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偉 向 宇 劉莉霞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護理志愿者服務老年福利院的模式初探
傅 偉 向 宇 劉莉霞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湖南 長沙 410208)
高校要積極為大學生德育實踐項目搭建德育實踐平臺,根據(jù)護理專業(yè)學生自身優(yōu)勢擬建立“老年福利院義務護理服務模式”,以“二助一”式經(jīng)常性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以組織活動方式的創(chuàng)新促進大學生志愿者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服務新模式,倡行“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助人自助理念。
護理;志愿者;老年福利院;服務模式
青年志愿者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是當代大學生青年共同的精神追求,是服務社會實踐育人的有形載體,青年志愿者要充分利用大學生服務基地。為貫徹黨中央關于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培養(yǎng)青年團員的服務技能,擬建立“愛夕陽”之長沙市老人福利院義務護理服務模式。目前長沙老年人口80.12萬,占全市人口的13.5%。長沙市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增加較快,年增長率為6.2%。因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的加重,老年人為減輕子女負擔進入各養(yǎng)老機構和福利機構。“老年福利院義務護理服務模式”,以“二助一”式經(jīng)常性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以組織活動方式的創(chuàng)新促進大學生志愿者服務良性循環(huán)的新模式.從而有效的提高大學生社會實踐效率,在社會各界樹立尊老敬老的榜樣,提升社會影響力,倡行“奉獻他人、提升自己”的助人自助理念。
在進行此次項目之前,項目組對長沙市5家老人福利院進行了調查訪問,對50名老年人進行了身體和心理測評,結果顯示:福利院老人常見的心身護理問題諸如如老年抑郁癥、老年癡呆癥、多慮癥等心理疾病,及壓瘡、老年性腸胃炎等身體病狀,老人生活現(xiàn)狀的調查顯示:缺乏飲食、養(yǎng)生及疾病預防的科學知識;30%的老人身體有不同程度損傷。②9%的老人有輕度心理抑郁現(xiàn)象;60%的老人有孤獨、無助的心理感觸。
根據(jù)我校護理學院學生所學專業(yè)的特點,針對老人的生活現(xiàn)狀、心理現(xiàn)狀,利用專業(yè)知識和社會資源進行相應的護理、幫扶,同時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計劃的、系統(tǒng)的、科學的、有效的優(yōu)化老人的生活健康狀況。
項目實施組在高年級護理本科生中選撥產生,組成志愿者團隊,建立專業(yè)培訓模塊和激勵機制。項目實施定于每兩周進行一次義務服務,初定周六全天服務,制定輪流值班制度。每次活動負責人由組員根據(jù)自身時間進行調配。建立初步的《老年人身體檔案》,每兩人合作為在宿舍的老人進行生活護理,健康宣教和溝通等,每人持有一張服務卡,記錄服務時間、次數(shù)和服務對象的評價。每半月按小組進行服務總結績效評價,即對志愿者的工作行為、表現(xiàn)及其結果進行評價,以幫助志愿者尋找及縮小實際工作成效與標準工作成效之間差距的過程。
1、日常生活護理:以季節(jié)為主線對老人進行基本的護理情況。包括皮膚清潔、環(huán)境清潔
2、心理檢測和護理
社會支持現(xiàn)狀分析:對于小組負責的老人進行社會支持現(xiàn)狀分析,如子女照顧情況、經(jīng)濟支持情況、既往家庭狀況分析等【1】,從社會方面了解影響老人心理狀況的相關因素。
現(xiàn)環(huán)境分析:對于目前影響老人心理狀況的因素進行分析,如管理制度、服務制度等,排解不良因素。
建立《老年人心理檔案》:根據(jù)以上情況分析及調查訪談分析,建立每位老人的心理檔案,進行定期更新和心理檢測,減輕老人孤獨、無助、自閉等心理狀況。
3、身體理療護理
生命體征測量建立健康檔案:對老人進行生命體征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及心率測量),對既往病史、家庭遺傳病史等分析記錄,建立《老年人身體健康檔案》。
物理方法進行康復治療:對于類風濕病患者、偏癱患者等老人進行推拿、按摩、康復訓練等活動促進肢體恢復。
4、娛樂活動調節(jié)身心健康
(1)文娛節(jié)目:組員自排自編各類型節(jié)目進行表演,如游戲、小品、唱歌、舞蹈等,調節(jié)老人身心娛樂。
(2)戶外健身活動:統(tǒng)一組織老人進行戶外健身活動,如太極拳等中醫(yī)特色運動。
