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陳
從2010年廉政指數想到的……
□筱陳
2010年全球腐敗指數報告已經出爐,中國在178個國家和地區(qū)中排名第78,從排位上看,比2009年上升1位;從得分上看,與2009年持平。“透明國際”是一個對腐敗問題研究的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從1995年開始,每年發(fā)布一次評價各國腐敗狀況的指標。這一指數,成為國際社會了解各國廉政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數。由于觀念的差異以及對國情缺乏深度了解,對我國的評價未必完全準確客觀,但也不失為是了解國際社會對中國反腐敗評價的一個重要途徑。解讀2010年廉政指數,讓我有了以下一些想法。
其一,從一個方面反映出我國反腐倡廉取得的成效。分析15年來我國廉政指數的得分情況,從1995年的2.16分到2010年的3.5分,15年間上升了1.34分。從17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排位上看,排名也在大幅上升,1995年41個國家參與排名,我國列第40位,1996年54個國家參與排名,我國列第50位,從1997年開始,排名不斷靠前。這說明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始終把反腐倡廉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上,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在堅決懲治的同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預防、更加注重制度取得了成效。
其二,從一個方面反映了我國反腐倡廉處在“徘徊”之局。從數據可以看到,15年來,清廉指數從1995年的2.16分上升到1998年的3.5分,之后,連續(xù)多年一直在3.5左右徘徊。這個得分,反映出我國正處在體制轉型、利益調整、思想多元的這一特殊階段反腐倡廉工作的特殊性。在這一階段,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依然存在,腐敗現象依然處在易發(fā)多發(fā)階段。我以為,在這樣一個轉型時期,有效地扼制住“腐敗”的蔓延,是我們通過努力取得的成效之一。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怠懈,必須更加堅定決心,尋求“突破”之道,走出“徘徊”之局。
其三,從一個方面警示我們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清廉指數把世界各國腐敗狀況按10分排名,0分為腐敗狀況較為嚴重,10分為最清廉。按照國際透明組織的劃分,清廉指數在2.5-5.0之間屬腐敗比較嚴重的國家和地區(qū)。我國的廉政指數還處于比較嚴重的區(qū)間,近幾年來的“兩會”召開之前,人民網都開展網民關注的熱點問題調查,腐敗問題連續(xù)多年都排在首位,也說明網民對反腐敗的期盼。安不忘危、治不忘亂,正視存在的問題,呼應人民群眾的期盼,以更堅決的態(tài)度、更大的力度、更科學的方法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反腐倡廉的滿意度以及國際社會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