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鴻遐 淮安市高級職業(yè)技術學校 223001
欒 劍 淮安市美術館 223001
1.中國傳統(tǒng)建筑裝飾圖案。古代的中國人民比較重視現(xiàn)實社會,對今生的重視程度遠遠大于來世。古人在自身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將求生的本能演變成“祈福避禍”的吉祥觀念,于是吉祥文化就在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中產生了。建筑是人們古往今來棲居的地方,是人類從出生到終老都要依附的物質載體,是一門創(chuàng)造形式美的藝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審美趣味,這種審美趣味也會反映到建筑中來,經(jīng)過漫長的歷史文化積淀,從而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傳統(tǒng)結構樣式和有富有文化內涵的裝飾圖案。
吉祥主題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裝飾圖案表達的一個中心內容。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中,人們常在屋頂、屋脊等處裝飾各種傳說中的神獸,象征吉祥如意,鎮(zhèn)兇避邪,如龍、鳳、寶瓶、華蓋、法輪等圖案。在門、窗、地面等建筑元素中裝飾植物、動物、器物、幾何紋樣和福字、回字等字形圖形,這些圖形根據(jù)需要組成吉祥圖案,寓意納福求祥的思想,含義深遠綿長。在中國傳統(tǒng)建筑裝飾圖案中,常用千年的龜鶴、常青的松柏、延年的靈芝象征長壽;牡丹象征富貴;石榴寓意多子;以荷花代表高潔;梅花和喜鵲組成圖案,寓意“喜上眉梢”;幾條金魚組成的紋樣象征“金玉滿堂”等。中國傳統(tǒng)建筑裝飾圖案注重用裝飾藝術去表達人文思想內涵,裝飾與文化并重。
2.淮安園林鋪地圖案的形式來源。中國工藝美術歷史悠久,制作精巧,豐富多彩,在世界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中國傳統(tǒng)圖案遍布中國工藝美術之中,有其特殊的文化特色,它凝結著中國人的倫理情感、生命意識、審美趣味與宗教情懷,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自從有了人類的聚居活動,也就有了固定的生產生活場所,這些場所的存在是鋪地概念得以確立的必要條件。早期鋪地功能沒有明確化,只是應生產生活方便而產生,建筑隨著生產生活的發(fā)展逐漸完善起來。夏朝出現(xiàn)了王室,這些王室規(guī)模宏大,并且成組群形式出現(xiàn)。許多考古遺址都陸續(xù)被發(fā)掘出來,當時的房屋內的地面都作了夯實處理,地面非常平整,這意味著對地面的處理也成了建筑房屋的一個必須的工藝流程。到了商朝,當時還沒有高型家具,人們所采取的還是從祖先那里繼承的席地而坐。應該說對于地面采取外物進行鋪設的應該是那種草編的“筵”,然后在“筵”的上面鋪上“席”,這就是所謂“筵席”鋪地的來源。園林的鋪地可能起源于王侯的園囿,為了在自己的園囿中行走方便,他們則需要對地面進行平整硬化處理,如吳王的“館娃宮”的地面就作了地面鋪裝處理。秦代已經(jīng)出現(xiàn)使用鵝卵石鋪設渠溝底部的情況,這些鵝卵石鋪裝整齊而緊密,行成一定的幾何形狀。另外在建筑倒塌堆積物中發(fā)現(xiàn)不少戰(zhàn)國時期的繩紋鋪地磚和山形云紋及素面的半瓦當,這與秦都咸陽宮建筑遺址出土的鋪地磚和半瓦當基本相同,這些都說明當時就有了鋪地的設計。中國的鋪地設計基本上以兩種材料為主,一是磚,二是石。對于磚石的形狀、大小、裝飾圖案都各有具體的要求。金磚鋪地就是對于磚本身物理性質具體要求的體現(xiàn);鵝卵石鋪地也是對石材鋪地的色彩、肌理進行選擇的具體實例。鋪地的裝飾圖案則是吉祥文化心理長期積淀發(fā)展的結果。漢代以后的鋪地無論在功能上還是在裝飾上都得到了全面發(fā)展,特別在一些宮殿、大型祭祀場所,這種鋪地的表現(xiàn)手法更加突出。同時,各種填充材料也紛紛出現(xiàn),最初是一些碎瓦片、碎瓷片,到明代開始使用碎玻璃等作為填充物。
淮安園林鋪地圖案是中國工藝美術的一個分支,受中國傳統(tǒng)圖案和建筑、雕刻、等其他工藝美術的啟發(fā),淮安園林鋪地圖案受南北園林的共同影響,博采眾長?;窗矆@林鋪地圖案具有裝飾性、實用性、人文性,是與工藝制作相結合、相統(tǒng)一的一種藝術形式?;窗矆@林鋪地圖案的原型是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植物、動物、器物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禪宗思想對淮安園林藝術具有深遠的影響,再加上淮安鹽商經(jīng)濟影響下的獨特的地域文化環(huán)境,使得淮安園林鋪地圖案在裝飾中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裝飾與文化并舉?;窗矆@林主人對士大夫的高雅品味和世俗的長壽幸福的追求并存。松、竹、梅、荷等圖案常被他們用來表達情操的高潔;桃子、石榴、元寶圖案等多數(shù)被用來表達對長壽、多子、財富的追求,代表這些世俗幸福的平升三級圖、金錢圖、五福捧壽圖等則被廣泛應用在他們的園林鋪地裝飾藝術中。
