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秋蓮 趙瑞英 項恵光 葉素云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為婦科多發(fā)病、常見疾病,而且易復發(fā),約75%生育年齡的女性至少有1次發(fā)病[1]。由于部分女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對身心健康產(chǎn)生巨大影響。作者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聯(lián)合克霉唑陰道片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臨床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經(jīng)婦科門診按照《婦產(chǎn)科學》第六版診斷標[2],共收治88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排除妊娠及糖尿病患者。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陰、陰道瘙癢以及陰道、外陰水腫、燒灼感,充血、糜爛;多量白帶,多為豆渣樣或凝乳樣。所有陰道分泌物涂片鏡檢,可以找到假菌絲及成群孢子。患者年齡20.4~41.8歲。病程15 d~7個月。隨機分為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42例。兩組就年齡、病情、病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用藥方法 觀察組采用克霉唑陰道片(湖南華納大藥廠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43250)500 mg,首診當晚陰道用藥1次,3 d后陰道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膠囊(上海華新生物高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S20050075,80萬U/顆),每晚1次,共10 d,對照組單用克霉唑陰道片500 mg首診當晚陰道用藥1次,3 d后再用1次。告知患者用藥期間禁性生活,未愈前性生活時用避孕套隔離。
1.3 療效判斷標準[3]痊愈: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真菌鏡檢陰轉。顯效: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真菌鏡檢陰轉;減輕:癥狀體征減輕,真菌鏡檢未陰轉;無效:用藥2個療程后,癥狀體征及化驗無改變。以痊愈+顯效計為有效。
治療20 d后隨訪,了解自覺癥狀消失時間,并且在第1至第3個月月經(jīng)干凈的3~7 d后進行隨訪,行陰道分泌物鏡及婦科檢查。了解體征和癥狀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 治療20 d后療效平價(外陰瘙癢,灼痛)及真菌鏡檢情況,從表1可看出用藥20 d后觀察組痊愈率45.65%,總有效率95.65%,對照組痊愈率26.19%,總有效率73.8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1 治療1周后兩組療效對比(例,%)
2.2 真菌清除率 治療組42例(91.30%),對照組28(6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540,P<0.01)。
2.3 兩組患者的復發(fā)率 治療1、2、3個月后治療組總復發(fā)率17.39%,對照組57.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3例,對照組7例。其中頭暈6例,食欲減退2例,困倦感1例,月經(jīng)淋漓不凈2例。除月經(jīng)不凈外,所有不良反應均在每次服藥后發(fā)生,持續(xù)2~3 d,患者可接受,無需處理而自行緩解。
隨著人們對性行為發(fā)生的變化以及臨床上抗生素與糖皮質激素被廣泛應用,念珠菌相關感染性疾病正呈逐年增多的態(tài)勢[4,5]。尤其困擾育齡女性的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90%以上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作為目前治療藥物諸多的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臨床療效僅對初發(fā)病例較好,對復發(fā)病例臨床療效不能肯定。
克霉唑在陰道腔內抗真菌濃度維持3 d,故間隔3 d,再次用藥,效果更佳。可鞏固療效防止復發(fā),且能迅速緩解臨床癥狀,患者依從性好。重組人干擾素α2b,具有誘導內源性干擾素發(fā)揮作用,調節(jié)特異性免疫,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陰道局部免疫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改善陰道微環(huán)境,使得陰道分泌物清潔度好轉[6]。我們的資料顯示對照組總有效率73.81%,治療組總有效率約為95.65%。兩組比較,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真菌清除率:治療組42例(91.30%),對照組28(66.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1、2、3個月后治療組總復發(fā)率17.39%,對照組57.14%,兩組比較差異差異有顯著性(P<0.05)。復發(fā)率對照組明顯高于治療組。我們的資料表明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膠囊聯(lián)合克霉唑陰道片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能短期內緩解臨床癥狀,而加用重組人干擾素α2b陰道泡騰膠囊則能提高陰道局部免疫能力,加強與鞏固臨床療效,值得基層醫(yī)院的推廣應用。
[1]劉斌,夏汝山,余春艷,等.伊曲康唑加咪康唑栓治療念珠菌性陰道炎臨床療效觀察.臨床皮膚科雜志,2004,33(5):320-321.
[2]樂杰.婦產(chǎn)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85.
[3]李麗.3種抗真菌藥物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效果分析.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20):2537-2538.
[4]呂海俠,杜芬,薛美盈.等.國產(chǎn)伊曲康唑治療不典型念珠菌性陰道炎療效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6,20(1):63-64.
[5]范慧英,崔桂華,孔愛榮.伊曲康唑加達克寧栓治療慢性復發(fā)性念珠菌性陰道炎300例療效觀察.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2,18(1):33.
[6]石一復.外陰陰道疾病.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8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