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煤田地質(zhì)局,寧夏銀川 750011
煤炭地質(zhì)勘查煤芯煤樣密度檢測主要測真密度和視密度。真密度是研究煤質(zhì)和計算煤質(zhì)指標加權(quán)平均值的參數(shù)之一,也可用來計算煤的視密度。視密度是估算煤炭資源儲量的重要參數(shù)。本文在整理分析煤炭地質(zhì)勘查的煤樣密度數(shù)據(jù)和利用相關(guān)研究資料的基礎(chǔ)上,對煤樣密度檢測和密度值的利用進行探討。
煤炭地質(zhì)勘查中有些煤樣往往混入一些矸石。用含有矸石的煤樣測出的密度值比正常煤樣的密度值高出許多。表1是某勘查區(qū)同一位置上不同時期施工(101鉆孔為1973年,補101鉆孔為2010年)的兩個鉆孔煤樣密度測定結(jié)果。表中101鉆孔,5煤層沒有夾矸,8、8-2煤層夾矸在采樣時已剔除,煤質(zhì)檢測灰分、真密度、視密度均屬正常。表中補101鉆孔,5煤層沒有夾矸,8、8-2煤層夾矸在夾矸采樣時混入煤中沒有剔除,經(jīng)測試,5煤層灰分、真密度、視密度屬正常,8、8-2煤層灰分、真密度、視密度明顯高于早期101鉆孔,均屬異常無法使用。對此,筆者認為在煤樣制備前,對于碎粒狀煤樣挑出煤中的矸石,對于完整柱狀和塊狀煤樣可人工破碎剔除夾矸,或者在這些煤樣中直接選取一些不含夾矸的煤,這樣處理或選擇煤樣可以大大減少矸石對密度測定的影響。
表1 含矸石與不含矸石煤樣密度測試結(jié)果對比
表2 不同粒級煤視密度測試結(jié)果對比
真密度測定采用GB/T 217-2008《煤的真相對密度測定方法》標準。視密度測定有GB/T 6949-2010《煤的視相對密度測定方法》和MT/T 1027-2006《煤芯煤樣視相對密度測定》兩個標準。二者主要區(qū)別在于制備煤樣粒度不同,前者粒度為10mm~13mm,后者粒度為4mm~6mm。煤層中不同部位的煤,宏觀煤巖成分、顯微組分構(gòu)成、礦物含量都是不一樣的,反映在煤的硬度和密度上也有差異。煤中暗煤、惰質(zhì)組、礦物所占比例大,煤就較硬,密度大,鏡煤和亮煤、鏡質(zhì)組所占比例大,礦物含量少煤性較脆,密度小。煤樣在破碎中,較硬的煤易保留成塊,較脆的煤易成碎粒。研究[1]結(jié)果表明煤樣不同粒度對視密度測定有一定的影響。表2是5個樣品4mm~6mm、6mm~10mm、10mm~13mm粒級視密度的測定結(jié)果。由表2可知,粒度為4mm~6mm的視密度測值最小,10mm~13mm的視密度測值最大,視密度測值隨著粒級的增大而增大。4mm~6mm煤樣代表性和均勻性好于6mm~10mm、10mm~13mm煤樣,且測值更接近真實的視密度。另外,在煤層較薄,煤樣量少且成碎粒,無法制備粒度為10mm~13mm視密度樣時,選擇4mm~6mm粒度可以解決制備視密度樣困難問題。所以煤的視密度測定應(yīng)采用MT/T 1027-2006《煤芯煤樣視相對密度測定》標準。
真密度檢測,只要選取正常煤樣并且嚴格按照標準測定,測值能夠反映煤的真實真密度。視密度檢測,除了選取正常煤樣、制備4mm~6mm的粒度,嚴格按標準操作外,要對制備的視密度樣進行灰分測定。煤炭地質(zhì)勘查采用的視密度,是實測視密度值經(jīng)過視密度樣的灰分換算成該采樣點灰分條件下的計算值。計算公式:ARD=ARD0+0.007(Ad-Ad0)[2]。式中ARD為采樣點灰分條件下的視密度,ARD0為實測視密度,Ad為采樣點灰分,Ad0為視密度樣灰分。表3是同一區(qū)域相同煤層不同勘查時期煤樣視密度測定結(jié)果。從表3可以看出,如果視密度樣灰分與采樣點灰分相差較小,視密度實測值接近采樣點灰分條件下的計算值,如果視密度樣灰分與采樣點灰分相差較大,視密度實測值與采樣點灰分條件下的計算值偏差較大。一般來講,煤炭地質(zhì)勘查視密度煤樣的實測值是不能直接利用的,必須要換算成采樣點灰分條件下的計算值,所以視密度樣灰分測定必不可少。