《千金要方》載:春季飲食宜“省酸增甘,以養(yǎng)脾氣”【2】。故老年人的飲食應講求性味甘平、飯菜溫熱、容易消化、品種多樣。多食雞、魚、肉、蛋、豆制品以及新鮮蔬菜、野菜、水果、干果等高蛋白、高維生素、高微量元素、高糖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對脾胃虛弱的老年人應注意吃點姜,以驅寒養(yǎng)胃;哮喘病患者應常吃些生姜、蜂蜜水,以潤燥、止咳、鎮(zhèn)喘;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應禁食辛辣、高鹽食物,還應忌煙戒酒?,加強體育鍛煉。
此段以飲食護理為重點:
對中老年人而言,氣候乍寒乍暖,容易引起宿疾復發(fā),宜進食偏于溫熱的食物。飲食原則為選擇熱量較高的主食,并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
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先生說過:“老年人所以多疾患,皆因春夏取涼過多,飲食太冷。”基于這一理論,老年人在盛夏時冷飲要盡量少吃,要學會科學地補水,應采用“多次少飲”的補水方法。
此階段以老年人夏季養(yǎng)生為服務要點:
盛夏陽光強烈、天氣酷熱,加上人體陽氣旺盛,容易使人心煩急躁,老年人在酷熱的天氣里,一定要讓情緒處于平靜狀態(tài),不可過度勞累、激動。良好的心態(tài)是身體最好的調節(jié)劑,可防止“五臟內火”的滋生。
夏季宜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穿衣宜選擇輕、薄的棉紡織品。在出汗過多的情況下,要及時補充機體水分,如喝淡鹽水、綠豆水、清茶水等。
食物要以溫、軟、清淡為宜,不可過多地吃冷、肥、膩的食品,不可飲食過量。若出現(xiàn)由于飲食不當引起的嘔吐腹瀉,應立即到醫(yī)院治療。
夏季是人體心火旺、肺氣衰的季節(jié),起居方面要適當?shù)赝硇┧X、早些起床。清晨空氣新鮮,起床后可到戶外參加一些適當?shù)捏w育活動,對增強體質頗有益處。中午要適當睡眠,保持精力,但由于天熱出汗毛孔擴張,機體易受風寒侵襲,所以不可露天或在樹下睡眠。
一要多喝清涼解暑的飲品,如淡鹽水、綠豆水、酸梅湯、菊花茶等,以補充因身體出汗造成的消耗,但不要貪食冷飲。二要常吃涼性蔬菜瓜果,如苦瓜、冬瓜、西瓜、豆芽、銀耳、香蕉等,以增強體內抗毒能力,減少暑氣及熱毒對人體的傷害。三要講究營養(yǎng),夏季老年人需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和粗纖維食物,如瘦肉、牛奶、蛋品、豆腐等,以補充人體消耗。
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縮,洗澡不要用堿性肥皂,秋季氣候干燥,再使用堿性肥皂容易使皮膚干燥脫屑,導致皮膚自身保護能力降低,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
不宜終日閉戶,天涼也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不要在居室內吸煙,以減少污染,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生。廚房最好安裝排風扇,使油煙及時排出室外。庭院、室內可養(yǎng)些花草,勤灑水,以調節(jié)室內濕度。
適當增強鍛煉可以適應氣溫的變化,增強抗病能力。身體好的可以選擇爬山、釣魚、郊游等活動。而身體較差的則可以選擇一些活動量較小的項目,如戶外散步、打太極拳、氣功等。
秋應防寒氣侵襲,防止呼吸道疾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復發(fā),體弱的老人更應注意
晚秋季節(jié),氣候比較干燥,老年人顯得津液不足,而出現(xiàn)口干舌燥、大便秘結等癥狀。此時應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多吃一些潤肺生津的食物,如豆?jié){、西紅柿、梨、香蕉、大棗、蓮子及禽蛋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能,增加抗病能力。
身臨草枯葉落的深秋,常讓老年人引起凄涼、苦悶、垂暮之感,易誘發(fā)消沉的心緒。因而必須使老年人注意心理上的調適,正確把握自己,學會自行調節(jié)。適當參加休閑活動,如地方戲曲表演、郊外出游活動等。
1、注意防寒保暖:當寒潮或強冷空氣襲來之時,老年人中高血壓,中風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出現(xiàn),產生心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冠心病、肺氣腫、哮喘的重要誘因,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
2、重視飲食調理:在冬季中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葷素夾雜,以增加營養(yǎng)、增強御寒能力。
3、改善居室環(huán)境:控制室內溫度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jié)。
