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華
近年來,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明顯上升趨勢,該疾病致死率和致殘率極高,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健康。因此如何降低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以及致殘率已經成為目前臨床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永城市神火集團總醫(yī)院采用粉防已堿治療腦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于2009年到2011年共收治50例腦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年腦血管學術會修訂的關于腦血管的臨床診斷標準。50例患者男26例,女24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56.4±12.5)歲,中位年齡60歲。50例患者按照分層隨機分組法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25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33~74歲,平均年齡54.9歲,其中腦血栓16例、腦栓塞6例、腦出血恢復期4例。其中20例并發(fā)高血壓,18例甲襞微循環(huán)異常。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1.8歲,其中腦血栓14例、腦栓塞7例、腦出血恢復期5例,其中22例并發(fā)高血壓,20例甲襞微循環(huán)異常。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因等方面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單獨采用粉防己堿進行治療,將140 mg粉防已堿溶于10%葡萄糖中,靜脈滴注,滴速為60滴/min,2周為一個療程,如果必要可隔4 d進行第2、3療程;對照組患者進行綜合性治療,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羥乙基蘆丁、維腦路通、乙酰水楊酸等藥物進行降壓、止血以及脫水等綜合性治療。所有患者在使用藥物前對甲襞微循環(huán)以及心電圖進行檢查,用藥后4周再檢查一次。
1.3 療效評定 患者意識逐漸恢復正常,肌力達到5級,生活能夠自理視為基本痊愈;患者偏癱和失語癥狀明顯恢復,且肌力增加2級以上視為顯效;患者自覺癥狀有一定程度緩解,肌力增加1級,但是生活仍然無法自理視為有效?;颊咴谥委熐昂蟀Y狀沒有明顯緩解或者惡化視為無效。
甲襞微循環(huán)異常分為5級,即正常,大致正常,輕度、中度以及重度異常?;颊呓涍^治療由中度和重度轉變?yōu)檩p度異常、大致正?;蛘R暈楦纳?。
1.4 統計分析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療效分析 結果如表1所示,治療組和對照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2.31%和72.96%,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對照組和治療組的臨床有效率比較
2.2 對血壓的影響 治療組患者在靜脈滴注粉防己堿后,20例并發(fā)高血壓患者血壓均下降到正常水平,而對血壓正?;颊邲]有影響。對照組高血壓患者血壓沒有變化。
2.3 對甲襞微循環(huán)的影響 治療組患者18例微循環(huán)異常患者治療后微環(huán)境有明顯改善(P<0.05)。心電圖也明顯改善,而對照組對微環(huán)境以及心電沒有變化。
粉防己堿是一種雙芐基異喹啉類生物堿,目前研究顯示該藥具有消炎、降壓以及抗矽肺等功效,是一種非選擇性的鈣離子通道抑制劑,同時又是鈣調蛋白的抑制劑[1]。粉防己堿可清除機體自由基,在腦缺血研究中發(fā)現其可增加腦組織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同時降低減少MDA的水平,進而對腦組織起到保護作用[2]。粉防己堿作為鈣拮抗劑可延緩鈣離子進入細胞,進而延遲。研究顯示粉防己堿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對腦缺血例如低血流量或者血管痙攣以及栓塞腦細胞粥樣硬化等具有保護作用[3]??赡艿脑蚴欠鄯兰簤A減輕了心腦血管的嚴重痙攣,提高了心腦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進而使血流量增加,梗死或者栓塞部位血流量增加。粉防己堿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血栓的形成,對微環(huán)境的疏通以及腦缺血的改善有著重要意義[4]。
本研究26例腦血管疾病患者通過靜脈滴注粉防己堿進行治療,療效達到92.31%,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我們發(fā)現20例合并高血壓患者腦供血明顯得到改善,不僅改善腦缺血,sBP、DBP水平明顯下降,對提高治愈率以及降低致殘率有著重要意義。粉防己堿血壓正?;颊邲]有明顯的影響作用,說明粉防己堿治療腦血管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毒副作用較小,同時有助于患者微環(huán)境的恢復,所以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張忠,彭德潛.缺血性卒中的治療進展.國外醫(yī)學:內科學分冊,2000,17(7):293-294.
[2]黃波,朱福,馮義柏,等.粉防己堿抗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中華醫(yī)藥雜志,2005,5(5):5-6.
[3]敖行述,何華美,張樂之.粉防己堿對心血管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中國藥業(yè),2006,9(7):63-65.
[4]趙敏紅,盧焰山.粉防己堿治療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觀察.中國現代醫(yī)生,2007,45(18):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