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芳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也是一件重大的應激事件。尤其對初產婦更容易出現復雜的心理變化[1]。在分娩過程中,持續(xù)地給產婦生理、心理及情感上的支持,可使產婦感到舒適、安全,充滿信心。為幫助產婦順利度過分娩過程,確保母嬰安全,我們對100例住院分娩初產婦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減輕了其焦慮恐懼情緒,對促進自然分娩,提高分娩質量效果良好?,F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6~12月來我院門診定時檢查且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初產婦200例,年齡22-32歲,孕周為37~42周,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00例,兩組產婦均為單胎頭位,無妊娠合并癥,經骨盆外測量和B超檢查羊水量,胎兒雙頂徑,估計胎兒體重,可擬行陰道分娩。兩組產婦年齡、身高、孕周、文化程度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 (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出現規(guī)律宮縮后即送入待產室,由輪班助產士按產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產程進展情況。實驗組在初產婦整個產程中除接受常規(guī)護理外,再由專職助產人員陪伴分娩全程,實施系統的個體化護理干預。
1.2.1 健康教育 做好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孕婦熱情地自我介紹,加強護患間溝通,使產婦獲得安全感。講解分娩過程及相關知識,告知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提高初產婦認知能力。
1.2.2 心理干預 初產婦由于缺乏分娩知識,對分娩時疼痛的懼怕心理及對分娩過程中自身和胎兒安全的擔憂,易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助產人員在陪伴分娩過程中通過耐心解釋、溝通交流及時了解產婦的心理變化,告之精神心理因素對分娩的重要影響。講解分娩是生理過程及產婦疼痛的原因,使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并從中得到鼓勵與支持,正確面對宮縮陣痛,保持良好情緒,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同時鼓勵家屬陪產,使產婦心理上獲得安慰。
1.2.3 行為干預 初產婦規(guī)律宮縮入待產室后,在醫(yī)療指征允許下讓產婦采取最大的自由體位或適當活動。鼓勵進食高熱量易消化食物,不能進食者給予輸液補充能量。嚴密監(jiān)測胎心、觀察宮縮及產程進展,適時人工破膜和應用鎮(zhèn)靜劑,隨時告知產婦分娩的動態(tài)信息,積極配合分娩過程。當宮縮較強難以忍受疼痛時,幫助產婦按摩腰骶部、下腹部,宮縮時教產婦調整呼吸、放松肌肉以減輕疼痛。根據產婦意愿實施無痛分娩。宮口開全后指導產婦正確屏氣用力,適時給予鼓勵與表揚以增加其分娩信心。胎兒娩出后立即給予宮縮劑,指導產婦早接觸、早開奶,并注意產婦情緒變化,以防產后出血。嚴密觀察2h后送產婦和新生兒回病房。
1.3 評估標準 按照《現代護理診斷手冊》中有關心理反應四級對比觀察[2],即心理反應分為:正常、擔心、焦慮、恐懼。并觀察兩組的分娩方式。
2.1 兩組產婦分娩時心理反應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分娩時心理反應比較 例 (名)
2.2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 例 (%)
約90%以上的產婦對分娩有恐懼感[3]。分娩臨產的壓力、宮縮的疼痛、產程進展順利與否等均會給孕婦造成巨大的壓力。如產時醫(yī)護人員態(tài)度不好、責任心不強、對孕婦缺乏充分的情感支持等更加重了產婦分娩的痛苦體驗[4]。常常處于焦慮不安恐懼狀態(tài)。產婦過度的焦慮情緒可導致一系列生理病理反應,造成子宮收縮乏力、宮口擴張緩慢、產程延長。產婦對疼痛敏感不能耐受產痛,使宮縮不協調從而造成心理性難產,導致剖宮產率明顯增加。因此,分娩過程中重視產婦心理狀態(tài)評估,并針對其負性情緒提供有效的心理行為干預,以減輕產婦焦慮和恐懼,幫助產婦保持良好心理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最大潛能,從而密切配合產程,促進自然分娩,提高了分娩質量。
本研究顯示,對初產婦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幫助孕產婦正確認識分娩過程,使孕婦在認知、情緒、心理和行為等方面不斷進行調整以應對分娩不適,選擇合理的分娩方式,增加了自然分娩的信心和力量,提高孕婦心理應激能力和承受力,自然分娩的意向明顯提高,避免了盲目的、無指征的剖宮產術。進一步體現“以人為本,回歸自然”的人性化現代分娩理念,促進護患關系和諧,提高服務質量??傊瑐€體化護理干預能夠針對每個產婦的不同情況進行相關性指導,為孕產婦提供人性化服務和持續(xù)的情感支持,有效改善了產婦焦慮和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對促進自然分娩,提高產科質量具有積極意義。
[1]劉蘭芬,趙桂芳.產婦產前的心理狀態(tài)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8,33(7):409-411.
[2]鄒恂主編.現代護理診斷手冊[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7:303-321.
[3]趙有業(yè),關俊,謝華.孕婦心理需求及分娩過程中的心態(tài)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1995,5(1):30-32.
[4]姬萍.無剖宮產指征孕婦選擇剖宮產原因的質性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2):1063.