4、意取暖適度:正確的冬季取暖方法是:室內溫度保持在18-25度,局部取暖不要超過10分鐘。
5、當進行體育鍛煉。
6、宜洗浴過勤:冬季老人以5~6天洗浴一次最佳,而且水不宜太熱,洗后最好喝一杯熱開水。
7、切忌煙酒嗜好。
8、免外出時間過長。
9、病早治:老人在冬季如稍有不適如:食欲不佳、發(fā)熱、咳嗽、胸痛、心悸、氣短、疲乏無力等,應及時去找醫(yī)生診治,以免延誤治療,造成病情加重。
1、克服退休的孤獨感也成為福利院老人一重大問題
首先,應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老年價值觀,最有效的辦法是找事做,培養(yǎng)多方面的生活情趣。其它如參加集體文藝活動、能使老人在群體內交流思想情感,消除孤獨感。
2、重視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點,解決老年人的正常心理需求,對穩(wěn)定老年人的情緒變化、健康長壽有很重要的意義。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需求有:
*健康需求 這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懼死的心理。
*工作需求 退休的老年人大多尚有工作能力,驟然間離開工作崗位肯定會產生許多想法,希望再次從事工作,體現(xiàn)自身價值。
*依存需求 人到老年,精力、體力、腦力都有所下降,有的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希望得到關心照顧,將會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
*和睦需求 老年人都希望鄰居關系融洽,互敬互愛,互相幫助,老年人就會感到溫暖和幸福。
*安靜需求
*支配需求【3】老年人原來多為一家之主,掌握家中的支配權。但由于年老后的變化,老年人的地位、支配權都可能受到影響。這也可能造成老年人的苦惱。
*尊敬需求 老年人會經(jīng)常情緒緒低落,如果得不到尊重,就會產生悲觀情緒,甚至不愿出門,長期下去,則會引起抑郁和低沉,為疾病埋下禍根。
*求偶需求 老年人喪偶后生活寂寞,子女照顧也非長久之計,所以子女應該支持老年人的求偶需求。
通過以上老年人心理情況分析,進行有計劃的服務護理,將人員分在特定的組,定人定組定點照顧,使老年人對服務人員有家屬的歸屬感。
該項目志愿者服務效果評價:1、從完善志愿者護理服務的角度出發(fā),評價社會性和健康促進作用;2、從服務對象滿意度評價中分析服務項目的意義和服務質量。但目前用過于精細化的指標來評價尚不適用。
[1] 閔瑰 胡曉瑩.我國老年人長期護理及其需求研究現(xiàn)狀[J]護理研究 2010,(26):79-81
[2] 陳志英張慧清.老年公寓養(yǎng)老護理的服務模式[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0,(7):45-46
[3] 李賓.福利院老年病人的心理護理[J]當代護士,2010,(8):16-17
On the Service Model of Elderly Welfare by Volunteers
FU WeiXIANG Yu LI Li-xia
(Hunan Universityof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Hun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an active role in building up a platform for moral practice of their students.For instance,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nursing,a voluntary nursing service mode can be set up in the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for the Aged in light of students'own professional advantages.This newmode should take the frequent voluntaryservice"TwoHelpingOne"as its main formaccompanyingwith the innovation in organizingactivities soas tomake college students'voluntaryservice a virtuous circle,thus promotingthe idea of"HelpingOthers toHelp Themselves".
attendance;volunteers;elderlywelfare;service model
R248
A
1671-5004(2011) 02-0088-02
2011-4-7
傅偉(1970-),女,苗族,湖南沅陵人,湖南中醫(yī)藥大學講師、副科長,從事思想政治輔導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