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國
(聞喜縣交通運輸局,山西 運城 043800)
路基是高速公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公路工程路線的主體和路面的基礎,貫穿高速公路全線,與橋梁、隧道相連,并且它與路面共同承受行車荷載的作用,它和路面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路基的施工質(zhì)量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經(jīng)受住時間、車輛運行荷載考驗的關鍵。保證路基施工質(zhì)量關系到整個公路質(zhì)量。因此,在公路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采取一系列科學措施,充分重視路基施工技術的應用,切實抓好路基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確保整體公路工程能夠保質(zhì)保量、安全按期完成。
(1)結構穩(wěn)定性。為防止路基結構在行車荷載及其他自然因素等條件下發(fā)生整體失穩(wěn)、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不均勻沉陷、路面縱橫坡變碎、平整度下降等一系列的變形或破壞,必須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障路基整體結構的穩(wěn)定性。
(2)強度。強度是為保證路基在各種外力的作用下,不致產(chǎn)生超過容許范圍的變形或者破壞,要求高速公路的路基具有足夠的強度來予以保障。
(3)水。水是影響路基強度和穩(wěn)定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水的侵蝕會造成許多路基病害。另外,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由于水溫狀況的變化,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也會顯著降低。特別是對于一些季節(jié)性冰凍區(qū),由于水溫狀況的變化,路基將發(fā)生周期性的凍融作用,形成凍脹和翻漿,這就要求路基具有一定的水溫穩(wěn)定性。
(1)因地制宜,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目前大多公路路基都采用機械化施工或綜合機械化施工,采用配套機械,主機配以輔機,相互協(xié)調(diào),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綜合機械化作業(yè)。這樣能夠極大地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zhì)量和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工程造價、保證施工安全。因此,所采用的機械必須滿足路基施工的要求,特別是壓實設備合理配備,是保證路基強度的關鍵。
(2)把控工程整體進度,嚴格施工程序。必須認真按規(guī)定要求做好組織、物質(zhì)、技術及現(xiàn)場4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小橋涵、擋土墻、盲溝等小型構造物通常是與路基施工同步進行,避免路基填筑后又來開挖修建這些構造物,影響工程整體進度和質(zhì)量控制。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監(jiān)理工程師的指令,精心地開展工作。
(3)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順序,明確構造物和路基的銜接關系,對高填方段應優(yōu)先安排施工,在施工中以施工組織設計為龍頭,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合理調(diào)配人員、設備,是保證高填方路基施工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路基在填筑前應首先進行原地表處理,應對原地形地貌、地表附著物、沿線地質(zhì)水文等情況進行詳細踏勘,在保證工程質(zhì)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節(jié)約用地、保護農(nóng)田水利設施,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當?shù)氐胤叫圆牧虾凸I(yè)廢渣,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對路基填筑范圍內(nèi)的樹木要砍伐、移植清理干凈,原地面的有機土、種植土、草皮等要予以清除,原地表坑、洞、墓穴等要用原土或砂性土回填,并按規(guī)定進行壓實。原地面橫坡陡于1∶1.5時要挖成臺階并分層碾壓回填,路堤基底原狀土的強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換填,換填深度應不小于30cm,并予以分層壓實,壓實度應滿足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
填筑路基時,應按照施工現(xiàn)場情況,盡量選用水穩(wěn)性好、強度高的材料填筑路基,一般來說砂性土最優(yōu),黏性土次之,在填筑前應對擬用的填料進行取樣試驗。路基填筑時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填筑方法,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水平分層填筑的方法填筑。根據(jù)不同填料和壓實度要求、松鋪厚度等情況合理選擇壓實機具,如黏性土質(zhì)的路基壓實應該選用靜力式壓路機,而砂性土類型的路基壓實宜選用振動壓路機。不同類型的填料應分層填筑,不能混填,每種填料最小填筑厚度應不小于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優(yōu)良的填料應填筑在上層。
