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青
五大連池位于黑龍江省中北部,地處小興安嶺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轉換地帶。接近五大連池,放眼原野,幾座不很顯眼的山體映入眼簾。指著窗外幾座一字排開的山包,導游介紹,這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類最齊全、狀貌最典型的新老期火山地質地貌,數(shù)量達14座。
早期火山噴發(fā)距今已有百萬年之久,最近期噴發(fā)的火山僅280年歷史,目前仍保留著完好的火山爆發(fā)時的壯觀遺跡。五大連池就是這次火山爆發(fā)時噴射流淌下來的火山熔巖阻塞了當時的河流,形成的五個珍珠般的火山堰塞湖。此時,我腦海中就閃現(xiàn)出電影《火山奇觀》中火山噴發(fā)的場景,迫不及待地欲和現(xiàn)處休眠狀態(tài)的著名活火山——老黑山零距離接觸。
抵達老黑山入山口,下車環(huán)顧四周,左邊是郁郁蔥蔥的老黑山山體,右邊是山腳縱深,遍野都是火山噴發(fā)流淌冷卻后的焦炭般、厚厚的、黑黑的熔巖遺形,而且有淡淡的燒炭后的氣味,味道猶如剛出煤爐的煤渣被澆上一瓢水——這就是老黑山特有的火山氣息。
木棧搭建在凝固后的火山巖漿上。漫步棧道,眼前凝漿層層疊疊,厚處如地下煤田,薄處似浪濤涌動的黑色海洋;放眼遠處,黑色的火山熔巖,連綿數(shù)里浩瀚無邊。走到棧道盡頭,隨著箭頭開始登山。這里的山路,就地取材,全部用火山巖石制作成的磚鋪砌而成。山雖不高,但陡勢不弱,登攀頗費力氣。接近半腰,路旁的巖石越發(fā)嶙峋,不但形狀怪異,且高大險峻,迎面一巨大石柱突占半幅山道。越過巨石,一座石橋在即,橋下有個深坑,坑內稀疏地長著明顯發(fā)育不良的雜草和小樹,無法掩蓋坑底的堆堆山石。這是何景?橋旁巨石上幾個紅字做了解讀:巖漿出口!原來,火山噴發(fā)時,攝氏千余度的地下巖漿以無法抗拒的能量,爭先恐后從地下深處向火山口噴涌,來不及到達火山口的巖漿,“拼命”找地殼的裂縫,這里正好是除火山噴發(fā)口外的最薄弱處,巖漿如發(fā)瘋的猛獸,撕開地殼,洶涌而出,漫溢山腳……
腳下這座年輕的火山,火山口好似一巨大的漏斗。這個碩大天然大土坑內,巖石及浮土呈棕紅色,顯然是火山熔巖的特色;它內壁陡峭且質地松散,人若踏進,定被埋沒,或滾落“漏斗”底端,好生恐怖,只能在保護的鐵鏈外探頭張望,誰也不敢越過雷池。
爾后,我們沿著火山沿口的鐵鏈,順時針方向,又拾級而上,來到“山巔火口”之處。鳥瞰四周,一覽眾山小,心曠神怡。眺望遠方,幾座火山綿延成線,四周是廣闊無垠的碧綠原野,五塊鏡子般的湖泊,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顆顆珍珠鑲嵌在塞北的松嫩平原上,璀璨奪目,美不勝收。
站在老黑山山巔,遠眺平靜的原野,回望碑石后安祥的火山口,巨大的反差,讓人難以想象當年火山發(fā)怒時的雄威!它安靜時像一頭溫順的羊羔,當它發(fā)威時,竟如一只咆哮的猛虎。此時,面對火山遺景,無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是感嘆地球生靈的渺小。
(編輯 雷虎 leihu7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