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哲梅,石少鳳
(蕪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婦產科,安徽 蕪湖 241000)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是產科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各家報道不一,約占分娩總數的2.7% ~17%[1],近年來有明顯上升趨勢,并對母兒健康產生一定影響,本文就218例胎膜早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
1.1 一般資料 本文收集2006年4月~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218例,年齡20~43歲,初產婦199例,經產婦19例。
1.2 診斷標準 臨產前孕婦自覺陰道有液體流出,pH試紙測試結果顯示>7。
1.3 方法 將所選病例根據不同孕周分為兩組,足月前胎膜早破組(孕周28~36+周)49例;足月胎膜早破組(≥37周)169例。
1.4 臨床處理 胎膜早破患者入院后,重新核實孕周,囑患者臥床休息、抬高臀部,以保持外陰清潔、大便通暢。嚴密觀察胎心,并囑孕婦自計胎動,B超監(jiān)測剩余羊水量,及時了解羊水性狀,監(jiān)測體溫,進行血常規(guī)及C-反應蛋白檢查,破膜時間超過12 h的孕婦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足月前胎膜早破的孕婦,入院后立即使用宮縮抑制劑及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并在保證母嬰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延長孕周,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婦則根據胎兒大小使用宮縮抑制劑,適時終止妊娠。
1.5 統(tǒng)計 兩樣本率和多樣本率比較采用χ2檢驗、Fisher精確概率法,等級資料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法。
2.1 胎膜早破的發(fā)生因素 由表1可見,引起胎膜早破發(fā)生的因素有多種,從本文研究看,其中不明原因、有人工流產引產史、胎位異常、巨大兒等因素導致的胎膜早破比例較高,分別為53.2%、32.6%、5.5%、4.5%。
2.2 兩組胎膜早破患者破膜至分娩時間的分析(見表2) 通過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孕周和保胎時間呈負相關關系(rs=-0.480,P<0.001),即孕周越早,保胎時間越長。
表1 胎膜早破發(fā)生因素
表2 胎膜早破患者破膜至分娩時間的分析
2.3 兩組胎膜早破患者圍生兒結局分析 如表3所示,不同孕周之間Apgar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151,P=0.697),通過 Spearman 等級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孕周與新生兒體重之間成正相關關系(rs=0.416,P <0.001),提示孕周越早,低體重兒出生率越高,36+周的轉診率為55.1%,≥37周的轉診率為14.8%,兩組間轉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3.981,P <0.001)。
表3 兩組胎膜早破患者圍生兒結局分析
2.4 兩組胎膜早破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分析如表4所示,兩組之間宮內感染發(fā)生率,<36周發(fā)生率高于≥37周(=16.951,P < 0.001);兩組之間胎盤早剝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isher精確概率法P=1.000);兩組之間產后出血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182,P=0.688)。
表4 兩組胎膜早破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分析
2.5 兩組胎膜早破患者住院時間的分析 通過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孕周和住院時間之間呈負相關關系(rs= -0.396,P <0.001),即孕周越早,住院時間越長。
表5 兩組胎膜早破患者住院時間的分析
2.6 兩組胎膜早破與藥物使用情況 不論孕周,對破膜后12 h未分娩的孕婦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其中,<36+周49例中有15例入院后即以剖宮產結束妊娠。兩組胎膜早破患者抗生素使用率(χ2=41.607,P <0.01)及宮縮抑制劑使用率(χ2=124.226,P <0.01)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足月前胎膜早破組(孕28~36+周)49例中使用抗生素34例,占69.4%;使用抑制宮縮藥物37例,占75.5%。足月胎膜早破組(≥37周)169例中使用抗生素35例,占20.7%;使用抑制宮縮藥物6例,占 3.6%。
3.1 胎膜早破嚴重威脅母嬰健康 近年來其發(fā)病率明顯增加,目前確切的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但多數研究認為與宮腔感染、宮腔壓力大、宮頸機能不全、胎位異常、子宮畸形、胎膜發(fā)育結構異常、創(chuàng)傷及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有關[2~4]。一個或多個因素綜合作用導致最低處的胎膜變薄,張力強度及彈性下降,最終破裂。其中感染是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有人流引產史者71人,占32.6%,宮腔操作可使下生殖道感染機會增多,感染后產生的細菌產生大量的過氧化物酶和多種蛋白水解酶,使胎膜中的蛋白成分水解及羊膜中的Ⅲ型膠原纖維水解,從而導致胎膜結構破壞,脆性增加,發(fā)生胎膜早破[5]。因此要做好孕期產檢,積極處理易引起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防止破膜的發(fā)生。
