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吳 丹
一年級新生剛開學時,總會出現(xiàn)一些似曾相識的場景:教師站在教室門口迎接新同學,隱隱約約聽見一陣哭聲,一探頭,看見一位家長和孩子在教室門口拉拉扯扯,孩子一個勁地哭,家長好不容易把孩子勸進教室,轉(zhuǎn)身走了,孩子卻哭得更厲害了;教學樓旁是熱鬧非凡的街道,不時傳來樂曲聲,一位小男孩整節(jié)課都在側耳傾聽,睜大眼睛望著窗外,有時甚至跟著音樂哼唱起來,惹得同學們哄笑連連;剛上課,一位女生就叫起來:“老師,他拽我的頭發(fā)!”沒過多久,聽到“哐啷”一聲,坐在后面的小男孩連人帶凳坐在了地上,“嘻嘻嘻……”他的周圍散發(fā)出一陣笑聲。年輕的教師把他請到講臺上,大家都盯著他,他卻做起了鬼臉,把教師都給氣哭了。
有的教師習慣把以上學生的行為歸結為品德不好,而很少去探究他們內(nèi)在的心理,結果造成許多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學生在幼兒園階段,主要是以“玩”為主,而小學階段,就要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接受良好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和約束,還要參加各種集體活動。讓孩子的心理適應這種學習、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需要一個過程。為了實現(xiàn)學生的心理從幼兒園到小學的有效過渡,必須找準學生的心理困惑,營造良好的氛圍,因材施教。
控制環(huán)境,消除干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對學生來說如春雨潤物。當學生正在看書時,教師和家長要盡量避免讓他們分心;當學生專心做一件事時,要讓他們把桌面上無關的東西拿開。例如,上語文課就拿語文書,上數(shù)學課就把其它的書收起來。學校環(huán)境應該保持安靜、整潔、有序,課堂應該結構嚴密,高度組織化;學校的作息時間和家庭日常生活時間都要做到有規(guī)律;要有明確、一致的學校規(guī)則,訓練學生理解和執(zhí)行這些規(guī)則。這些對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教師和父母要以身作則,做事情有計劃,有條理,善始善終。
賞識教育,豎立榜樣。每個孩子身上都有閃光點。教師的鼓勵和賞識是學生追求上進的催化劑。教師要及時抓住孩子表現(xiàn)良好的瞬間,給予充分的鼓勵。鼓勵可以調(diào)動孩子自身的積極因素,讓孩子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長處,使孩子自身固有的積極因素得到強化。揚長才能避短,強化積極因素才能戰(zhàn)勝消極因素。另外以鼓勵為主,還可以創(chuàng)造和諧愉悅的氣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游戲輔導,寓教于樂。對注意力較差的學生而言,游戲是一種有效的方法。其他學科教師可以和體育教師合作指導他們拍球、跳繩、走平衡木、爬行等,當學生在游戲中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運動時,他們就能產(chǎn)生一種對運動的秩序感,也就相應地發(fā)展了注意力。同時,在課堂上還可以采用“開火車”的方式,把學生吸引到情境中來,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高他們的注意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寓教于樂,往往能事半功倍。
代幣鼓勵,精神刺激。物質(zhì)的東西對小學生來說,更容易接受,更直觀,更具精神刺激。教師可以采用代幣獎勵方法,即設計一種能夠代表獎勵和懲罰的具有標志意義的東西。如做成蘋果花和紅蘋果的卡片。當孩子表現(xiàn)好的時候,就獎勵孩子一張?zhí)O果花卡片,如果有三張?zhí)O果花卡片就可以兌換一張紅蘋果卡片。如果有三張紅蘋果卡片就可以獎勵一個作業(yè)本,并印上一個蘋果獎章。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孩子們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把鼓勵換成孩子希望得到的禮物和機會,學生的學習勁頭就會更足,也更有利于實施評價。
家校聯(lián)系,形成合力。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不懂兒童的心理,不懂教育子女的方法,就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教師通過深入的家訪才能了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和期望值,才能深入地分析與研究哪些因素對孩子產(chǎn)生積極作用,哪些因素產(chǎn)生消極作用,從而具體指導和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