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紅梅
腦梗死是指腦組織因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奧扎格雷鈉是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劑,能夠阻礙前列腺素生成血栓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擴張血管作用。我院2010年住院的34例腦梗死患者采用奧扎格雷鈉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0年住院的68例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颊咴?0~76歲之間,平均(61.5±7.3)歲。其中,男47人,女21人。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1]。排除有明顯意識障礙、心腎功能不全、有腦梗死后遺癥、高血壓不能有效控制以及代謝性疾病的患者。
1.2 研究分組 將68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34例。分別采用兩種方法治療,其中觀察組采用奧扎格雷鈉治療,對照組采用血塞通治療。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觀察組:采用奧扎格雷鈉治療。將80 mg奧扎格雷鈉加入250 ml 5%葡萄糖水中,靜脈滴注,每天一次,連續(xù)滴注15 d。對照組:采用血塞通治療。將200 mg血塞通加入250 ml 5%葡萄糖水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滴注2周。兩組患者均加強營養(yǎng)神經、脫水、降顱內壓和控制血壓、血糖的治療。
1.4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及不良反應情況。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描述,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分類資料采用率進行描述,用檢驗進行比較。
2.1 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12例,有效1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8.2%;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15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7.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9,P<0.05。故認為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比較結果 對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的評分進行比較。觀察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為(19.7±9.1),對照組治療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為(19.3±9.8),兩組比較t=0.174,P=0.862>0.05。觀察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為(8.7±6.5),對照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平均為(12.6±7.3),兩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t=2.33,P<0.05??梢?,觀察組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不良反應 觀察組用藥后有1例出現頭痛癥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9%。對照組發(fā)生2例不良反應,均為頭暈頭痛癥狀,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9%,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沒有差異,χ2=0.349,P=0.555。且均無明顯的血、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的改變情況。
近年來,腦梗死和急性腦梗死發(fā)生率逐漸增大。腦梗死的致殘率和死亡率高,對其進行及時的治療非常重要。奧扎格雷是強力高效的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劑,選擇性的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有效地抑制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達到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管痙攣和改善腦供血的作用。血塞通的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具有阻滯鈣通道防止缺血后鈣離子內流,抑制血小板集聚與釋放,清除黃嘌呤醇氧化嘌呤產生的氧自由基,以及擴腦血管、改善腦部缺氧的作用[2]。本文采用奧扎格雷和血塞通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發(fā)現,奧扎格雷治療后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血塞通組。觀察組治療后的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但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可見,對腦梗死患者采用奧扎格雷進行早期治療,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42(6):60-61.
[2] 王燕,王建斌.血塞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臨床觀察.新疆醫(yī)學,2009,38(2):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