3.2 胎膜早破容易引起多種母兒并發(fā)癥 如宮腔感染、臍帶脫垂、胎兒窘迫、羊水栓塞、難產、早產、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等,為防止上述不良結局,臨床中在處理胎膜早破的孕婦時,常常是選擇盡快終止妊娠。但隨著抗生素及時合理的應用,以及胎心監(jiān)測手段的發(fā)展,在終止妊娠時機上產生了分歧。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6,7],在確保母嬰安全的前提下,對胎膜早破的孕婦可以適時期待至自然臨產,提高陰道分娩的機會。本文在嚴密監(jiān)測剩余羊水量、羊水顏色、性狀、胎心胎動、排除產科風險的情況下,對不同孕周破膜引發(fā)的母兒并發(fā)癥進行分析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足月前破膜的孕婦由于破膜孕周早,需要住院保胎治療的時間延長,宮腔感染發(fā)生率高,早產兒、低體重兒明顯增加。而足月破膜的孕婦入院后并未及時終止妊娠,而是在保證無胎兒窘迫及感染的條件下等待自發(fā)宮縮,結果169例患者當中無1例發(fā)生宮腔感染,低體重兒僅有4名,兩組比較P<0.001;而在產后出血及低阿氏評分等方面比較P>0.05,無顯著差異。說明孕周越早,宮腔感染幾率越高,早產兒低體重兒越多,而對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婦延長孕周并不增加產科風險。但是由于破膜引起的恐慌以及對宮縮到來的畏懼,過多地擔心新生兒安危,讓更多的足月后孕婦選擇了剖宮產,而真正由于產科原因導致的剖宮產只占很少的比例,自然分娩率也大大降低。
3.3 胎膜破裂后,羊水外流,宮腔與外界相通,其保護作用消失,寄居在陰道內的各種細菌可以上行感染,因此對于破膜超過12 h的孕婦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多選用青霉素,過敏者選擇氯林可霉素或紅霉素類。如破膜后久不臨產,孕婦無發(fā)熱,子宮體無壓痛,胎心率正常,白細胞不升高,可以停用抗生素,以后進入產程時再予使用,可明顯降低絨毛膜羊膜炎及新生兒感染的發(fā)病率[8]。此外為了防止感染,應該勤換內褲,清潔外陰,避免不必要的陰道檢查及肛查。
足月前胎膜早破發(fā)生后,為了改善早產兒的預后,通常選用糖皮質激素促進胎肺成熟。有研究認為對于破膜合并胎兒宮內發(fā)育遲緩的孕婦也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9]。常選用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肌肉注射,現(xiàn)在多主張單療程治療,臨床效果較好,長期隨訪未見有任何副反應,不會增加新生兒感染和抑制胎兒腎上腺功能,對新生兒出生后連續(xù)12年的追蹤顯示,體格及神經行為發(fā)育、認知能力和肺功能未受影響[10]。
足月前破膜的孕婦及足月后胎兒發(fā)育小,存在胎兒生長受限可能者,一入院就使用宮縮抑制劑,適當延長孕周,而不應等到出現(xiàn)宮縮后使用。如能抑制宮縮達48 h,可使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發(fā)揮最大的效能[11]。宮縮抑制劑多選用硫酸鎂、硫酸舒喘靈、利托君。使用宮縮抑制劑期待治療l周以上,可以減少新生兒患病率,但同時可導致絨毛膜羊膜炎的發(fā)病率增加[12]。因此,在臨床處理胎膜早破的患者時應當對孕周、破膜時間長短、是否存在宮腔感染、胎兒是否成熟、有無宮內窘迫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權衡利弊,適時終止妊娠,以減少并發(fā)癥,確保母兒安全。
[1]魏友勝.胎膜早破子宮肌層變化及分娩結局[J].重慶醫(yī)學,2008,37(1):77.
[2]馬丁,魯秋云.婦產科疾病診療指南[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168.
[3]張惠丹,陳惠池,單連峰.銅及賴氨酰氧化酶與胎膜早破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6,41(1):7 -11.
[4]劉媛媛,單瑞芹.胎膜早破病因的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3):1888 -1889.
[5]VADILLO-ORTEGA,HEMANDEZ A,GONZALEZ-AVILA G,et al.Increase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activity and reduced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 levels in amniotic fluids from pregnancies complicated by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J].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6,174:1371 -1376.
[6]ZAMZAMI TY.Prelabour rupture of membranes at term in low-risk women:induce or wait[J].Arch Gynecol Obstet,2006,273(5):278-282.
[7]鞏雯雯,黃亞絹.足月胎膜早破產婦分娩方式和臨產時機的選擇[J].山東醫(yī)藥,2009,49(6):43.
[8]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48.
[9]DUDLEY DJ,WATERS TP,NATHANIELSZ PW.Current status of single course antenatal steroid therapy[J].Clin Obstet Gynecol,2003,46(1):132 -149.
[10]劉芳,漆洪波.早產胎膜早破的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5):344.
[11]王娟娟,王冬梅.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治療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8,14(10):526.
[12]WOLFENSBERGER A,ZIMMERMAN R,VON MANDACH U.Neonat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fter aggressive longterm tocolyais for 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ambranes[J].Fetal Diagn Ther,2006,21:366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