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橋
《方志心理學》序
魏 橋
心理學是一門早已受到人們關注的學科。關于心理學的著作,在較大的書店里設有專柜,數(shù)量不少,品種繁多,稱得上琳瑯滿目??墒顷P于方志心理學的著述令我這個眼花老人久覓不得,請教營業(yè)員才知道此類書籍確實是付之闕如。
乙丑臘月,我接到志友常茂林同志寄來的《方志心理學》稿,使我眼睛一亮,內心一怔,因為方志學的相緣學科人們常議論的有歷史學、地理學、經(jīng)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檔案學,唯獨沒有心理學,由此更引起我的興趣。
該書稿的“緒論”中明確指出:“構建方志心理學學科的必要性可概括為‘兩個需要’。一是完善現(xiàn)代方志學學科體系的需要;二是保證方志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需要?!边@是極有見地的概括。修志無疑是一項心理活動,也是一項艱苦、辛苦、而又清苦的繁重工作,而且常常需要投入畢生精力,所謂“一生難修二回志”。有許多同志在實踐中與修志結緣,越修越有味,終生愛上了這項事業(yè),成為方志傳人??梢哉f他們生命不息,奮斗不止,至死不渝,為志苑增添了新花,為方志理論拓展了新途。也有個別同志身入志門,心不在焉,來去匆匆,一志無成,耽誤了青春,甚至有人打趣地提出要方志部門賠償“青春損失費”。當然其中有諸多原因,涉及到客觀條件、個人志愿、方志管理,更關系到修志心理,可見研究方志心理學確實是現(xiàn)實的需要。
修志往往不是個人行為,要處理好各方關系,同行通力合作,這就離不開能適應環(huán)境的良好心理素質,注意心靈間的溝通;離不開內心和諧與和諧相處。書中還提出修志思想和修志心理不是一回事,如果思想認識正確,而心理出了問題也難成就一方事業(yè),初初讀來感到有點費解,細細想來確有深層次的道理在其中。
該書不僅有上述不少亮點,最難能可貴的是鑒于當今“用于指導修志實踐的導向性理論多,而系統(tǒng)研究并能構建方志學科的理論少”的狀況,對方志心理學作了全面、系統(tǒng)的探索,自成一體,成為完整的一家之言。
構建方志學科是當今方志界的一項大事。既要依靠專家,更要依靠方志工作者。名家梁啟超有言:“‘方志學’之成立實自實齋始也”。(《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0版第290頁)。100多年來,尤其是隨著社會主義時期首輪、二輪修志的完成和開展,方志學的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并已正式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然而,方志學的建設尚需不斷完善,需要有下屬學科來支撐?,F(xiàn)在常見的有方志史學、方志編纂學、方志管理學、方志文獻學等。方志心理學必然是方志學的一門不可缺少的下屬學科。
當然,方志心理學的構建不是靠一、兩本書所能完成的,而需要有專家的重視,群策群力,不斷打磨,精益求精??墒菍W術上的“始作俑者”應該受到尊敬和歡迎。
常茂林同志身在基層,不斷有佳作問世,提出了新觀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F(xiàn)在由撰寫論文發(fā)展到專著問世,可能得益于醞釀多年的方志心理學,善于自我心理調節(jié),潛心研究方志理論,并終有所成,實在難能可貴。
我雖從事方志事業(yè)多年,對待方志學的建設懷有莫大的興趣,也撰寫過一些論文,但對心理學純屬門外漢,言多必失,言少也不免有失,只能適可而止。
感謝常茂林著的《方志心理學》給我新的啟迪。
2010年1 月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