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機械配置是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的一項重要內容,特別是對于大型公路工程項目的施工尤為重要。合理的機械配置方案能保證工程按期完成,并且節(jié)約施工成本,從而給施工單位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所以對施工機械配置方案進行優(yōu)化研究,不僅具有很好的理論意義,而且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工程施工機械種類、規(guī)格繁多,各種機械又有著自身獨特的技術性能和作業(yè)范圍。公路施工中使用的機械包括:運料的運輸車、挖土機、壓路機、推土機、掛籃施工設備、架橋機、潛孔鉆機、風鎬、襯砌臺車、多功能隧道作業(yè)臺車、濕噴機、通風機、空壓機、注漿機、發(fā)電機、變壓器、鋼筋調直機、鋼筋切斷機、鋼筋彎曲機、電焊機、插入式振動器、附著式振動器、平板式振動器等。其中會產生機械傷害,主要是指施工現(xiàn)場使用的鋼筋加工機械和拉直機、切斷機、彎曲機等;而電焊機、攪拌機、各種氣瓶及手持電動工具等在使用中,因缺少防護和保險裝置對操作者造成的傷害,同時,因為使用的機械相對較多,運轉及移動不規(guī)則,很容易造成事故。
一種機械可能有多種用途,而某一施工內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機械去完成,或者需要若干機種聯(lián)合工作。為了獲得最佳的技術經濟效果,根據具體的施工條件,對施工機械的合理選擇和組合,使其發(fā)揮盡可能大的效能,是機械化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工程量和施工進度是合理選擇機械的重要依據。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和提高經濟效益,工程量大時采用大型機械,而工程量小時則采用中、小型機械。但這不是絕對的,因為影響機械施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面廣,施工條件復雜多變,選用的施工機械類型不僅要適合于具體工程項目的地形、土質、氣候、施工場地大小、運輸距離、施工斷面形狀尺寸、工程質量要求等,其機械的容量也要與工程進度及工程量相符合。若機械工作能力不足或剩余,將造成工期延誤或機械利用效率低等問題。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量選擇最能滿足施工需求的機種和機型。
施工機械經濟性的考評依據是施工單價,主要取決于機械固定資產消耗及運行費用等因素。采用大型機械進行施工,雖然一次性投資大,但分攤到較大的工程量當中,工程成本還可能會小于選用小型機械的工程成本。因此,在選擇機械時,必須量化分析工程量與機械費用的關系,同時綜合考慮機械的先進性和可靠性,盡可能選擇性價比最高的機械。
根據公路工程項目的技術要求選擇合適的施工機械,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于技術要求高的項目,應考慮采用性能優(yōu)良或專用機械,以保證工程質量和較快的施工進度。但需要說明的是,不應片面追求機械的高性能,而應在滿足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與機械的通用性相結合。此外,機械應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如行駛要穩(wěn)定、要有翻車或落體保護裝置、危險施工項目可遙控作業(yè)等。在保證施工人員、設備安全的同時,還應注意保護自然環(huán)境,即:所選用的施工機械不破壞或使施工現(xiàn)場及其附近的其他建筑設施質量降低。
機械組合合理化是發(fā)揮機械生產效率、形成機械化施工方案的重要因素,也是機械化施工的一個基本要求,它包括技術性能、機械類型及數(shù)量等多方面的組合搭配。在機械的合理組合方案制定中還應著重考慮機械的購置與改造及機械的日常修理,下面對這兩個專題分別做一補充闡述。
不論是新購置機械,還是對原有機械的技術改造或改裝都應遵循技術上先進、施工上適用的原則。在探討配置方案時,必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比較。是選購現(xiàn)有產品、是改造還是改裝,要進行權衡比較,綜合分析。需要自制的,要考慮技術水平、加工能力夠不夠,產品質量能否保證;考慮經濟效益。首先要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機械設備的作用,必須購置新機械設備時,要算好經濟賬;選購設備要考慮到整機性能,還要考慮維修配件來源;裝備機械必須適應施工作業(yè)條件,在產量、質量和進度方面滿足施工要求。施工機械的技術改造或改裝,是加快機械更新步伐的重要舉措,具有投資少、收效快等優(yōu)點,而且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減少因機械故障引起的安全事故。機械技術改造或改裝應遵循如下原則:
1)機械設備的改造要同企業(yè)的技術改造結合起來,加強調查研究,摸清機械設備的狀況,做出全面規(guī)劃;
2)要考慮需要和可能,資金和機械設備配件供應來源、技術準備等;
3)要按照技術先進、使用可靠的原則有計劃地進行。技術改造方案、資料和施工圖紙必須事先提出,經有關人員審核,報上級審批后方可實施。改造完成后經驗收合格、有關資料應列入技術檔案。機械的改造和改裝應進行經濟可行性審查和技術可行性審查。
施工機械的日常修理是指對機械在正常運轉中因發(fā)生人為或機件損壞而造成的停機故障的排除手段。公路施工中,機械的日常維護的突發(fā)性強,在實踐中很難列入修理計劃,但也并非無規(guī)律可循,只要機械操作人員勤于摸索、頻于觀察、精于記錄、善于總結,還是能夠基本做到防患于未然。
公路項目施工中,機械操作人員在機械運轉過程中,必須精力集中,心無旁騖。在完成施工任務的同時,隨時根據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的聲音、溫度、氣味、機械出力、操作反應等現(xiàn)象,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并停機檢查。避免因這些異常的推遲發(fā)現(xiàn)而造成機械設備的擴散性損壞。各級機械管理修理人員應充分利用深入施工現(xiàn)場的機會,觀察機械的運轉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
對于操作人員通過調整、緊固可以解決的故障,可以由施工單位自行排除,但前提是公路施工單位必須為操作人員配備齊全隨機工具。隨機工具除本機專用的工具外,至少還應配備:黃油槍、克絲鉗、鯉魚鉗、活扳手、十字螺絲刀、一字螺絲刀、電工刀、機油壺等工具。對于機件損壞的故障,操作人員應立即通知專業(yè)修理單位。通知時必須要把故障部位、故障現(xiàn)象特征說明白,以免修理人員往返徒勞。修理單位接到通知后,應立即以最快速度派出修理人員。修理人員應根據通知的故障部位攜帶上可能更換的零部件。故障排除后,操作人員和工地機械員簽署機械修理任務單,任務單上應注明本次修理所耗用的工時;更換的配件名稱、數(shù)量;修理質量評定和對修理人員服務態(tài)度的評價。
即使是高性能的施工機械設備,如果沒有科學的組織和合理的配套,也不會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實踐證明,若公路施工機械的優(yōu)化配置使得每臺機械發(fā)揮其最大效率和最大的經濟效益,將有助于提升項目的施工質量,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切實保障施工進度,并最終實現(xiàn)項目收益的最大化。
[1]吳國進.高等級公路養(yǎng)護機械的合理配置[J].建筑機械,2003(10):71-72.
[2]盧英軍.淺談工程機械的管理及維護[J].科技資訊,2008(20):59-60.
[3]李海同.工程機械維修管理加強的建議與對策[J].科技資訊,2006(29):18-19.
[4]路東生.淺談公路工程機械作業(yè)效率[J].山西建筑,2009,35(2):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