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消化性潰瘍是臨床 見病、多發(fā)病,具有病程遷延、周期性發(fā)作的特點,治療較為困難。近年來發(fā)病有增加趨勢,消化性潰瘍屬中醫(yī)學“胃脘痛”、“吞酸”等范疇。我們采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消化性潰瘍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門診診治的消化性潰瘍289例,其中男180例,女109例;年齡19~78歲,平均42.6歲。病程6個月~9年,平均病程1.4年。均有不同程度慢性周期性或節(jié)律性上腹劍突下疼痛、噯氣、反酸、嘔吐,經(jīng)鋇餐及纖維胃鏡探查后確診,符合《實用內科學》消化性潰瘍診斷標準[1]。其中十二指腸潰瘍109例,胃潰瘍170例,復合性潰瘍10例。
1.2 方法
1.2.1 分組 將289例消化性潰瘍患者依據(jù)治療方法分為常規(guī)治療組140例,半夏瀉心湯組149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疾病程度及部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具有可比性。
1.2.2 治療方法
1.2.2.1 常規(guī)治療組 給予奧美拉唑20 mg,2次/d、克拉霉素0.5 g,2次/d、阿莫西林1.0 g 2次/d口服,共4周。
1.2.2.2 半夏瀉心湯組 半夏、黃芩、干姜、黨參、黃連、白芨、大棗。1劑/d,水煎,分2次溫服。氣滯者加枳殼、柴胡、木香、砂仁;呃逆明顯者加竹茹、柿蒂;吐酸水者加煅瓦楞子、烏賊骨;血瘀者加丹參、延胡索;納差者加雞內金、焦三仙;便秘者加火麻仁;便溏者加扁豆衣、炒木瓜。
1.2.3 療效標準 依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進行療效判定。治愈:全部癥狀、體征消失,經(jīng)X線鋇餐檢查龕影消失或胃鏡檢查潰瘍愈合。好轉:主要癥狀和上腹部痛疼明顯減輕,痛疼發(fā)作次數(shù)明顯減少,X線鋇餐檢查龕影縮小或胃鏡檢查潰瘍面明顯縮小。未愈:治療2療程后,主要癥狀及X線檢查或胃鏡檢查均無明顯改善。
兩組病例均順利完成治療,中途無退出病例,依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兩組病例進行療效判定,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例,%)
消化性潰瘍與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胃黏膜保護作用減弱等因素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環(huán)節(jié),胃排空延緩和膽汁反流、胃腸肽作用、遺傳因素、藥物因素、環(huán)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有關。
消化性潰瘍屬中醫(yī)學“胃脘痛”、“吞酸”等范疇[3]。由多因飲食不節(jié)或情志不遂等致脾胃受損,肝胃不和,日久胃絡痹阻,氣滯血瘀,常表現(xiàn)為虛實夾雜、寒熱錯雜兼濕熱交阻或胃陰不足等證型,特征是痛、脹、悶、滯。本病的病位在胃,與肝脾等有密切關系;病機為中焦氣化不利,脾胃升降失職所致。因胃為受納之腑,脾為傳化之臟,不論是外邪、食滯、痰濕均可致脾胃運化失職,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使痞滿而生。病變過程可見寒熱互結,或虛實夾雜,久之形成痼疾。
《傷寒論》154條云:“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是《傷寒論》瀉心湯類主方,為中虛痞塞,氣機升降失常,寒熱錯雜之痞證而設[4]。
全方由7味藥物組成,其中“半夏、干姜辛開而溫,以散脾氣之寒;黃芩、黃連苦瀉而寒,以降胃氣之熱;人參、甘草、大棗甘溫調補,和脾胃,補中氣,以復中焦升降功能,此即辛開苦降甘補之法”。本方寒熱并用以和其陰陽,苦辛并用以順其升降,補瀉同施以調其虛實,使胃氣得和,升降復常,則痞滿吐利等癥可愈[5],對調整消化系統(tǒng)特別是胃腸功能有特殊效果。
黃芩、黃連、半夏、干姜,據(jù)現(xiàn)代藥物研究,具有抗菌消炎,止痛止嘔的作用,而人參、炙甘草、大棗則有解除平滑肌痙攣,緩急止痛,類激素之抗炎鎮(zhèn)痛之效;白芨質粘而澀,止痛止血而消腫生肌,促進潰瘍愈合;黃連有較強的抗炎癥及抗?jié)冏饔?半夏具有明顯的胃、腸電抑制作用,能使胃腸慢電波幅減少,周期延長,顯著增加胃腸血流量[6]。
通過對兩組病例進行觀察,半夏瀉心湯組總有效率95.30%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總有效率70.7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總之,在消化性潰瘍治療過程中應用半夏瀉心湯可以起到綜合調節(jié),寒熱并用,補瀉同施促進疾病康復。
[1]姜惟.半夏瀉心湯對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大鼠一氧化氮的影響.中國醫(yī)藥學報,2003,18(11):666.
[2]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
[3]姜惟.半夏瀉心湯對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大鼠SOD、MDA的影響.天津中醫(yī)藥,2003,20(5):27.
[4]譚達全.半夏瀉心湯對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臨床療效.新中醫(yī),2005,37(7):92.
[5]姜惟.半夏瀉心湯對慢性胃炎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影響.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5,11(10):750.
[6]趙琰.半夏瀉心湯不同性味拆方對胃潰瘍大鼠血清胃泌素的影響.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4,38(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