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展特色農業(yè)是富民縣近年來實施的品牌戰(zhàn)略,楊梅、冬桃、櫻桃、葡萄等特色水果的種植為富民縣打造了一張張響當當?shù)拿?,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滾滾財源。但是在果樹栽種初期的兩到三年間,會有一個增收“空白”,羅免鄉(xiāng)麥加營村委會羅富村的村民謝朝明就利用這“空白”時段作文章,在果樹地里進行間套種,每年3萬多元的純收入,使他嘗到了間套種的甜心果。
深秋初冬季節(jié)到處是一片水冷草枯的景象,但在謝朝明的柑橘園里,橙黃的橘子綴滿了枝頭,地上是一片翠綠的豌豆,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著陣陣青波?!案涕俳衲瓴艗旃?,這幾年在地里搞間套種,每年都有3萬多元的收入,遇到豌豆價格比較好,收入還要增加。”謝朝明一臉幸福地介紹,他家有果園近百畝,近幾年陸續(xù)種上了柑橘、板栗、核桃等果樹,幾年來,在當?shù)卣呐嘤栆龑拢群笤诠麍@里套種魔芋、南瓜、豌豆等作物,光是間套種一項收入就很可觀?!肮麡溥€沒見效益,謝朝明就已經成了村里有名的萬元戶了?!贝逦瘯r科員介紹,魔芋的間套種收益高、成本低、管理粗放,適宜在陰涼地里種植,不僅果樹里能種植,玉米地里也能套種,下一步村委會將在當?shù)刂攸c推廣。
“2010年進入10月份以來,雨水充沛,針對難得的時機,縣農業(yè)局大力引導和鼓勵農戶利用果園進行間套種三萬多畝,這一措施將為全縣農戶帶來925萬元的收入。”縣農業(yè)局技術人員介紹。
葡萄種植是富民縣的老牌特色產業(yè),利用秋冬葡萄休眠時間套種冬早蔬菜,成為城郊農戶增收致富的又一亮點。
家住北邑村的李加富正在自家的葡萄地里收割棒菜,準備運往縣城銷售。“我家有八分地,每年的葡萄收入接近1萬元,平時就種棒菜、白菜、青筍,每年收入也有4 000多元?!?/p>
據(jù)縣農業(yè)局技術員介紹:“目前為止,全縣種植葡萄七千四百畝,葡萄休眠期在田間套種一至三茬冬早蔬菜,按每畝產量3 000kg,每kg1.5元計算,七千四百畝葡萄田能為農戶增加收入2 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