享譽世界的中國古典園林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它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底蘊,綜合了文學、繪畫、雕塑等若干藝術形式和特點。中國古典園林中的裝飾圖案也具有諸多豐富、深厚的藝術內涵,成為園林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梢哉f,中國古典園林里無論一草一木,一窗一洞均暗喻著某種情趣或哲理,當人們走進中國古典園林,就會發(fā)現(xiàn)你被一切有象征意義的裝飾構件、小品圖案包圍著。不管是門窗的形狀紋飾、鋪地的圖案、屋脊的花飾、檐口的雕刻紋樣還是山、石、池、樹,無一不具有象征意義,無一不積淀著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古典園林藝術中裝飾精神是無處不在的。
1.協(xié)和宇宙的空間氛圍營造。園林藝術是一種視覺的空間藝術。園林藝術是對某個環(huán)境進行藝術處理的理論與技巧的結合,是與科學相結合的藝術,是匯集多種藝術于一體的一門綜合藝術。因它與功能相結合,因此是有生命的藝術。
園林空間是在現(xiàn)有的空間上進行規(guī)劃、經(jīng)營和分割,進一步拓展和深化空間,從而在有限的園林物質空間中創(chuàng)造出無限廣闊的精神空間。
2.多維度、多手法的滿飾空間。在中國文化土壤上孕育出來的古典園林藝術,同中國的歷史、文學、繪畫有密切的關系。從設計學角度來看,園林空間是依賴和憑借感覺器官來體驗和感知的。中國古典園林中景物的進退變化、高低錯落,是一種和諧有機的構圖關系,猶如一幅中國山水畫的長卷,具有多維度、多空間和連續(xù)性變化的特點。
園林裝飾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園林裝飾是通過一個事物修飾、塑造、襯托另一個事物。
3. 風雅精致的文化意境。園林藝術無疑是一種精神的歸宿,士大夫深感宦海沉浮難以預料,只有在自己園林這片小天地里才能思無所至、言無所顧,他們?yōu)榱耸睾蜃晕业木窦覉@而投注大量的心力和財力。有些文人墨客也營建了他們的園子,歸隱山林,以示清高。鹽商大賈們追求園林的物質享受和體現(xiàn)文人身份價值,他們也為附庸風雅而揮霍財富。另外,淮揚地區(qū)有著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物質條件、深遠的地域文化環(huán)境,這些都促使淮揚地區(qū)園林風格向既有畫境更注重意境的方向發(fā)展。
在景區(qū)及游覽路線的巧妙組織上,設計師在有限的空間內探求變化,通常以粉墻、花墻或山石、長廊分割園景空間,從而隔而不斷,小中見大,意蘊無窮?;窗补诺鋱@林講究以曲為美,以含蓄為美,在狹小的方寸之地,故意造設出盤繞彎曲的路線,讓游覽者盤桓其中,不停地變換觀賞的視角,開闊處見高山流水,局促處得幽草奇花,讓人一步三嘆,回味無窮,在此品賞過程中得以精神的升華與超擢。蘊含其中的是一種精神,是士人風度與隱者氣質的結合,從本質上來看,這也是傳統(tǒng)的儒家、道家文化精神的折射。
淮安園林的精雅細致還體現(xiàn)在建筑的玲瓏奇巧和裝飾細節(jié)的處理上。所有園林室內普遍陳設精美家具、各種字畫及工藝品。園主們以收藏名家的古董文物為豪,以收集字畫精品為雅,他們時常聚會故友,吟詠詩詞,品茗清談,抒發(fā)人生感慨際遇,大有終老南山,埋骨山水的感覺。對于建筑,除了遵循嚴格的禮制外,他們盡量花費巨額錢財,選用上等材料,雇用極品工匠,為他們鋪設理想,雕琢天下。此外,楹聯(lián)詩詞題詠在園林藝術中更是常見,文字渲染了園林的詩情畫意,深化人們對園林景色的理解,啟發(fā)人們的想象力,烘托出淮安的特有的雅致宏闊氣勢。
造園設計與施工還受當時的文人畫家影響,他們?yōu)槊恳惶巿@林均確定明確的主題意境,于此寄托迥異的人生理想,表達出他們高蹈大義,悲憫天下的情懷。正是由于文人的參與,使得淮安的園林更具有濃郁的文化氣度,這種文化氣度也是這些園主儒商們急切渴望參與國家興亡的政治理想訴求的表達。在清代漕運繁榮的康乾年間,這種政治訴求的表達幾乎濫觴為一種程式,但是他們的理想濃縮于具體的造園設計,則各具千秋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