表3 煤樣視相對密度的實測值與計算值
煤炭地質(zhì)勘查中煤的真密度主要用來計算分層采樣煤層煤質(zhì)指標加權(quán)平均值。在無法測定煤樣視密度的情況下,也可用真密度來計算視密度,計算公式[3]:Ad ≤25% St,d≤2.5% 煉焦煤ARD=0.14+0.87TRD,不黏煤、長焰煤、褐煤ARD=0.20+0.78TRD,無煙煤和Ad >25% St,d>2.5%的其它煤ARD=0.05+0.92TRD。在計算煤質(zhì)指標加權(quán)平均值時,會遇到異常偏高的分層真密度值(未除去煤樣中矸石),此值要參與煤質(zhì)指標加權(quán)平均值的計算,影響較大,此時,各分層真密度值可不參與加權(quán)平均值計算。另外在計算煤層真密度算術(shù)平均值時,數(shù)量上不要集中在高值或低值上,要合理取舍(如表4所示),只有這樣算出的煤層真密度平均值才具有代表性。
煤炭資源儲量估算采用煤層視密度算術(shù)平均值。此值是否合理對估算的資源儲量影響較大。在計算煤層視密度算術(shù)平均值時,對各點的視密度值要合理取舍。一個煤層視密度測試數(shù)量較少,會出現(xiàn)高視密度值數(shù)量多,或者低視密度值數(shù)量多現(xiàn)象,全部用這些值計算煤層視密度平均值,就會偏高或偏低。表4為某勘查區(qū)煤層視密度值與合理取舍結(jié)果對比。表4中該煤層有4個視密度值,其中較低值1個,中等值1個,較高值2個,全部視密度的平均值為1.41,去掉1個較高值后的平均值為1.38。由表4可看出,1.38這個值能夠代表該煤層平均灰分條件下的視密度,比較合理。合理取舍視密度值非常重要。實際操作上,應(yīng)該根據(jù)各煤層視密度值的具體情況,認真分析研究,可以全部保留各點的視密度值,也可以舍去高值或者低值,取舍數(shù)量的多少視具體情況而定。
煤層號 化驗編號 灰分Ad/% 全部數(shù)據(jù) 合理取舍TRD ARD TRD ARD 8-3 2011GS1961 8.04 8-3 2011GS2306 20.21 8-3 09煤芯3800 29.74 1.62 1.48 8-3 09煤芯3968 9.29 8-3 2011GS1531 26.79 8-3 2010GS4641 27.46 1.60 1.46 1.60 1.46 8-3 2010GS3573 21.58
表4 煤層密度值及合理取結(jié)果對比
1)煤炭地質(zhì)勘查煤芯煤樣密度檢測制備煤樣時應(yīng)除去煤中矸石,或者是從煤樣中選取不含夾矸的煤進行密度測定,以免矸石對煤的密度測定的影響;
2)煤芯煤樣視密度的測定應(yīng)采用煤樣制備粒度為4mm~6mm的MT/T 1027-2006《煤芯煤樣視相對密度測定》標準;
3)煤炭地質(zhì)勘查中采用煤的視密度,是實測的視密度值經(jīng)過視密度樣的灰分換算成該采樣點灰分條件下的計算值,所以視密度煤樣一定要測該樣的灰分;
4)要選擇正常煤樣的密度值。在計算煤層密度平均值時要進行合理的取舍。
[1]陳翠菊.煤樣粒度對煤的視相對密度測定影響探討[J].中國煤炭地質(zhì),2010(7).
[2]袁三畏.煤質(zhì)勘探與資料匯編方法[J],1984.
[3]楊金和,陳文敏,段云龍主編.煤炭化驗手冊[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