦遇上危險的事物,他們也會試探父母的態(tài)度,看看究竟是不是真的不可以碰。在吃飯的時候這一點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爸爸媽媽經(jīng)常會追著一個罷吃的寶寶,只是想要把健康的食物塞進他們的嘴里。
支招
聰明地說“不”
給寶寶一兩個備選,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他們就會很開心地接受大人的提議。如果寶寶不喜歡吃青菜,那就給他花椰菜或者豆角,這樣也可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如果寶寶喜歡用拍打來表達自己對小朋友的善意,那就教他學會擁抱。
在寶寶遇到危險的時候,例如用手去碰插座,或靠近正燒開水的水壺,父母要堅決地把他們抱走。在解釋原因的時候,不要用太復雜的語句,要盡可能地用寶寶能理解的語言。制止一定要及時,如果爸爸媽媽事后對著寶寶大喊大叫,寶寶肯定會難以理解。
編后語:
寶貝一步一步,就這么走上了自己人生的舞臺。讓我們多了解他們一些,在他們左右,做他們需要的助手,聽他們宣講自己的獨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