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斌
(咸寧學院臨床醫(yī)學院內科學教研室,湖北 咸寧 437100)
支氣管哮喘是以氣道高反應性和不可逆性氣道重構為特點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甲基強的松龍(MP)是臨床治療哮喘應用較廣泛的糖皮質激素,其能否通過干預TGF-β1的表達來干預哮喘氣道重構,目前相關的報道較少。本實驗主要研究對MP哮喘痰液中TGF-β1的表達影響,從細胞因子角度探討MP對哮喘氣道重塑的干預作用,為哮喘的臨床治療提供臨床參考。
為2010年咸寧市中心醫(yī)院門診就診的非急性發(fā)作期哮喘患者。所有患者均規(guī)律吸入皮質激素3個月以上(布地奈德,臨床緩解期200μg/d,慢性持續(xù)期800μg/d),進入本研究時繼續(xù)使用。各組一般情況見表1。
表1 哮喘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一般情況()
表1 哮喘患者和健康對照組的一般情況()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正常對照(n=10)臨床緩解期(n=8)慢性持續(xù)期(n=14)性別(男/女)4/6 3/5 9/5年齡(歲) 27.0 ±3.1 35.6 ±13.757.8 ±14.4*
正常對照組為健康志愿者,肺功能正常。哮喘的診斷、分期和急慢性持續(xù)期分級均按照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1]。所有哮喘患者和正常對照均無吸煙史,近6周內無呼吸道感染,近3個月內未曾接受口服皮質激素治療,并排除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正常對照組10人,臨床緩解期哮喘8人,慢性持續(xù)期哮喘14人。
患者在誘導前15min接受萬托林一噴,通過霧化器吸入3%的鹽水15min,第一次咳痰舍去,中間有痰可咳入試管內。整個過程最多進行30min后停止或患者出現任何不適立即停止。痰液加1.2倍0.1%二硫蘇糖,1500rpm離心10min,細胞沉渣以無菌PBS混懸,進行細胞計數。取部分細胞懸液涂片,瑞-吉染色,行細胞分類計數。痰細胞培養(yǎng)參考Profita等的方法[2]。每例細胞懸液分為2份,1份作為空白組不加MP,以觀察細胞因子的自發(fā)釋放;1份加MP(Sigma,終濃度10-6mol/L),為MP干預組。5%CO2溫箱培養(yǎng)12h,分離上清液,-20℃保存待測。痰液均采用美國R&D 公司生產的 TGF-β1實際盒,MULTISKAN MK 3型自動酶標儀,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TGF-β1檢測。
非正態(tài)分布數據用中位數(25% ~75%)表示。組間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瞻捉M與DEX處理組比較采用兩相關樣本非參數檢驗。各因素之間采用Spearman相關分析。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1.0。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與對照組12.1(6.8 ~19.7)比較,臨床緩解期和慢性持續(xù)期哮喘組中性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比值顯著增加(P<0.05),見表2。
表2 各組痰中中性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比值(%)
慢性持續(xù)期與臨床緩解期哮喘組痰細胞TGF-β1濃度顯著高于健康人(P<0.05)。慢性持續(xù)期哮喘與臨床緩解期哮喘相比TGF-β1水平顯著降低(P<0.05)。痰細胞經MP干預后,慢性持續(xù)期與臨床緩解期哮喘組TGF-β1水平無顯著變化(P >0.05),見表3。
表3 慢性持續(xù)期與臨床緩解期哮喘組TGF-β1水平比較
痰細胞自發(fā)釋放的TGF-β1濃度與痰中性粒細胞(P<0.01)和嗜酸粒細胞比值(P<0.001)均呈正相關。
氣道受到慢性炎癥因子反復刺激引起了氣道重構,其一旦形成就很難再逆轉,因此防止氣道重構是哮喘防治的難點和重點。近年來,有學者認為TGF-β1是具有刺激成纖維細胞增生和促進成纖維細胞合成、分泌膠原蛋白作用的細胞因子,是致氣道重塑的重要細胞因子[3,4]。相關研究發(fā)現,TGF-β1在哮喘氣道組織嗜酸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存在高水平表達。但關于TGF-β1在誘導痰中的檢測少見文獻報道。在哮喘治療方面,皮質激素治療能夠抑制巨噬細胞、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嗜酸粒細胞的活性及其細胞因子和炎性介質的產生,但對中性粒細胞卻不能產生有效的抑制作用。
本實驗發(fā)現在持續(xù)使用吸入皮質激素治療的哮喘患者,其誘導痰細胞在體外自發(fā)釋放的TGF-β1顯著高于正常人,而且在體外不能被MP所抑制,這一觀察結果尚未見文獻報道。此外,還意外發(fā)現,痰細胞自發(fā)釋放的TGF-β1,在臨床緩解期哮喘顯著高于慢性持續(xù)期哮喘,提示吸入大劑量皮質激素治療并不能減少痰細胞TGF-β1的表達。同時,痰細胞自發(fā)釋放的TGF-β1濃度與痰中性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比值均呈正相關。推測氣道中性粒細胞炎癥在TGF-β1產生以及由其介導的氣道重構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綜上所述,MP體外干預不能明顯抑制痰液TGF-β1的釋放,MP在控制中性粒細胞炎癥及氣道重構方面存在局限性,還不能完全預防氣道重構的發(fā)生。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8,31(3):13
[2]Profita M,Galiardo R,Di Giorgi R,et al.In vitro effects of flunisolide on MMP-9,TIMP-1,fibronectin,TGF-β1release and apoptosis in sputumn cell freshly isolated from mild to moderate asthmatics[J].Allergy,2004,59:927
[3]樸紅梅,安昌善.結締組織生長因子在支氣管哮喘小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氣道重塑的關系[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9):115
[4]Xie S,Sukkar MB,Issa R,et al.Mechanisms of induction ofairwaysmooth muscle hyperplasia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J].Am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2007,293(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