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孫國華 張思杰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SSSS)主要是由凝固酶陽性的噬菌體Ⅱ組型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種嚴重的皮膚感染,該型葡萄球菌可產生表皮松解毒素,造成皮膚損害,往往先由面部,特別是口周或頸部開始,局部皮膚潮紅、粗糙,迅速向周圍擴展至腋窩及外陰,在兩三天內全身皮膚都可發(fā)紅在紅斑基底上出現大小不等密集清亮的水皰,并能互相融合成更大水皰,觸痛明顯,表皮松解,捏起后成皺褶、皰壁薄、松弛易破,尼氏征陽性,表皮極易剝脫,露出鮮紅色濕潤面,頗似燙傷樣,面部受累可見淺黃色痂,口周可見放射狀皸裂,皮膚不化膿,預后無瘢痕,通常伴有發(fā)熱。通過對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28例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患兒進行護理,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28例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患兒,男16例,女12例,發(fā)病年齡為1~10歲,外傷5例,春秋季發(fā)病為多,夏冬季發(fā)病少。
2.1一般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溫度24~26度,濕度50% ~60%。每日通風2次,預防交叉感染。凡有感冒或其他傳染病的人員,禁止與患兒接觸。并保持床單的清潔、干燥,每次皮膚護理后均更換床單。用后的床單需消毒后方可使用。家屬及陪護人員需注意手部衛(wèi)生,接觸患兒前后需洗手。
2.2高熱護理 注意監(jiān)測體溫變化,必要時遵醫(yī)囑予退熱藥及液體支持。2次退熱藥使用時間間隔為6~8 h,期間配合物理降溫,可采用腳底置熱水袋、頭部冷敷、溫水擦浴、減少蓋被、定時開窗通風等措施,同時囑患兒多飲水,以防退熱時大量出汗引起虛脫。
2.3皮膚護理 每日詳細觀察并記錄皮疹的變化。保持皮膚創(chuàng)面清潔干燥,及時擦去汗液,病情允許可以穿衣服時,應選擇寬松、柔軟、透氣性能良好的棉質衣服為宜,每天更換。減少活動,避免摩擦減少觸痛。皮膚潮紅及皮疹處用0.5%碘伏棉球擦拭,3次/d,大皰可用無菌注射器穿刺抽吸皰液,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注意動作要輕柔,并使患處皮膚充分暴露,可使頭后仰,雙臂上舉,雙腿屈膝并外展以暴露頸部腋窩及外陰皮膚,每2 h變換體位。給患兒修剪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囑患兒勿抓撓,脫皮時不要剝皮屑,以免發(fā)生破潰感染,留下瘢痕及色素沉著。通過上述措施,本組28例患兒均未發(fā)生皮膚感染。
2.4眼部的護理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的患兒,常伴有眼結膜炎和口腔黏膜潰瘍。表現為結膜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分泌物較多時可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3次/d,并涂紅霉素軟膏3次/d。
2.5鼻部的護理 保持鼻腔的清潔濕潤,用生理鹽水棉簽先清潔鼻腔,再涂紅霉素軟膏3次/d。有鼻涕時勿擰鼻翼,用紙或棉簽擦鼻涕。因鼻根部亦呈放射性皸裂,以免引起疼痛。
2.6口腔的護理 口腔潰瘍時保持口腔清潔,多飲溫開水,每次喂哺后用蘸有生理鹽水的無菌棉簽擦拭口腔,年齡大的患兒指導其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并予口腔潰瘍散或西瓜霜涂擦口腔患處2~3次/d,以促進潰瘍愈合。
2.7耳部的護理 本病累及耳部時常表現為耳根部紅腫皸裂,耳廓及外耳道皮疹,護理時應保持耳部清潔,用蘸有碘伏的棉簽擦拭耳部3次/d,注意擦外耳道時,棉簽不宜過濕。
2.8外陰及肛周的護理 本病累及外陰及肛周時,可使分泌物增多,并出現紅腫及大片脫皮,露出鮮紅創(chuàng)面,護理時注意保持清潔及干燥,用碘伏棉球擦拭3次/d,擦拭后囑患兒雙腿屈膝并外展應充分暴露,保持干燥,但應注意保暖,防止著涼,可蓋薄被。
2.9飲食方面的護理指導 多數患兒因發(fā)熱及口腔潰瘍而降低食欲,指導家屬合理喂養(yǎng),加強營養(yǎng),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富有營養(yǎng),刺激性少的食物,口腔黏膜潰瘍時,給予流質飲食,食物不宜過熱。同時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促進患兒的食欲。禁食冰冷、辛辣、堅硬、咸等刺激性食物。
指導家屬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囑患兒注意講究衛(wèi)生,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預防感染;加強看護,防止外傷;同時加強營養(yǎng),增強機體免疫力,發(fā)現異常隨時就診。
4.1注意要點 操作時注意動作輕柔,多安慰患兒,尤其是頸部、腋窩和外陰處,易大片脫皮,動作不宜過快,使其充分暴露,保持其皮膚干燥,可促使皮損處早日結痂愈合。操作中要實施人性化服務,注意保暖,遮擋屏風,保護患兒的隱私。
4.2心理護理 本病起病急,且好發(fā)于面部,口角處呈放射性皸裂,脫屑時伴有劇痛,患兒及家屬常擔心留瘢痕,因此,要耐心、反復、多次告訴患兒及家屬勿抓撓皮膚,皮損修復后不會留瘢痕及色素沉著。根據患兒的性格特點,做好心理護理,由于患兒年齡小,語言溝通障礙,??摁[不止,煩躁不配合,護士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愛護體貼患兒,消除患兒的陌生感和恐懼感,保持情緒穩(wěn)定,避免哭鬧,爭取配合治療,使其早日康復。另外,由于本病并非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家屬會缺乏本病的相關知識,因此,要向家屬介紹本病的相關知識,取得家屬的配合,對合作的患兒予以表揚鼓勵,以提高整體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