路基壓實度是路基工程質(zhì)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也是施工過程中一個主要質(zhì)量控制點。影響路基壓實度的因素主要有:填料的種類、填筑的方法、分層的厚度、碾壓時填料的含水量、碾壓機具以及碾壓方法和遍數(shù)等。路基填筑時應盡量選用良好的材料,采用水平分層的方法填筑,填料的最大粒徑要滿足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要將待壓路基表面整理平整,嚴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盡量使待壓的填料含水量達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碾壓時應做到“先輕后重”,即先用輕型壓路機靜壓1~2遍,使填料穩(wěn)定后再用重型或振動壓路機進行徹底碾壓至設計要求壓實度,要做到既完全達到設計壓實度要求而又不過分壓實。
公路排水設計應包含以下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其一是要考慮如何減少地下水、農(nóng)田排灌水對路基穩(wěn)定性及其強度的影響,一般稱之為第一類排水;其二是要考慮如何將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減少雨水對路基、路面質(zhì)量的影響,減少因路表水排水不暢或路表水下滲對路基、路面結構和使用性能產(chǎn)生的損害,這稱為第二類排水。
第一類排水設計通常采用適當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設置隔水墊層等辦法。施工期間一般都考慮在施工前開挖臨時排水邊溝,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時在路基底部摻加低劑量石灰處理,設置40cm厚的穩(wěn)定層等,采用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類排水設計一般包括:①通過路面橫坡、邊溝、邊溝急流槽等,將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②設計中央分隔帶縱向碎石盲溝、軟式透水管及橫向排水管,將施工期進入中央分隔帶的雨水及運營期中央分隔帶的下滲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③設計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橋面水;④設計中采用瀝青封層、土路肩縱橫向碎石盲溝或排水管,將滲入路面面層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路面滲水的排水設計:沿路面邊緣設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溝、橫向出水管和過濾織物(土工布)組成的路面邊緣排水系統(tǒng)。
通過設置瀝青封層、土路肩縱橫向碎石盲溝和排水管,將滲入路面面層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過瀝青面層下滲的水量有限,考慮到排水路徑的限制,因此,設計中采用每10 m左右設置1道Ф5cm橫向排水管以確保路面下滲水的排除。
(1)坡面防護。坡面防護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沖刷、坡面巖土的風化剝落以及與環(huán)境的協(xié)調(diào)。通常措施是采用石砌圬工防護,混凝土預制塊護坡多用在路堤邊坡,連片的及帶窗孔的護面墻,用于路塹邊坡。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護存在造價高、易破損等諸多問題?,F(xiàn)在,種草防護技術應用較為廣泛,邊坡較高則采用砌石框格種草防護,起到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化景觀和坡面防護的三重效果。石砌圬工防護的使用仍較普遍,混凝土預制塊護坡多用在路堤邊坡,連片的及帶窗孔的護面墻用于路塹邊坡。破裂的或易于風化破碎的巖石路塹邊坡采用錨桿掛鐵絲網(wǎng)或高強塑料網(wǎng)格噴漿或噴射混凝土以及噴射纖維混凝土防護也有較好的效果。
(2)沖刷防護。傳統(tǒng)的方法是用砌石、拋石、鐵絲石籠和擋土墻防護,改進后可以用高強土工格柵代替鐵絲做石籠,用聚脂或聚胺脂類土工織物混凝土護坡模袋做成的護面板防護受水沖擊的邊坡,很能適應土體不均勻沉降。
(3)支擋防護。擋土墻用于支擋防護目前仍占主要:①石砌的重力式擋土墻多用于石料豐富、墻高較低、地基較好的場合;②鋼筋混結構的懸臂式擋土墻、扶壁式擋土墻和板柱擋土墻其受力比較合理,墻身圬工體積小,也已廣泛應用于公路路基的防護;③垛式擋土墻易于調(diào)整墻的高度,并采用預制構件拼裝,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擋土墻。
公路路基施工質(zhì)量的好壞,對公路的使用性能影響較大。在施工中必須對路基施工質(zhì)量予以充分的重視,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針對不同的路基項目采取不同的具體措施。切實抓好施工的每個步驟、每個環(huán)節(jié),正確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確保路基工程質(zhì)量達到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