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影
河南省夏邑縣電教館 476400
在新的歷史時期,怎樣成為一名出色的有創(chuàng)造能力的政治教師,是每一位政治教師都在思考的問題??砍岳媳荆蜁浜笥谛蝿?。不提高政治老師的素質,就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如何提高學生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是素質教育的當務之急,只有具備良好素質的教師才有可能擔負起實施素質教育的重任。一個高素質的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會以自身的素質深深的吸引學生、感染學生,縮短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贏得學生的敬重、喜愛和信任。
美國社會學家托天勒曾指出:“只是正在取代昔日金錢至上的地位,成為權力的主要象征,誰擁有大量知識,誰就能在未來取勝?!毙轮R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和模式、教學內容和方式,以及教育思想、理念和行為等都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更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以迎接新時代的挑戰(zhàn)。
從教學實踐來看,現(xiàn)在的學生思維活躍,加之各方面獲取的信息量日漸豐富,知識日漸更新,隨之對政治教師的要求也日漸提高。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不喜歡照本宣科、教學呆板、對學生缺乏熱情的老師。而是希望教師能知曉天下事,能抓住學生關注的問題給以解答,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要做到這些需要教師轉變觀念,不斷研究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做一名學生喜愛的政治課教師。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我認為要成為一名高素質的政治教師,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面。
要成為受學生尊敬、歡迎的政治課教師,需要有過硬的本領、淵博的學識去征服學生。要做到這點就需要教師要有更高的目標追求,要投入更大的精力,精通學科知識,充實和更新業(yè)務知識,做到教一知十或教一知百,從而加強自身素質建設。如今單是知識結構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打破學科間的壁壘,關注本學科及相鄰的、交叉邊緣學科的最新進展,以達到“一專多能、博學多才”的水平。終身教育已不是一種口號,教師必須用“一桶水”對付學生的“一碗水”。因此應堅持多渠道、多形式的再學習,努力跟上時代的步伐。
要想教好政治課,,就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積極參加教改和教研活動,研究和總結經驗,不斷拓寬知識面。作為初中政治課教師,應多讀文史類書籍,還要多關注科技新發(fā)展和當前國際形勢。為此要多讀書、勤看報,堅持每天必看新聞聯(lián)播和手機報、勤寫讀書筆記、勤作資料卡片。這樣講起課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巧譬善喻,發(fā)人深省,有利于誘發(fā)學生進行思考探索的興趣。教師的知識越廣泛,學生學習所付出的時間和勞動就越少,才能真正地把學生吸引到政治課上來,由要我學變?yōu)槲乙獙W。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利益日益多元化,新舊道德觀念劇烈沖突,政治教學的難度加大。教師應善于動用教育機智,靈活自如地按照教育教學規(guī)律,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看主流;并且善于多媒體技術等為教育教學服務,實現(xiàn)教育、教學手段的科技化、現(xiàn)代化,有效地將抽象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單調說教多樣化、生動化。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縮短教學時間,使學生在師生互動中迅速增長知識,提高技能。
作為一名好的政治課教師,不僅應熟悉教育理論,而且要具備現(xiàn)代科學理論,時刻關注最新教研成果。經常了解教研、教改動態(tài),向教育科研要質量,鉆研教學業(yè)務,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用現(xiàn)代教育理論指導教育實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教育理論水平,努力從“經驗型”中走出來,走“科技型”、“學者型|的政治課教師成長道路。
新的時代要求教師要有駕馭教學內容的能力、綜合運用各種知識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和演示能力。當今社會已進入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僅靠在學校學到的一點理論知識,根本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如何才能適應社會生活呢?這就要發(fā)展能力,特別是創(chuàng)造能力,用人類的智慧來迎接時代的挑戰(zhàn)。為此政治課教師應積極改變自己的教風,放棄教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尊重與眾不同的觀念,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放棄對學生手把手的教育方式。教師還要不斷總結教學經驗,研究教法,采用多種手段,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打破課堂教學單一陳舊的格局。從而提高政治課的時效性,適應“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當今世界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又是人才素質的競爭。隨著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教師的腦力勞動日益繁雜,心理壓力也逐漸增大,這就要求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作保證,才能充分發(fā)揮身心潛能,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工作。為此,平時教師就應加強體育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學習有關心理學知識,及時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糾正心理偏差,才能有旺盛的精力、積極向上的心境投入教學、教研中,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新的人才。人們常用蠟燭來形容教師,說明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有奉獻精神。要熱愛教師工作、熱愛學生,要有頑強的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