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豪
2010年4月28日,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出席上海世博會開幕式時,薩科齊總統(tǒng)贈送了胡錦濤主席都彭“SHANGHAI-上?!毕蘖堪嫦盗凶鳛槎Y物,其中就有一只充滿上海風情、奢華精致的都彭打火機。
幾十年來,都彭打火機一直都只在坐落于阿爾卑斯山的都彭工廠里制造。1872年,25歲的西蒙·都彭只身來到巴黎開辦了一間手工皮具作坊,不久以后便聲名鵲起。這個皮具作坊便是以后的頂級品牌都彭。1919年后,品牌交由西蒙的兩個兒子盧西恩和安德烈打理,兄弟二人開始涉獵首飾、佩飾和服裝等領(lǐng)域。
二戰(zhàn)時期,物資匱乏,都彭生產(chǎn)奢侈品所需的原料也極度稀缺,以前累積的客戶資源開始流失,兩兄弟便將目光投向了當時還很新鮮的物件——打火機。1939年,都彭研制出第一只鋁制汽油打火機,它體積小巧、線條簡潔,通體以鋁和黃銅打造而成。不久,這只打火機迅速被市場所接受。
上世紀70年代后期,都彭推出了一個全新系列的打火機,這個系列的每只機器在機蓋處加入了一種獨特的金屬裝置,當掀開機蓋的時候都會發(fā)出“?!钡穆曧?,清脆悅耳。后來,這個聲音成為了都彭打火機的標志,都彭也由此開啟了屬于它的打火機帝國。
盧西恩和安德烈兄弟對質(zhì)量要求極為嚴苛,幾乎要求所有環(huán)節(jié)都由手工完成。但為了保證每一環(huán)節(jié)的絕對專業(yè),都彭的工匠幾乎一人只負責一個手工環(huán)節(jié),以此達到技藝的爐火純青。
組合好的成品打火機要經(jīng)過廠里檢驗專家的幾重檢驗才能合格出廠,過程極度嚴格。打火機先被送到機蓋檢驗專家手里,他不停地開關(guān)機蓋,來檢驗機蓋開關(guān)流暢度和阻力。旁邊則是火苗檢驗師,他負責檢驗打火機火苗的高度和形狀。只見他不斷地重復(fù)著點燃和熄滅的動作來調(diào)整火苗的大小。都彭對火苗的要求是,從各個角度看形狀都必須一模一樣。廠里有位專門檢測開蓋聲音的“調(diào)音師”,她有著敏銳的聽覺,能分辨出成品打火機是否具有這頗具誘惑的“叮”聲響。每次檢驗時,她都戴著白手套,拿起一只打火機放在耳邊,優(yōu)雅、輕巧地掀開機蓋?!岸!?,聲音悅耳動聽。關(guān)閉機蓋,再打開,多次重復(fù),以確保聲音的絕對完美度。如果聲音達不到標準,則必須回廠重新生產(chǎn)。
都彭擅長運用金、銀等貴重金屬進行機身整體包裝,加上雕刻、寶石鑲嵌等精湛工藝,讓每一款打火機都擁有與生俱來的獨特氣質(zhì)。
都彭僅從事黃銅微雕的雕刻師就有好幾位,雖然大面積的線條和一些簡單的圖案雕刻都彭已經(jīng)使用機器代替,但花鳥龍鳳等復(fù)雜圖案還是得由雕刻師手工完成。一般而言,一只圖案復(fù)雜的打火機需要數(shù)十天甚至數(shù)月才能雕刻而成。精心裝飾后的打火機還需經(jīng)過打磨師的打磨和拋光。那樣,打火機就會呈現(xiàn)鉆石般的極致光芒。最后通過電鍍的方式給打火機穿上了金、銀、鈀等金屬衣裳。
從1930年起,都彭的上色開始引入一項秘密的制作工藝——中國漆上色技藝。這是一種極難掌握的技藝,不僅需要有時間積淀的豐富經(jīng)驗,還得有精湛的技巧才能靈活運用。因為金屬表面過于光滑,在金屬上用漆比在其他材質(zhì)上難很多,刷上的漆料很容易脫落。
可是都彭卻將中國漆運用得出神入化。制造中國漆的原料來自一種越南漆樹的原液。采集到的原液需要像釀酒一樣陳化和加工才能達到上好品質(zhì),再加入顏料調(diào)色,經(jīng)過長時間人工攪拌和過濾后,才能得到中國漆。不過多年來,中國漆的核心配方只有盧西恩和安德烈兄弟倆知道。
如今的都彭打火機依然保留著一個傳統(tǒng),每年都會推出限量版產(chǎn)品。這些限量版打火機往往在機身上鑲嵌了貴重的寶石或鉆石,具有非常高的藝術(shù)價值和收藏價值。
近兩年,都彭進行了更大的創(chuàng)新,推出了色彩繽紛的Minijet系列打火機。這一系列突破了都彭以往以金銀為主的奢華形象,大膽運用綠、粉紅、橙、檸檬黃等明亮、清新的顏色,賦予了都彭青春時尚的氣息。造型上,都彭把打火機的尺寸也縮小為5.5厘米的袖珍型,把玩于指間更顯靈動。點火則去掉了開蓋式點火裝置,采用按鈕點火的新形式。輕輕一按,伴隨著輕輕的“叮”聲,藍色火炬式火焰搖曳起來。
拿出打火機,輕輕按動開關(guān),伴著清脆的聲響,不僅點燃了煙,還點燃了一種情緒。它似乎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單純的吸煙點火工具,它身上附加的意義遠遠大過了打火機本身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