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清
自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運用后路傷椎注入人工骨短節(jié)段釘棒系統(tǒng)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其中25例獲得隨訪,臨床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27~54歲,平均38.5歲。傷椎位置:T112例,T125例,L18例,L27例,L33例。致傷原因:塌方2例,交通傷7例,墜落傷14例,其他傷2例。骨折按Mcaffee分型:屈曲壓縮型骨折13例,爆裂骨折12例。脊髓損傷程度按美國脊髓損傷學會(ASIA)標準評定:B級3例,C級5例,D級11例,E級6例。受傷至手術時間2 h~10 d,平均6.3 h。
1.2 手術方法 全麻生效,俯臥于Andrew架上,以傷椎為中心后正中切口入路,顯露傷椎和上、下鄰椎的棘突、椎板及關節(jié)突。安裝釘棒系統(tǒng)傷椎牽開復位。根據三平面固定理念,選擇椎弓根完整骨質堅硬的一側置直徑5.5 mm長40 mm短釘,另一側用直徑為4.0~7.5 mm的鉆頭開放椎弓根通道。如術前CT片提示椎管內有明顯占位或者伴有神經癥狀者,術中行半椎板減壓,用嵌打器打壓復位椎體后緣的骨塊?!癈”型臂X射透視下,用細小刮匙行傷椎椎體骨塊撬拔復位,5例經傷椎椎弓根行KP擴張氣囊椎體成形術。術中判斷螺釘在椎弓根的位置良好,傷椎復位滿意后,透視下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16號釘頭通過椎弓根低壓注入傷椎,注射量5~10 ml,確定液態(tài)硫酸鈣無滲漏現象,放置負壓引流48 h。
1.3 測量及對比方法 術后、隨訪及內置物取出前時均攝正側位X線片,測量傷椎、及上下椎體前后緣高度和 Cobb’s角,對比傷椎高度矯正后丟失情況。
隨訪6~18個月,平均14個月。術后、隨訪及內置物取出前均攝X線片測量傷椎無高度丟失,術后傷椎CT掃描,椎管形態(tài)完整,椎管內無骨塊及人工骨外露占位壓迫脊髓。內置物取出時遠期功能評定脊髓損傷(ASIA)恢復情況:B級3例中1例恢復至D級,C級5例中1例恢復至D級,其他23例均恢復至E級。
3.1 后路經傷椎椎弓根短節(jié)段釘棒系統(tǒng)(5釘)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優(yōu)點 胸腰段為脊柱活動度較大部位,也是骨折的好發(fā)部位。傷椎治療在于達到持久無痛穩(wěn)定,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胸腰椎骨折在1994年Mc-Cormack等提出了負荷分配分類法,本組25例病例均在6分以下,為脊柱后側入路指征,其局部解剖簡單,操作容易,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必要時行后路椎板減壓,完全解除神經的壓迫,創(chuàng)造神經功能恢復的有效空間。釘棒系統(tǒng)是胸腰椎骨折后路手術的主要內固定物,使脊柱三柱同時縱向撐開,利用脊柱軟組織的牽張作用,使椎管內和椎體前緣的骨折塊復位,從而達到椎管內間接減壓的目的,也為損傷的脊神經恢復創(chuàng)造良好的內環(huán)境。選擇短釘經傷椎椎弓根完整骨質堅硬的一側置釘短節(jié)段固定,另一側注入人工骨椎體植骨早期固化,增加骨把持力,增加脊柱早期穩(wěn)定性。通過釘棒系統(tǒng)堅強的固定,使胸腰段的正常生理曲度及序列恢復,重建了脊柱的穩(wěn)定性,同時胸腰段的運動功能獲得最大限度保留,減少了相鄰椎體的退變。傷椎高度恢復良好,后突角完全矯正,減少及分散胸腰段連接處的應力,一邊椎弓根三點固定及橫桿連接,使得釘棒系統(tǒng)的四邊形效應消失。傷椎短節(jié)段釘棒系統(tǒng)(5釘)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是一種科學有效的方法。
3.2 傷椎植骨的應用 隨著脊柱骨折內固定失敗的出現,人們開始重視對傷椎的治療,如在傷椎中植骨[1],以提高手術療效。本組病例應用可注射人工骨是純度100%硫酸鈣,具有醫(yī)學純度,是一個完全生物兼容的材料,高粘度的硫酸鈣液在傷椎骨折塊間隙均勻擴散,滲出<0.5%??刹僮鲿r間2~3 min,完全凝固時間12~15 min。其抗壓性強,是松質骨的三倍,促使傷椎內骨質早期穩(wěn)定,能承受人體重力,可早期負重,避免傷椎高度的丟失。凝固過程不產熱,為冷凝固,對神經結構無熱力傷,對周圍的組織細胞無損害。注射人工骨不透X射線,術中透視可清楚看到硫酸鈣所在的位置。姜星杰報道[2]硫酸鈣人工顆粒骨組織相容性好,可顯影,具備成骨誘導性,13周左右可生物降解并被周圍骨爬行替代。本組植骨病例體內溶解吸收時間穩(wěn)定,約2個月左右,同時刺激新生骨的形成,吸收率和新生骨的生長率一致,體內分解后pH值呈中性。周其璋等[3]報道經椎弓根植骨在改善椎體前緣高度及Cobb’s角的矯正程度方面明顯優(yōu)于橫突間植骨。觀察本組25例應用可注射人工骨椎體植骨,術中無滲漏壓迫脊髓及肺栓塞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隨訪時無內置物松動、斷裂的發(fā)生。此法有效地防止了傷椎高度及矯正度的丟失,也減少了內固定失敗。
總之,后路傷椎注入人工骨短節(jié)段釘棒系統(tǒng)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側重傷椎的治療,是一種操作簡單,節(jié)段短固定可靠,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宜拆除的優(yōu)點。術后可以早期離床活動,預防各種并發(fā)癥,降低了斷釘斷棒及內固定物松動的發(fā)生率,提高了傷椎穩(wěn)定,傷椎高度術后及隨訪時無丟失。
[1] Oner FC,Verlaan JJ,Verbout AJ,et al.Cement augmentation techniques in traumatic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Spine,2006,31:89.
[2] 姜星杰,吳小濤,張紹東,等.硫酸鈣骨水泥降解成骨性能的實驗研究.中華創(chuàng)作骨科雜志,2007,9(8):717.
[3] 周其璋,劉永恒,梁必如.經椎弓根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分析.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6,21,(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